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幽靈(上)(1 / 1)

月光灑落在青山翠林之中,鼓噪了一天的蟲兒留給了自己一點養精蓄銳的時間。這一刻萬籟俱靜,靜得隻能聽見自己的心跳聲,讓人悶得慌的心跳聲。

但就在這寧靜的夜色中,湖南省東安縣一農村的墳地上卻充滿著令人窒息的殺氣,恐怖得讓人的心躍到了嗓門眼上……

一個、二個、三個、四個……月光下,四個幽靈般的影子在雜草叢中穿梭,發出“沙沙沙……”的聲音。四個幽靈在一座當天上午才下葬的新墳前停了下來。墳上還散落著花圈、靈紙,泥土還有一股新鮮的味道。

難道他們真的是幽靈,是來拜訪這新到此地的幽靈。

還沒站定,四個幽靈便急速地揮動起鋤頭,挖向這座新墳。看來幽靈並非幽靈,是一群“愚蠢”的盜墓賊。

新墳有什麼東西可盜呀?除了一具沿未腐爛的屍體外,就是一付棺材。不象過去還有陪葬之類的東西。

很快,新墳被盜賊們刨開一個大口子。“咚”,鋤頭挖到棺材發出了一聲悶響。“小心點,行動快點。”正在埋頭苦幹的陳健低聲嗬斥著同夥。

借著月光,陳健一夥很快將覆蓋在棺材蓋上的泥土全部刨開,刺鼻的油漆味四處亂竄。但陳健他們已經顧不上這些,四個人一人抬一個角,將棺材蓋掀開。

一位年過八旬“老人”穿著黑色的壽衣安祥的躺在這“千年屋”(當地人對棺材的一種稱呼)中。

陳健跳進棺材中,手腳麻利地將“老人”從棺材中抱出,裝進他帶來專門裝“貨”的袋子裏後,便扛著袋子一路小跑,將袋子塞進停放在路邊的麵包車後箱裏,發動車,一溜灰地將車開走了。他的同夥則又將棺材蓋重新蓋好,將刨開的泥土複位,壘好。有條不紊地把現場恢複成原狀,不致讓人看出墳墓被人刨過。

車上,隻有陳健和“老人”,但陳健一點都感覺不到害怕。陳健與這“老人”相類似的屍體打交道已有幾十次了,他已視“老人”為“貨”,視為能讓自己發財的“貨”,不但不怕,還把它們當成寶貝。賣貨給陳健一夥帶來一筆意想不到的大財富,這樣的財富在田間地頭幹上十年八年都賺不來。看來,令人恐怖的墳山和屍體,竟成了陳健實現發財夢的天堂。

陳健邊開車邊吹著口哨,心中盤算著這筆生意,除了汽油費,兄弟們的工錢外,自己這一回可以淨賺多少錢。

車子向南,向南,一直向南行進著……

他要把“老人”拉到哪裏去呢?

老百姓是很忌諱死人的,認為看見死人是要觸黴頭的,不可能還拿錢去買。所以本地絕對沒有市場,如果它要有市場的話,也隻能在遠離本地的地方。

這地方就在相距千裏的廣東汕頭。買“貨”的人名叫吳惜仔,此刻正在汕頭焦急地等著接“貨”。吳惜仔的工作就是成天遊說於汕頭市的大街小巷,推銷自己的“貨”,一旦有買主就電話聯絡陳健搞“貨”。因為他太了解汕頭人了,或者說是他太了解中國人了。土葬這一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沿襲下來的傳統,薄養厚葬,入土為安,來世投胎轉世這些看似迷信而又根深蒂固的陳舊觀念,為吳惜仔之類的人提供了大發不義之財的機會。

吳惜仔憑借自己敏銳的嗅覺,瞅準這一機會,以每具屍體4000元的價格從陳健手中拿“貨”,轉手倒給買家就是8000元。買家用這個“貨”頂替自家人的屍體進行火化,偷梁換柱,瞞天過海,實現自家所死的人進行土葬的目的,從而達成自己所謂盡孝道的心願。

刨人家的祖墳在中國是犯大忌之事。但陳健等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發財夢,樂此不疲,瘋狂作案達40餘起,狠狠地賺了一筆泯滅良心之財,無人發現,實屬僥幸。

但多行不義必自斃。陳健等人的罪行最後還是暴露了。問題就出在前麵所說的那個“老人”身上。

大家一定疑惑,“老人”已歸西,不能開口說話,不能傳信,能出什麼問題呀?

(其中內容可能引起各位的不安,在此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