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些兒”是山寶的外號。

山寶家很窮,與母親相依為命,守著家裏的三間破土坯房,做一年工分,省吃儉用,卻怎麼也添不飽肚子。母親上山拾柴,山寶下地幹活,一年四季,穿著拖遝,受盡了村裏人的白眼。

山寶身子瘦弱,個子不低卻像個麥杆,走起路來晃悠悠的,像隨時都要倒下來的樣子。可山寶心靈,不管什麼事,隻要聽過一遍,看過一次,便記在了心上。隊裏分紅薯,推到地頭十幾車,茂德叔用尖石頭在石板上劃著記,山寶站在旁邊用心算,隨口說出數字,和茂德叔石板上記的一模樣。每逢這時,茂德叔都要白他一眼:“就你小子行,怕少給你家嘛?”山寶便紅著臉站到一邊不吭聲。可這也讓分紅薯的茂德叔小心起來,怕給那家分少了,這小子又來搗亂,麵子上過不去。不過,分東西次數多了,村裏人都知道山寶記性好,便偶耳會有人說:“讓山寶這小子在旁邊記吧,省心。”

記在石板上加減乘除確實不方便。全村38戶人家,218口人,有老人有小孩,平均分配,有時再加上兩個小孩算一個大人,折合起來計算確實不方便。慢慢地,村裏分什麼東西,茂德叔就會說:“山寶,你來算吧。”山寶每次用心計算都沒有出錯。山寶很少有機會在村裏人麵前露臉,這項絕技多少也讓山寶很是得意。可惜心再靈也不能當飯吃,不分東西的時候,村裏人見了他,仍然白眼看他。

村東頭有兩間破房子,原是隊裏的牲口棚,後來閑置了,便住進了一個下放的“老右派”。村裏人不知道這個“右派”的來路,隻知道下地時讓他幹最重的活。山寶看著他可憐,路上遇到他推著小車送糞或是拉車,便會在後麵幫他一把。遇上稍微陡些或是碎石子太多的坡路,山寶總是幫他推過去或是用勁給他拉過去。天寒時分,在家沒事,便會過來,去幫他收拾屋子,釘釘窗戶,修修門板。有時還端著自己的稀湯給他送去,陪著他聊天說話。“老右派”無聊中便會拿起書報給山寶講,慢慢地山寶認的字也多了起來。山寶家窮便會發些牢騷,“老右派”便會安慰他:“君子安貧,世道輪回,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老右派”身體不好,他的女兒便常來看他。“老右派”的女兒不多說話,眼裏總是充滿了抑鬱的目光,有時呆坐在屋內半天不說一句話。山寶常來,幹活辦事也不多說,但一來二去,天長日久,便和“老右派”的女兒熟絡起來。一天,“老右派”的女兒對山寶說:“有時間把你住的房子好好整修整修吧。”山寶看著“老右派”的女兒憨憨地笑著,回去給娘一說,把山寶娘高興得眼睛都迷成了一條縫兒。

年底,“老右派”的女兒又來了,把平時穿用的衣服用具帶來了不少,便不走了。這年冬天,簡簡單單地把自己嫁給了山寶。山寶家窮,難找媳婦,又不想什麼前途命運,不在乎什麼家庭出身。天上掉下個兒媳婦,高興得他母親幾天沒有睡好覺,心裏不停地默念著“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