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府紀年68年3月4日,清明。
每年的清明前夕,總少不了春油淅淅,煦風瀝瀝。鄉間裏閭,迤邐小路,蜿蜒曲折,常常被擾得泥濘一片。
忽見一五六歲的小女孩兒,束兩辮兒,鵝蛋似的小臉兒,紅撲撲的,泛著暈色。明亮雙眸,噙著淚珠,卻勝似梨花帶雨。正撅著小嘴,喘著粗氣,朝前嚷道:“娘親……娘親”。
待一女子,戛然止步,驀然回顧,定睛觀瞧。隻見那小女孩兒正鼓囊著臉,口中哼哼唧唧的。雙腿也不消停,在泥裏上下撲騰著,原地踏步,不願再多行半步。
細看那女子五官端正,麵容清秀,眉如春山淺淺,眼泛秋波溶溶;柔荑玉指,輕提竹籃,纖腰修腿,一襲長裙,連同那烏雲秀發,翩然起舞於微風之中。旖旎多姿,風華絕代。不知九天宮闕,勝她幾人?
思量間,那女子躞蹀步,走上前去,蹲下身子,溫聲勸慰道:“伶兒乖啊!馬上就要到了喔!”
“哼……這般望梅止渴的伎倆,娘親休要騙我”。那小女孩神情自若,嬌聲嬌氣地反駁道。
女子聞言,恝然一笑,輕聲言道:“是是是……瞞不過,瞞不過。“言訖,但見小女孩將頭一昂,雙眸間閃爍著得意的神情。
“伶兒,這麼乖巧,長大了,怕不是要學作若蘭,做一回文璿璣圖呢?”
女孩聞言,努著嘴,堅定地說道:“才不要咧!”
繼而,思量許久,這才,支支吾吾地道:“若蘭……木蘭……我願爭做木蘭,替父從軍。”言訖,羞紅了臉頰,一頭鑽進女子懷裏,心中暗自喃喃道:“這樣!阿爹就能天天陪娘親啦。”
女子莞爾一笑,將食指彎成勾狀,在那嫩蔥似的小鼻梁上,輕輕一滑,熙熙笑道:“咋們的小木蘭,這就走不動了呀?”
欻然間,小女孩兒羞紅了臉,本就紅暈的臉頰,更添豔麗了。心中自是不憤,遂輕哼了一聲,那雙小腿如有神助般,掙脫了泥濘的桎梏,一溜煙似的,朝前匆匆而去。
不一會兒,便屁顛屁顛地溜了回來。這會兒,正瞪著了那雙圓鼓鼓的大眼睛,嘟囔著小嘴兒,問道:“娘,我們這要去那兒啊?”
女子嫣然一笑,又將食指伸直,在那眉心一點,言道:“冒冒失失的,以後咋們的木蘭啊!估計得淨打敗仗,做個烏龍將軍了。”
聞聽此言,小女孩兒撇了撇嘴,又扯著女子的衽袂,搖搖晃晃,撒嬌道:“告訴我嘛!告訴我嘛!”
此時,女子躬身彎腰,做了一個“噓”的手勢。隨後,為小女孩整衣襟,理裝飾,結雲發……這一切早已是唯手熟爾,如同行雲流水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