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說話要到位(16)(1 / 3)

王記小吃店的服務員服務也很熱情,店麵也很幹淨,早餐的味道也不錯,沒有一點比張記小吃店做得差。王記小吃店的服務員看見有客人進門就熱情地招呼,幫客人盛好一碗粥之後,問客人:“加不加雞蛋?”

有的客人喜歡吃雞蛋,當然會說要加。但是,有的客人卻不要。每逢有客人進店裏,這家的服務員總是這樣問一聲。

張記小吃店的服務員也是一樣的熱情,他們看見有客人進店裏也是先幫客人盛好一碗粥,然後問客人:“您要加一個雞蛋還是兩個雞蛋?”

這樣的問話就增加了客人選擇的權利,因為有的人喜歡吃,自然就會要兩個雞蛋,這樣無形中張記小吃店的雞蛋就比王記賣出的多。這樣就出現了差額。

差額的出現不是在客觀原因上,而是由於兩家服務員問話的方式不一樣,張記小吃店的服務員很注重讓客人自己選擇的權利,給客人的選擇留下了充分的餘地。這樣自然就形成了與王記小吃店的營業額的差異。

在不動聲色之間,把餘地留給了別人,給了別人多一份餘地的空間,自然會為自己贏得更有利的回報。

在和人相處的時候,沒有必要一句話就把別人逼得無路可走。如果不停地逼迫對方,等對方被逼到死角的時候,他可能會發起更猛烈的進攻。這樣就會造成“殲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局麵,對雙方都沒有什麼好處。給別人留一點餘地,就是給自己留餘地,就能擁有好的人際關係。

批評時留餘地才能達到目的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主要以說話為主,話說得好,別人就喜歡聽,這樣也有利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在與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的是在說話的時候留有一定的餘地。特別是在批評人的時候,餘地留得好,自己說話的目的就能很容易達到。

戴爾·卡耐基曾經有一個年輕的秘書,這個秘書剛剛畢業就來到了他的公司任職。由於年紀輕,又沒有什麼經驗,所以犯錯誤是難免的。有時候,卡耐基的心情不好,看到秘書犯錯誤,會嚴厲地批評她。但是,每次批評完這個秘書後,他看著這個小女孩脆弱、受傷的眼神都有點後悔。

他想:我批評她的目的是讓她以後不再犯類似的錯誤,但她好像隻記住了我給她的傷害,並沒有記住我讓她改正的錯誤,如果一直這樣下去,她不但不會改正自己的錯誤,工作效率也不會提高,我的目的也不會達到。

卡耐基想到這個問題後,決定改變他和秘書之間的說話方式。在秘書犯錯誤的時候,卡耐基對她說:“我實在是沒有資格批評你,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做事情還不如你呢。隻不過隨著歲月的流逝,我經曆得多了,才慢慢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我之所以會不斷地批評你,是因為我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用我這個年紀的眼光來衡量你、要求你。這當然是不正確的,做事情的經驗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誰會有與生俱來的經驗呢。我應該在你犯錯誤的時候,在給你指出錯誤的同時,也給你指出改正錯誤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指責你。我已經意識到自己錯了,下次我會改進的。”

卡耐基的一番話,說得秘書喜笑顏開。他的一番話給自己的批評留有餘地,也給秘書留下了改正錯誤的餘地,在沒有傷害秘書自尊心的同時,又給了秘書麵子。在聽完他的這一番話後,這個年輕的秘書做起事情來比以前認真仔細多了,當然犯錯誤的幾率也大大降低了。

卡耐基用留有餘地的溝通方式,讓秘書輕鬆地接受了自己的意見,同時也達到了他想要的目的,一舉兩得,不能不說這是一種聰明的溝通方式。有句諺語說:“愚笨的人,說自己想說的話;聰明的人,說自己該說的話。”聰明的人在說話的時候,總是會給別人留下一定的餘地,因為他們懂得隻有這樣,才能達到自己說這番話的目的。

加拿大有位律師叫迪利斯通,他在說出秘書錯誤的時候也給秘書留下了充分的餘地。這個律師經常讓他的秘書替他打一些信件,但是每次信件打完的時候,律師總是發現每一頁上都會出現幾個錯誤的單詞,他為此對秘書反複重申這件事情,但是這個馬虎的秘書竟然一點也沒有放在心上,在下次打印信件的時候,還會犯同樣的錯誤。

律師很生氣,因為秘書的錯誤讓人認為他是個經常出錯的人。為了能讓秘書盡快改正這個錯誤,律師在秘書打字的時候總是站在她的旁邊,如果發現了錯誤,他就及時說:“這個字好像不對,嗯,確實不對。老實說,我也曾有拚寫類的錯誤,為了改掉這個毛病,我總是喜歡在身邊帶一個小本子,在小本子上記下這些經常會拚寫錯的單詞,如果遇到這個單詞的時候,我總是喜歡把這個小本子拿出來看看,這樣印象深刻了就不會錯了。有的時候,這些單詞真的讓你很無奈,因為顛倒一下位置它就完全變成了另一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