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厚,哀婉的塤聲在演藝廳裏響起時,台下賓客的交談聲漸漸小了下去,葉柔也坐在二樓小窗邊聽地癡了過去。
塤是商周便有的樂器,在葉柔眼下的這個時空裏,應當是很流行的。這個時候有什麼樂器?不外乎古琴,篳篥,琵琶估計還在嵇康的朋友阮鹹腦子裏構思,還未成為實物。
之前三國爭雄,連年爭戰,百姓隻顧著保命,填肚子,哪還有什麼心玩弄樂器,風花雪月。也隻有古琴,因著英俊瀟灑的“周郎”和同樣英俊瀟灑的嵇康,而在當下十分流行的,古人和現代人一樣,崇拜“明星”帥哥啊。這塤,聲音悲愴哀婉,葉柔在現代的電視劇裏聽過一兩次,就牢牢記在心裏麵了,來了這裏實際上卻沒聽人吹過一次,問了玉蕊,她的回答是“那東西吹起的聲音太悲了,再說現在也不時興這個”,唉,還是跟風潮流鬧的。
你們不是不流行這個嗎?沒人吹,那我就反其倒而行,一曲聽天下,讓所所聽過的人都記住“樂雲軒”的與眾不同,嗬嗬,葉柔想著銀子從此嘩嘩的流進樂雲軒,流進自已的荷包裏,眼裏就美的冒泡。樂顛顛的滿大街去找吹塤的高人,表演那天就和身邊的雲兒和玉蕊說“告訴你們,貂嬋以前拜月的時候就喜歡吹塤,你們不知道吧”,雲兒和玉蕊漂亮的眼睛睜的大大的,一臉的驚訝和問號“你怎麼知道貂嬋…拜月…還喜歡吹塤?”葉柔反正是笑而不答,難不成回答她們是在電視裏看到的?
炒作,純粹的炒作,傳說中的網絡推手不就是這樣?
一曲”妝台思秋”吹罷,燭光搖搖,窗外的月影婆裟,台下仍然是沉寂,隔了一小會,方有人掌聲響起,隨即響成一片。不管是回憶舊時的傷痛,愛戀,還是喜悅,眼淚…葉柔要的就是這種效果。說不定,還有人在說,“這就是傳說中改變天下局世的美人貂嬋吹的塤曲嗎?太美,太美了,今天這錢銖出的真是太值了。回去,我也要好好吹噓一番”
可是,好戲還沒有完呢,就樣就完了,我的藝術總監身份不是白扮了,葉柔輕輕打了個響指。台下的燭火暗了,“綠草蒼蒼 白霧茫茫 有位佳人 在水一方”一把優悠動聽的女聲響了起來,這把好聲線簡直和鄧麗君有的一拚,雖然葉柔喜歡的歌的千千萬,可是這是古代,太時尚的歌古代可接受不了,而是經典懷舊的好了,況且,這首歌而是“詩經”裏“蒹葭”的現代白語版,問起來我也有個解釋啊,嗬嗬。
我願逆流而上
依偎在她身旁 無奈前有險灘 道路又遠又長
我願順流而下 找尋她的方向 卻見依稀仿佛
她在水的中央 綠草萋萋 白霧迷離 有位佳人 靠水而居
我願逆流而上 與她輕言細語 無奈前有險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