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誌存高遠:樹立遠大理想(1 / 2)

自立需要立誌高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遠大的理想是成功的一半。一個人誌向遠大,才能放眼高遠,不計較眼前的得失,並且克服困難和怠惰,不斷進取,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自立需要自我完善,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水平。我們遠大誌向的實現,與個人修養水平息息相關。隻有努力修身,才能展現我們的人格魅力,才能獲得社會的認可和尊重。

古往今來,成功人士的經驗無不告訴我們,成功源自理想。理想最大的意義就是給了人們一個方向、一個目標。望天下之大,不管是哪一個偉人,隻要是有成就者,做任何事情無不是先樹立偉大的理想。

噴泉的高度永遠也不會超過它的源頭,我們一個人的成就也永遠不會超過他的理想,即使我們無法看得到、摸得到它,但是卻能夠借著它的清輝在漆黑的大海裏航行,而不迷失方向。

遠大的理想是我們偉大的目標。僅僅擁有理想,不一定能成功;但如果沒有理想,成功對你而言就無從談起。如果做事情沒有理想,沒有目標,並不付出實際行動,那麼其結果會是怎樣的呢?有人說過:“沒有理想的人生,不叫真正的人生。”

親愛的青少年朋友,我們來看一個關於理想的故事吧。

一位年輕的媽媽正在廚房裏洗碗,她5歲的兒子正在後院裏玩耍,忽然她聽到了一陣“咚咚”的跳躍聲,便對他喊道:“你在幹什麼呢?”

兒子稚嫩地回答說:“媽媽,我要跳到月球上去。”

媽媽聽了並沒有做出一副吃驚的樣子,或是不屑一顧地表情,而是關切地說:“好的,但是不要忘記回家吃飯呀!”

後來,這個小孩長大後,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他就是美國著名的宇航員阿姆斯特朗。

由此可以看出,一個遠大的誌向對於成年後的人生的重要性。當然,也許有人會說,阿姆斯特朗的成功隻是一個偶然,甚至是一個巧合,和他小時候的誌向沒有關係。那麼,下麵的一項調查也許更能說明這一個問題。

英國的研究人員曾經做過一項長達30餘年的調查,他們針對上萬名英國人進行跟蹤調查,被調查的對象為11歲左右的孩子,研究者讓他們在紙上寫下自己對未來的展望,然後封存起來,直至他們42歲的時候再開啟。

結果發現,具有遠大誌向的孩子,長大以後的人生更容易成功。在11歲時便有專業技術職業抱負的孩子當中,約有一半的人在42歲的時候從事這類職業,而沒有此類抱負的孩子,這個比例隻占有20%。

理想是一個人的信仰。它是人在做事情時候的動力。並且,理想也理應被渲染上浪漫的色彩。它沒有宗教,不愛金錢,不圖權力,它是一個人心裏的美好部分。它可以默默無名,但是,它不可以蹂躪踐踏。

理想,是永遠閃耀在夜幕中的那顆最亮、最炫目如鑽石般的星;理想,是熾熱無邊的沙漠裏那座看得見卻始終走不近的城市;理想是一張拉滿的弓,鼓起的帆。有理想才會有堅定的信念、不懈的追求,才會有繽紛絢麗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