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二十幾歲年輕人的困惑(1 / 2)

遠在南方的表弟忽然打電話過來,說他下個月領了工資就回家,讓我幫忙留意一下這邊的工作。我有些奇怪,他今年畢業,被學校安排到深圳一家工廠工作,福利待遇還不錯,怎麼才幹三個月就打道回府了?我問他:“幹得好好的,為什麼要辭職?”他沉重地說:“這裏根本不像想象得那麼好,也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不知道究竟是什麼事情把一向自信、樂觀的表弟打擊得如此消沉。

“我這個人自由慣了,在學校的時候就向往畢業之後過朝九晚五的生活,回家還能有時間學習遊戲編程。可是現在才發現,公司雖然規定一天工作八個小時,但是天天都強製加班,十點、十一點回宿舍很正常。‘三點一線’,過得比高三還緊張,沒有娛樂時間,沒有私人時間。工作壓力這麼大,規矩還一大堆,天天處在別人的監視之下。你不知道,我已經和辦公室主任鬧翻了,必須得走。”

我問他:“現在社會競爭激烈,到哪裏都這樣,你回家打算怎麼辦?”

他無奈地說:“走一步看一步吧,深圳消費水平太高了,我兜裏沒錢不敢多待,還是先回家吧。如果沒有合適的工作,就自己做點小生意吧。”

表弟對我說的最多的話就是“根本不是我想的那樣”。是啊,這個世界,很多事情,不是我們想象中那樣美好。

◆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每個人都期望能在這個世界中追求自己的夢想,找到人生的位置和心靈的歸宿,但進入社會後才知道理想與現實相差太遠。找工作處處碰壁,即使找到工作,也是拿最低的工資,幹最髒、最累且技術含量很低的活兒。自己曾經引以為豪的成績和才華,在別人眼中根本一文不值;曾經設想的美好生活,原來遙不可及。

於是,許多人開始注意周圍的人。有人托關係找份輕鬆的工作,拿高薪,享受良好的福利;有人蒙老師喜愛,畢業後直接去了介紹的單位;有人遇上好的機遇,開始創業……你開始抱怨社會的不公,抱怨自己沒錢沒勢沒運氣。

對於有上述想法的人,我隻能說,這些都是你無法改變的社會現實。你的努力可能沒人認可,你的堅持或許不被人注意,你的付出得不到公正的回報。但是,你抱怨世道不好能改變什麼嗎?不能。既然如此,那就耐心等待,嚐試接受那些無法改變的事情。

◆理想與生存的衝突

畢業之後的第一次同學聚會,留在本地的同學紛紛趕來。當大家在餐桌上提起現在所從事的職業時,無不感慨理想與生存的衝突。學習委員曾經希望到南方找份會計工作,畢業時卻由於生活所迫,不得不留在本地做銷售。好朋友一直喜歡文字,渴望能找到一份編輯工作,離開學校後才發現做實習編輯根本不足以養活自己,隻能選擇本職專業。我畢業之前渴望進外企,做真正的白領,可來到社會上才發現,自己的學曆根本邁不進外企的大門,為了生活,隻能先找一份“臨時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