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5章 要學會動態平衡(3)(1 / 2)

戰爭時期,指揮者一聲令下,部下即使粉身碎骨,掉肉流血都毫不畏懼。紀律要被認真執行貫徹才能起到作用,紀律的主旨就是執行,百分百地執行。正是這種執行力,使戰爭獲得最終的勝利。可以想象,如果組織沒有這種“百分百執行”的紀律,它們是很難打敗比它們強大很多的敵人。

執行是一種最關鍵的紀律,作為企業管理者,也必須著力培養這種執行力,保證企業目標的順利實現。

本田每年在美國銷售四百多萬輛汽車,而同時,美國的通用汽車、福特、戴姆勒一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公司市場占有率卻已經降到了60%以下。在本田的銷量第一次超過了克萊斯勒的時候,美國總統也把三個老板叫去了,以尋求對策,他們感到沒有比到日本的現場觀察再有效的了,於是,他們就到豐田公司去考察了。日本豐田公司就敞開大門讓他們參觀,可以隨便觀看,隨便拍攝,和員工交談也可以。汽車不是日本人發明的,汽車的流水線也不是日本人設計的,是美國的福特發明的,汽車的機器也不是日本人想出來的,所以本田讓美國老板們看。後來才發現真正的問題在於執行力,日本豐田用五年的時間做到零庫存和及時上線,所有的供應商在一起培訓,做到一種標準一種表格,這是美國人做不到的地方。這三個汽車巨頭終於明白,提前幾天回美國了,因為沒有什麼好看的,真正問題是貫徹力度,是鐵性的紀律製度。這是別人學不來的,這就是核心競爭力。

執行是什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前GE的CEO韋爾奇曾說過,執行就是公司運作的細節,運作的細節都是執行;前IBM的CEO郭士納說執行是按質按量的完成任務;柳傳誌說所謂執行力是選拔合適的人到恰當的崗位上來;邁克戴爾說員工每個階段都是一絲不苟的切實地執行,戴爾公司之所以在Pc領域做的這麼優秀,就源於“每個員工都要做到一絲不苟”的要求。可見,執行是實現既定目標的具體過程,是對紀律、對標準的堅持。而執行力就是完成執行的能力和手段。

肯德基,八點鍾切好牛肉,十二點進冷庫,五點進櫃台,六點烤出一個牛肉餅。要是換了國內的員工,肯定說,緊張什麼,晚一點又不是烤不出一個牛肉餅。國外的企業為什麼成功?他們對標準要求就是這樣嚴格。

沒有執行,再卓越的戰略、再巧妙的策略、再嚴格的管理紀律、再優秀的文化都是海市蜃樓,執行的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三點:

(1)堅決的執行是戰略落地的根本保證。戰略決定著企業的發展方向,因此,製定適宜的戰略成為企業的首要任務,一旦戰略製定下出來,戰略執行便成為戰略成功的關鍵因素,因為即便是再好的戰略也不會自動實施。

(2)準確地執行是策略實施的基本環節。策略是戰略的細化和具體措施,它解決的是戰術問題,策略的製定和策略的執行,二者是不可分的。

(3)嚴格的執行是組織良好運行的保障。

有一個案例:現在的白酒行業競爭激烈,有家白酒廠就作了一個促銷方式,給消費者比較實惠的東西,在每一個酒瓶裏放了300元不等的現金,在喝酒的時候給大家一個驚喜,一時間銷量大增。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他們接到消費者的投訴說有欺詐行為,他們根本沒有見到現金。白酒廠於是就下去調查,到了包裝工序和銷售部門,結果是每一個酒瓶都裝進了現金。他們查來查去發現,錢都跑到經銷商的口袋裏去了,這就是他們在執行的過程中,變味了。

上麵我們看到了執行對於組織的重要性,那麼作為一個企業而言,就應該培養一種尊重執行的文化精神。那麼,如何培養這種執行文化呢?可以說,要取得執行文化的共識,必須首先解決下麵幾個問題:

·誰最應該具有執行文化?

·執行什麼?

·如何保證執行

有一個寓言耶穌帶著門徒彼得遠行,途中發現一塊破爛的馬蹄鐵,耶穌希望彼得撿起來,不料彼得懶得彎腰。耶穌自己撿起馬蹄鐵,用它在鐵匠那兒換來3文錢,買了十幾顆櫻桃。出了城,前麵是茫茫荒野,耶穌猜到彼得渴得厲害,就將櫻桃悄悄地扔掉出一顆,彼得趕緊撿起。耶穌邊走邊丟,彼得也就狼狽地彎了十七八次腰。於是耶穌笑著對他說你要是按我想的做,你最開始彎一次腰,我也就不用一次又一次地扔櫻桃,你也就不會沒完沒了地彎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