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人時,適當使用賣乖術能夠降低或不用投入人際成本,給人的感覺是明明在求人,卻讓對方感覺是他們在施恩;本來了無功績,卻可兩邊落好,大落人情債權。那如何在求人過程中使用賣乖術呢?
既占便宜,又落人情
賣乖的至上功夫莫過於此:明明是在占便宜,甚至致人死地,而給人的感覺卻是他們在給人施恩。他不讓自己的利益明示於人,而是將其飾成其他人的利益,使他在受恩時看起來好像在幫別人的忙。
美國口才大王卡耐基每季度都要在紐約某家旅館租用大禮堂二十個晚上用以講授社交訓練課程,有一季度卡耐基開始授課時,卻忽然得到通知要他付出比原本多三倍的租金。而這個消息到來時,課程入場券已經發出去了,準備事宜也都已辦妥。卡耐基隻得和對方交涉,兩天後他找到了旅館經理:“我接到你們的通知時,有點震驚。不過這不怪你。假如我處在你的地位,或許也會寫出同樣的通知。你是這家旅館的經理,你的責任是讓旅館盡可能地多盈利。你不這麼做的話,你的經理職位難得保住,也不應該保得住。假如你堅持要增加租金,那麼讓我們來合計一下,這樣對你有利還是不利。”
卡耐基開始從對方想要的東西說起,“大禮堂不出租給講課的而是出租給辦舞會、晚會的,那你可以獲大利了。因為舉行這類活動的時間不長,他們能一次付出很高的租金,比我這租金當然要多得多。租給我,顯然你吃大虧了。”隨後又開始說不利的方麵:“然後再看不利的方麵,首先,你增加我的租金,卻是降低了收入,因為實際上等於你把我攆跑了。我付不起你所要的租金,我勢必再找別的地方舉辦訓練班。另外我的訓練班將吸引成千的有文化、受過教育的中上層管理人員到你的旅館來聽課,對你來說,這難道不是起了不花錢的廣告作用了嗎?事實上,假如你花5000元錢在報紙上登廣告,你也不可能邀請這麼多人親自到你的旅館來參觀,可我的訓練班卻給你邀請來了。這難道不合算嗎?”講完後,卡耐基告辭了:“請仔細考慮後再答複我。”最後經理仔細思考後終於讓步了。
在這個賣乖求人過程中,卡耐基沒有談到一句關於自己想要什麼的話,他完全站在對方角度想問題,把對方的利益放在了明處,自己的實惠隱藏在了暗處,最後不但達到了目的,而且得到了對方的人情。
抓心理巧賣乖
托人辦事時,如果能夠抓住對方的心理,然後通過賣乖的方式來求人,則能很輕鬆的達到目的,甚至對方會認為你同樣是在幫他。
晚清時期,有一年一個遊曆的外國人到湖南街上買東西,有些小孩子因為好奇便追隨著他,洋人很惱火,便拿棍子打那些孩子,其中一個孩子因為躲閃不及被打中太陽穴,沒多久就死了,外國人最後被抓入了官府。因為人命關天,對方又是外國人所以官員都感到很棘手。
此事落到了單道台手中,便馬上用賣乖的方法求得了民眾的幫忙:他馬上拜會了幾個有權勢的鄉紳,要他們大家齊心合力與領事爭辯。倘若爭贏了,不但能為百姓伸冤,而且還為國家爭了麵子。此話傳出去,大家都說單道台是一個好官,能維護百姓利益。他又來到領事處,告訴領事,如果案子判輕了,恐怕百姓不服。外國領事聽他這麼說,又看著外麵聚集的人群,果真感到害怕。單道台又說:“其實領事也不必太害怕,隻要判決適當,我盡力去做百姓的工作,不會讓他們胡鬧。”
最後案子判了下來,雖然結果虎頭蛇尾,但單道台卻兩麵得到好處:撫台誇他處理得好,會辦事;領事心裏感激他勸退百姓,沒有鬧出事來,於是替他講好話;而百姓們,也一直認為他是維護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