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是一種博大的胸懷、超然灑脫的態度,也是人類個性最高的境界之一。低調的人一般比較寬容,能夠尊重別人不同的看法、思想、言論、行為,甚至他們的宗教信仰和種族觀念,她不會輕易把自己覺得“正確”或者“錯誤”的東西強加於人。
低調做人是做人成熟的標誌,是為人處世的一種基本素質,也是一個人成就大業的基礎。向日葵在籽粒尚不飽滿的時候,鑲嵌著金黃色的花瓣,高昂著頭,隨著太陽的升起和降落,搖來晃去,唯恐別人看不到它。一旦籽粒飽滿它便會低下沉甸甸的頭,因為它成熟了、充實了。
我國民間有句非常貼切的諺語:“低頭是穀穗,昂頭是穀秧。”低調做人、低調處世,低調是立世的根基。有位哲人說過,當堅硬的牙齒碰落時,而柔軟的舌頭卻完好無損,不是柔軟的舌頭能勝過堅硬的牙齒,而是舌頭處於低穀。
可見,低調做人,不僅可以保護自己,使自己與他人和諧相處,患難與共,更能使自己暗蓄力量、悄然潛行,在不顯山露水之中成就偉業。
當美國的前商務部長駱家輝抵達北京擔任駐華大使時,他不要大量隨從,不要警衛,隻是一家5口人而已,他們每個人都自己拿自己的行李,也不需要任何工作人員的幫助,作為駐華大使,他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架子,與普通人一樣,不需任何隨從、警衛,他低調抵華,低調做事,不事不揚,節製自覺。
美國副總統拜登訪問中國時,他們一行5人吃飯卻僅用79元。深入基層,品味最具特色的地道小吃,沒有山珍海味,結賬時他還不忘對店主說聲“給你們帶來了許多不方便”,他節儉節約,這是一個總統的低調,親近民風,節製自覺。
這些人原本都應高高在上,但是他們身上那種盛氣淩人、高人一等的傲氣都沒有體現,有的隻是親民近民,節製自覺,不張揚,不要派,低調地做人做事。
人的一生中,保持低調對於自己的成功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青少年朋友,從小就應該學會低調,這樣不僅會讓自己更好地在這個社會上生存,更重要的是,低調是我們走向成熟的重要表現。
親愛的朋友,讓我們唱起《低調》的歌吧:
低調的我愛什麼?
混到廣大觀眾裏麵躲,
絕對不受關注快樂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