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難免有缺陷,所謂“尺有所短,過有所長”,各人有各人的長處,各人也有各人的短處,正如太陽也有黑子,月亮也有圓缺。再精美的壁玉也很難沒有瑕疵,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

年輕人應該博采眾長。許多人有自大的毛病,而且往往表現為對別人不自覺的貶斥,總喜歡吹毛求疵,不願意接納別人的忠告和意見。“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不固執己見,集思廣益,廣泛聽取別人的意見,對自身是大有稗益的。

我曾就職於一家木門廠,那是一家典型的家族式企業,老板是個守舊、固執的人。

由於經營情況越來越差,公司不得不出高薪聘來一位有經驗的銷售經理,並且將一半權力放給他。新上任的銷售經理在對產品情況進行實地市場調查後,結合公司現有的情況對銷售工作做出調整。結果這個調整方案遭到老板的阻止,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銷售經理認為公司營銷理念陳舊,應該拿出銷售預算的 30%投入廣告。而老板認為,公司已經成立十幾年,名聲在外,根本不需要打廣告,錢應該用在其他地方。

銷售經理認為,銷售人員的公司分配方式不合理,基本工資過高,業務提成太低,影響銷售人員的積極性。但老板認為,那幾個銷售人員都是老員工,已經習慣公司製度,不能隨便改變。

銷售經理質疑自己的工作權限,認為老板幹涉太多。老板則認為公司是自己的,自己有權做任何決定。最後,銷售調整方案還是按照老板的意思施行,新的銷售經理辭職,公司的銷售業績還是逐月下降。

每個人都在不同的環境下長大,由於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和生活經曆不同,都會形成一種固定的、有規律的思維方式。這種固定的思維方式也決定了你將來的事業和生活狀態。因此,每個人的性格難免會有一時疏忽或是不曾發覺的死角。很多人認為自己身處高位,覺得別人都不如自己,不願意聽取別人的意見或建議。其實這種閉目塞聽的做法是極其錯誤的。古人雲:“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再愚魯的人也能想出一個好方法,一個人無論有何等的聰慧機智也難免會有失誤。我並不是譏笑智者“千慮”之後仍不能避免的“一失”,而是要提醒大家,應該注意愚者“千慮”的那“一得”。不可隨隨便便否定別人的意見,更不可對別人善意的忠告充耳不聞。其實,任何人都有思維獨到之處。

西楚霸王項羽就因固執己見,不善於聽取別人意見而走向末路。酒宴上,亞父範增一再示意項羽發令,殺了劉邦,但項羽卻固執己見,默然不應。錯過了殺劉邦的大好時機,放虎歸山,最終讓劉邦逼得窮途末路,自刎於烏江。

一個人如果閉目塞聽,自以為是,無異於閉門造車。兼聽本身就是聰明的捷徑,古人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說法,善於變通的人可以通過聽取別人的意見,學習別人的經驗,拓寬視野,增加知識,豐富閱曆,從而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