正文 第二章 演講的表演功夫(2 / 3)

演講的非語言方式開端,往往可起到調節現場氣氛的作用。在演講者沒有任何預示及聽眾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突然采用默語或笑聲的方式,可吸引觀眾的注意力。這樣,好奇心驅使聽眾思想集中地來聽演講。如我國著名的革命家惲代英,在一次演講開始時,便出乎意料地“哈哈哈”三笑,那些早已疲倦的聽眾(因前麵已有幾位同誌演講過了),被弄得莫名其妙,吃了一驚。隨後,也跟著哄堂大笑起來,聽眾疲倦的精神一掃而光,惲代英的“三笑”目的達到了,於星開始他的正式演講。有時,如現場氣氛混亂,演講者可用默語開端——兩眼環顧會場,沉默良久。不多時,聽眾會自覺不自覺地安靜下來,一下子集中了注意力,凝視著演講者,想探個究竟。這時,演講者可利用這一時機,開始演講。通過用笑聲或默語,即非語言的方式開端,效果是明顯的,但要注意視具體情況,用之有度。同時,演講中要懂得應變與控場。

演講者要想取得良好的演說效果,還應該具有應變和控場能力。即善於臨場察言觀色,以便把握住聽眾的心理變化、興趣要求,及時修正補充自己的演講內容,為演講成功打下良好基礎。

那麼,一個成功的演講者需要哪些應變與控場能力呢?

(1)控製感情,掌握分寸

當發現意外情況時,要鎮靜,要有好的心理素質,能控製感情,掌握分寸。不要在講台上驚慌失措,更不要因急躁而衝動行事。

(2)從容答題,妙語解脫

演講時,常有聽眾提出較尖銳的問題,欲“將你一軍”,這時候該怎麼辦呢?要學會從容地回答聽眾提出的問題,特別是那些乍看起來十分棘手的問題。有的人采取壓製的方法,發火批評,喊“別吵了,安靜下來”,這樣隻會使自己陷入窘境。有的人則采用以誠相待、妙語解脫的辦法,變被動為主動。

(3)巧妙穿插,活躍氣氛

如果會場沉悶,要盡快調節,巧妙穿插,活躍氣氛。演講者使用穿插的方法,除了把事理說得更形象、更深刻外,還可活躍現場氣氛,增加聽眾興趣。比如,講個笑話,講個故事,談點趣聞,唱支歌兒等。

(4)將錯就錯,靈活處理

要想在演講中不說錯一句話是相當困難的。如果一旦出錯,在這種情況下最忌諱兩點:一是搔頭撓耳,二是冷場過久。有人觀察得出這樣的結論:在演說過程中冷場15秒以上,聽眾群中就會有零星笑聲;冷場30秒以上,就有少數聽眾的笑聲;冷場時間再長一點,聽眾就會普遍不耐煩了。

演說過程中,如果是漏了個別字句的小錯誤,隻要無傷大雅,不予更改為好。如果是講了一段之後突然忘了下一段該說什麼,那該怎麼辦?卡耐基介紹了幾種方法,我們可以借鑒一下:

①就地換掉話題,用上段結尾中的句子來發揮。

②向聽眾提出問題。

③如果實在是大腦一片空白,就應該臨時編一段較完整的結束語,有禮貌地結束。

演講者的表演秘訣

每次你演講的時候是不是都想要得到一個奧斯卡獎。即使一個故事你已經講過500遍了,你在講的時候好像仍是剛剛想到的一樣。很多成功的演講者都運用表演技巧來提升他們的台前技巧。畢竟,演講者的工作和演員的工作相類似——吸引觀眾。演員必須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重複同一個角色。如何使之保持新鮮呢?這就是演講者要從演藝圈中學習的。

這裏是從表演技巧中總結出來的幾個實用的秘訣,它們會幫助你在台上贏得奧斯卡獎。

秘訣之一:即興創作

即興創作意味著在你要行動的時候準備。它表示放棄一成不變,而是嚐試新的和激動人心的東西。演員們用即興創作釋放他們的創造力,再借著劇本找到他們的最佳狀態。

試著用即興的詞彙來表達你已有的故事——你會發現感覺最好的用詞和表達方式。你不用去管時間,重複地用中速表達或亂講一氣。

這個觀點是為了讓你自由和開放。即興創作給你空間使你有創意和顯得自然。

秘訣之二:個性化你的故事

講故事的關鍵不是記憶詞彙,而是記憶那種體驗。演員使用一個稱之為“個性化”的技巧來達到這個目的。這意味著從你的生活中提煉出一種經驗,然後把這種經驗中的情感的影響力應用於表演的場景和故事當中。個性化是演員演得真實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