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鳳南匪患(1 / 1)

徐州城不遠處有一座環崖山,是南來北往的各路人士必經之路,近一年來此山來了一幫匪賊,攔路搶劫,燒殺淫掠,作惡多端,無所不為,以至人們不得不繞行。

馬如龍背負龍刀,腰束鳳劍,手持皮鞭騎著棗紅馬,正向山這邊急急趕來,馬蹄塌過,黃塵滾滾。眼前不遠處出現一個市鎮,隻見前方牌坊高聳,上書“鳳南鎮”三字,黑底金字,好不氣派。雖然是個不小的市鎮,卻顯得十分蕭條,街上沒有一個人影,破布爛菜到處都是。他突然勒住急奔的紅馬,頓時,馬揚起前蹄,躍起約莫一丈多高,嘶鳴一聲,才停了下來。他立刻跳下馬背向四周環視一番,突然,他發現不遠處有些紅色痕跡。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不得了。他心生疑慮,便上前一看,不料這竟是一灘鮮血,血跡尚未凝固,散發著腥膩的氣味。這時,他心中已明白幾分:在這樣的市鎮,卻如此荒涼,再看著灘血,這分明是剛剛有過一場廝殺,而且相當殘忍。想罷,便轉身飛身上馬,兩腿一夾,騎下紅馬便如一團熊熊烈火,向前奔去,隻在青石板的路麵上留下一串串篤篤的聲音。

很快便到了街心,街內更是一片頹廢,到處都是血跡,還橫七豎八的躺著幾具屍體,血肉模糊,看來這場廝殺,遠比自己想的要殘忍的多。他勒馬緩行,走了一段,看到街上零零散散的屍體有不少,走過的著半條街,竟有十幾具屍體。

他想弄清楚這場廝殺是什麼人幹的,為什麼會有這場廝殺?於是他便跨下馬開始在這些屍體中巡視,希望這其中有幸存者。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讓他在這堆屍體中找到一個幸存者,那是在一間鞋鋪門前,一個五十多歲已經奄奄一息的老頭,馬如龍便將這老頭用自己的馬駝了滿街尋找大夫。就在久久找不到一個人影時,他來到一間鋪麵前,雙目一抬,“懸壺濟世”四個鎦金大字十分耀眼奪目,再細以看,原來是塊匾額,額下正中是兩開的朱紅鏤窗門,窗蒙白紙,頗有氣派。馬如龍上前叩門,卻無人回應,於是再叩,依然沒有聲息,無奈,正欲另尋他處,卻聽屋內似有動靜,便上前伏們竊聽,方才聽出屋內有人竊竊私語,有如蜜蜂輕飛一般細小,他稍稍疑慮片刻便又上前大聲叩門,屋內之人依然不與開門,馬如龍不禁大喊一聲:

“屋內是否有人,懇請快點開門,有重傷要治!”

屋內原有一少年和一四十開外的中年人,乃為師徒。兩人早已是被剛才的劫殺嚇得魂飛魄散,此時,雖聽外麵來人言語並無匪賊之氣,但還是不敢輕易開門。外麵馬如龍還在急促的叩門。那青年看了看師傅,似有話說,卻又難以啟齒,他又側耳聽門外的動靜,馬如龍又叫了幾聲,他心想:此人雖然聲氣甚高,卻無粗野之氣,或許真是前來醫治傷患。師傅過於警惕,怕會耽擱一條性命啊!心裏想著便不由的說了出來:

“師傅,還是讓他進來吧,依我看此人並無匪徒之氣,若真是前來醫治,那……。”

師傅打斷他的話,怒斥到:“蠢貨,你難道忘了上次的教訓了嗎?”

“徒兒是死也不會忘的。”

“既然知道,又為何要引狼入室?”

“可是……”

“好了,什麼‘可是’,這次決計不能開門,如若你膽敢違抗師命,你我從此恩斷義決!”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少俠施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