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一失戀的痛苦(3 / 3)

卡耐基不隻是演講出名,課程大受歡迎,而且卡耐基對推銷自已的書也有一套絕妙的方法。

有一天,卡耐基從朋友那兒回來,他邊走邊思索。這時有一個穿著較為陳舊的年輕人朝他走過來,激動地問:“你是卡耐基先生嗎?”卡耐基對年輕人特別是處於貧困之中的年輕人特別有一種好感,他肯定地點點頭。

原來這位青年買了一本卡耐基的書,想讓卡耐基在他買的那本書上簽留念。卡耐基滿足了這位青年人的要求後,他突然覺得這又一個促銷活動的好辦法。

於是,他和他的學生們商量了一陣,便開始在紐約市進行卡耐基簽名活動。這對本來就很暢銷的銷售更是一個極大的推進,竟創下了每周銷售五千本的紀錄。在此以後的兩年,《影響力的本質》一書久占暢銷排行榜,這在當時是很驚人的事。

為了使自己的事業更大地發展,卡耐基開始著手建立一個組織。他想建立國際卡耐基世界組織,來擴展自己所從事的工作。

這個主意是一個名叫洛蒂·懷特的加拿大女子倡議的。她當時來拜訪卡耐基,她自己覺得卡耐基的書寫得太好了。

卡耐基向她介紹了自己所著的書籍的一些基本情況後,與她便繼續交談。

由於洛蒂·懷特的主張,卡耐基決定將課程開到加拿大去。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對卡耐基課程的歡迎和需求,卡耐基繼續向其他國家進軍,使得他的課程遍布全美乃至世界上六十多個國家。這個組織的名稱叫做“有效率的演說及人際關係的卡耐基組織”。

處在百萬富豪的位置,又加上事業上的頻頻勝利,使卡耐基感到春風得意,但許多批評和誹謗也因此而來。其中最多的誹謗就是我們前麵提到的與薇拉的戀情,卡耐基非常冷靜地處理了這件事。

卡耐基覺得,生活是異常複雜的,他自己雖然是百萬富翁,而且事業上也獲得了如此成功,但他的內心仍然感到時時遭受挫折的無奈。

卡耐基的這種挫折和無奈有時從某個地方鑽出來折磨他,甚至使他整夜無法入眠,不得不下床走來走去。

他在一次做彌撒時決定懺悔自己,因為他現在處於事業的頂峰之中,很少有人能了解他,卻有不少人誤解他、誹謗他。這種無奈常常揮之不去。

在神父的指引下,他慢慢地說出自己的苦惱。卡耐基覺得自己仍不能算作是完全成功的人,他覺得社會對自己過於苟求,而且自己也似乎疏忽了對自己的更高追求。

企業的生產從來沒有離開過市場的需求。

——[英]克勞斯·盧夫特懺悔之後,他內心覺得輕鬆了許多。

雖然,卡耐基對薇拉存有某種愛戀之情,但他不能縱容這種感情發展下去。卡耐基對這一切已很冷漠,他絕不想因此事而使自己的事業受到損失,他還有許多事要做,還有很多人等著他去演講。擁有這樣一種冷靜的心態,卡耐基能夠安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他的演講因此也擴展得很開,世界許多地方開始來函邀請他前去講課。

卡耐基決意要將他的學術思想推向整個世界。

說做就做,卡耐基是一個雷厲風行的人。應洛蒂·懷特及加拿大各界的邀請,卡耐基決定前往加拿大指導在那裏開設的卡耐基課程的進行。

他在指導那裏的卡耐基課程的同時,還考慮在加拿大促銷他的書籍,因為一旦國際市場得以擴大,那麼他的事業就會一天比一天更輝煌。

卡耐基到了加拿大的城市多倫多後,決定召開一場演講會,主要的目是宣揚和提倡卡耐基課程。

卡耐基在這次演講會中充分運用了演講的各種技巧。使這個演講會辦得非常成功。

卡耐基在做了精彩而又簡短的開場白後,便開始介紹隨他到加拿大的幾位進修過該課程的商人,他要求每人自己講述卡耐基課程帶給他們的幫助和收到的效果。

這些商人們在選修卡耐基課程時都具有相當好的專業能力,但對公共演說卻顯得非常羞怯。

一位財務投資者介紹說,他以前對財務投資較為精通,但當他鼓勵別人投資時往往不知道該怎麼說,顯得一籌莫展。自從接受了卡耐基課程的教育以後,他找到了演說的自信,在大眾麵前演說取得相當好的效果。

一位公司主管說,他以前很難處理好與上司、下屬及同僚的關係,有時弄得很糟,幾乎使他想放棄這個職務而另謀他職。在這種情況下,他接受了卡耐基的培訓,僅三個月,他就擺脫了困境,走向了成功之路。

……

由於卡耐基采用了現身說法的教學方法和演講風格,感染了在場的聽眾,使聽眾的情緒異常高昂。於是卡耐基課程在加拿大蓬勃發展起來。

隨著卡耐基課程的開設,加拿大公眾對卡耐基的了解程度越來越高,人們紛紛購買他的書籍。而書籍的暢銷又擴展了卡耐課程及本人在加拿大的影響。

卡耐基的加拿大之行收獲巨大。

由於卡耐基在各方麵取得的巨大成功,特別是他的《影響力的本質》帶給了美國人民巨大的信心和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美國人民的行為方式和生活態度,幫助美國人民度過了那段經濟不景氣的年代。

卡耐基的影響,也擴展到美國政府部門。美國內政部曾出麵召開一個由卡耐基主持的演講會,並決定當卡耐基進行演講時,全國所有電台將為他轉播。為此,卡耐基決定和羅威爾·湯姆斯第三次攜手合作,共同完成這一艱苦的工作。

這次演講會的成功給卡耐基和湯姆斯都帶來了巨大的聲譽和金錢收入。

當卡耐基演講的那天晚上,喜愛卡耐基的人和想了解他的人紛紛坐在收音機旁聽卡耐基那渾厚而又吸引人的聲音講著自己的成功經驗和創業精神。人們如癡如醉地聽著,有人似乎看到了自己的過去、有人明白這就是自己的現在、有人則希望自己要走卡耐基成功的道路。

每個消費者需要越來越具有個性,市場就越來越多樣化,我們要做到產品差別化來適應各種不同的市場。

——詹炳發令卡耐基感到興奮的是,在那一次演講會以後,僅在幾周內,要求購買書籍和參加卡耐基課程教育以及要卡耐基解決問題的信件如雪片似的飛來,他足足收到二十萬封信。

在長島的故地重遊既給卡耐基帶來幾分欣喜,也是卡耐基促銷活動的重要一站。他將在長島的卡耐基中心舉行題為“歡迎答詢”的演講會以及贈書活動。

站在長島的土地上,想想十多年前在這裏為修建猶柏頓營區而流下的汗水,卡耐基的心中的確很激動。

演講和贈書活動的場麵很讓人感動,有的人不遠千裏趕來,隻是為了一睹卡耐基的風采,他們想知道卡耐基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如何能使他從昔日的農村少年成為今日的百萬富豪。

卡耐基的成功還表現在,他的著作《影響力的本質》在世界上的銷量僅次於《聖經》,人們也許不相信這是事實,然而這是千真萬確的。

1935年5月6日,羅斯福總統頒布了一項成立工作進展管理處的行政命令,這個管理處將在往後的八年兩個月中持續運行著。其主要職能是解決全國的失業問題。國家統計委員會統計出當時的失業人口約為九百七十一萬一千人。這個數字幾乎是經濟不景氣前期失業人口的三倍。

這麼多的人失業,是社會的一大負擔,也是政府很頭疼的事情。許多人想找到工作,他們紛紛尋找心理上和技術的需求,而這時《影響力的本質》的出現似乎替人們打開一隻天眼。

當時的美國社會雖然處於經濟蕭條時期,一方麵有不少人在挨餓,但另一方麵有些富人卻在盡情享受,富的越想富,貧窮的人想致富,人們便紛紛把眼光投向《影響力的本質》這本書。人們似乎發覺了第二本《聖經》,都爭相閱讀卡耐基的書,都想從中尋找自己所需要的營養。

一個買到《影響力本質》的人說:“盡管經濟蕭條是一個很可怕的年代,然而我正是憑著這本書而增強了生活的信心生存下來的。”從這樣的體會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本書的作用。

正是這本書具有的巨大魔力,使它的銷售量僅次於聖經。

卡耐基自己在寫這本書時心中就有一個目標,他不是用教訓人的語氣來著述,而是用溫馨的口吻來接近讀者、吸引讀者。書的暢銷還和他采用的各種各樣巧妙的促銷方式有關。他自己曾有個很巧妙的廣告創意,廣告語便是出自他自己之口:

“當我回顧以往,我驚駭於自己當初是那麼地欠缺敏感度與理解力。我多希望二十年前有如此一本書在我手中!那將是多麼無價的恩賜!”

這幾句話便是書中最有效的廣告,寥寥幾句,作者戴爾·卡耐基給予讀者一個暫留的時間去認識一位年輕人的願望,並讚美現在的讀者握在手中的書籍帶來的利益——“無價恩賜”。

然後,他針對大多數人寫道:

“如何與人相處可能是你麵臨的最大問題,尤其當你是個商人的時候。而即使你是家庭主婦、建築師或工程師,這也同樣是你的問題所在。”

雖然戴爾·卡耐基自己是婚姻上的失敗者,但這並不妨礙他去講述有關婚姻的問題。在這本書裏他詳細地介紹夫妻如何相處的方法。卡耐基對婚姻的認識是全麵的、深刻的,他對婚姻的指導也有富有成效的。

一位家庭主婦在家中時常和丈夫吵嘴,她抱怨丈夫不理解她在家中所做的那麼多的家務事,反而回到家裏指手畫腳的。在她看了卡耐基的書後,發覺自己在某些方麵的做法並不利於處理與丈夫間的關係。恰好她丈夫也看了這本書,雙方都對婚姻關係有了新的認識,很快就使兩人的關係得到好轉。他們同時說:“感謝戴爾·卡耐基的《影響力的本質》。”

我覺得自己沒有良好的家世背景,沒有很高的學曆和豐厚的資金,所以必須從不同的市場點著手。

——朱家良由此可見卡耐基的影響力不僅局限於上層人士,而且也涉及到一般民眾,因此他的書和課程都能產生廣泛的效果就很自然了。

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對生活的深刻體悟,卡耐基後來寫了另一本書《與人相處的藝術》。

毫無疑問,這本書也成了暢銷書。

怎樣教導讀者閱讀他的書籍,這也是百萬富豪戴爾·卡耐基為自己的暢銷書促銷的重要方法之一,這是卡耐基教育事業和寫書技能更上一層樓的表現。

一次,一個新聞記者采訪他時,問他怎樣教導人們去閱讀書籍。卡耐基說他為暢銷書創立一個新風格,他要把這種風格推廣,即出版一種人們非常熟悉但是又能幫助自己解決問題的書籍。

在這方麵,《影響力的創造》可以說是一本無前例可循的書籍。這本書的寫作源頭是卡耐基從一位貧困少年身上得到的啟示。

記得他去洛杉磯旅遊時,走到一座橋邊,看見一位少年在河邊正讀著一本書,這是一本暢銷書。他便和這個少年交談起來,這少年感歎說:“現在沒有一本能幫助我解決煩惱的暢銷書!”而且這個少年還談到現在的教學與實際生活脫節的問題。聽到這個少年的談話,卡耐基內心深處便決定在什麼時候能寫出一本幫助少年走出困境的書。

卡耐基的所有工作都是與自己的事業相聯係的,卡耐基寫這書的目的就是要和自己課程中所強調的內容相同,即幫助讀者改變自己的行為和態度,以新的生活方式麵對未來。卡耐基做到了這一點,而且做得相當的成功。

許多人讀了這本書後,都覺得獲得了益處,或多或少地幫助他們改變自己的行為和態度。

有位朋友前來探望卡耐基。這位是從卡耐基老家瑪麗維爾來的,卡耐基請他到一家餐館吃飯,這位朋友告訴卡耐基,他讀完了《影響力的本質》這本書,一有進步就作個記錄,而且這個記錄越來越高。

卡耐基聽了之後心中大喜,認為這個方法非常好,於是建議每位讀者請他們的友人每周在他或她有進步之處便做標記。這個建議的推出,又引起人們爭想購買這本書的欲望。

卡耐基曾到中國作過一次旅行,自那次中國旅行之後,他對中國的傳統精神也相當感興趣。他在《影響力的本質》中引用了孔子、老子的睿智言論。他在中國期間,曾受到中國農民麵對困難依舊表現出的樂觀向上的精神的鼓舞。

人人都渴望致富,卡耐基從自身由貧致富的經曆中認識到了這樣的道理,人人都可以學到這種技能,即通過模仿以往成功者處理人際關係的技能而向走成功。

卡耐基在書中引用了成功企業家、金融家的言語。其中包括老洛克菲勒、小洛克菲勒、摩根、亨利·福特,出版界巨頭西洛斯·克爾洛斯等等。他甚至還引用許多不具名氣的企業家、推銷員和商人的言論。

卡耐基在書中引用一位曾是他學生後來獲得巨大發展的商人言語,他的言語平易近人,人們容易接受。一位小企業主邦德看了這位自己鄰居講的話,深有感觸:“他是個那麼平常的人,卻能講出那麼富有哲理的話,真是奇跡,他能辦得到的事情,我為什麼不能辦得到呢?”鄰居的成功鼓勵邦德開始發奮圖強。

大眾市場正像是戰場上的前線,倘若不能確保前線,怎能獲得勝利?

——[美]羅伯特·伍洛在一個崇尚成功者的時代,這種引用成功人士的做法,能夠激發一般人的信心和勇氣,確實能夠引起實際效用。

卡耐基在《影響力的本質》中認為,性情問題比經濟問題更需要解決。

生活中的許多問題有時不隻是因為經濟問題引起的。卡耐基想到,如果一名失業男子返回家時麵對孩子老婆不知所措的麵孔,一定是極為窘迫的,而說不出明天的食物從何而來的那種景況一定是非常難受的。他記得1929年股票市場崩潰時,他得知那個消息,簡直不敢回家麵對妻子洛莉塔。因為在那個時候洛莉塔肯定會暴跳如雷的。

為了使家庭生活更為和諧,使人際關係更為友善,卡耐基提出了各種解決辦法。

他建議人們“對他人的意見表示尊重”“不要當麵指責別人”“以友善的方法為出發點”“讓別人說‘是’的秘決”“如果你錯了。就承認吧!”等等。但這些方法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認為是正確的。

有位批評家叫雷諾·馬其頓,他開始提出對卡耐基的批評。

但卡耐基並不認為他的批評有什麼道理,就和他辯論起來。

馬其頓說:“卡耐基先生,你的《影響力的本質》的確能解決一些問題,但你的這些方法是否有點兒故作天真的樣子,就像一個老婦人裝作一副處女的樣子。”

卡耐基反駁道:“我的書並不是想做出天真的樣子,而是教人們怎麼生活得更好一些,無論是處女還是女人,隻要讓人們生活更好一些,更順利一些,這些說法便是無所謂了。”

馬其頓繼續批評道:“你在書中教給人的都是一些溜須拍馬的方法,這種味道有點兒不好受啊!”

卡耐基微笑地說:“親愛的馬其頓先生,你有沒有注意到’我們的體製是怎樣的一個體製,在這個體製下,人們失去了信心,不知道怎樣麵對明天的饑餓,你不去指責別人麵臨困境的原因,而我隻是為了讓別人能和睦地生存下去,隻不過使用了一些和技巧而已,能說得上溜須拍馬嗎?”

雷諾·馬其頓繼續批評道:“像洛克非勒和安德魯·卡內基那樣的人,就不會承認他們自己的過失,因為他們在經濟威脅和暴力中居統治地位。你讓他們去改善關係是不可能的!”

“的確,由於經濟的不景氣,知識分子、工人,甚至中層階級,對領導者階層都有著強烈的憤怒,但他們並不想報複,隻想得過且過。”卡耐基回答道。

卡耐基繼續說:“我們心中的友善,體諒和恭謙被都生活的擔子壓跨了,我隻不過是對極端頹廢的社會群眾進行一次有效的道德調整罷了。”

這次辯論,戴爾·卡耐基獲得勝利,人們更加相信《影響力的本質》對生活和諧的作用。盡管馬其頓很賣力地批評那本書,但不能動搖人們對卡耐基言論的信心。

又有許多批評他的文章出現,但卡耐基一一予以駁回。

作為調節人際關係方式的一種嚐試,卡耐基試著運用讚美他人的形式來融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他設計了一項實驗,讓五六名學員一組彼此麵對麵地讚美對方,雖然每一個人所講述的內容並不同。

當大家持續地進行讚美活動時,很快就能真正洞察及觀察卡耐基如此實驗的真正意義。人們因誠實和真誠的感謝及各種發自內心的努力,使每個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從而增強了生活的勇氣。

實驗的結果每個人都不同,然而在卡耐基課程的鼓勵氣氛下,無人表現不佳。

以市場為導向,鞭策企業走出死亡之穀,是我成功的根本原因。

——[美]邁克爾·愛德華茲生活是需要讚美的,盡管人人都有缺點,但適當的讚美是對人的鼓勵和鞭策。同時,這些讚美詞還可以增強人類自身的自尊和信心。

《影響力的本質》出版的數年中,戴爾·卡耐基被描述為一名走向成功道路的創始者和榜樣,人們認為,他正帶領百萬人步入物質主義的道路。

在那個時代,卡耐基那種對生活和財富的極力追求,並且通過自身努力真正走向成功的精神,為當時的人們所欽佩和羨慕。

更為重要的是,卡耐基不隻是把成功和秘訣施於自己,而且他努力把自己的成功經驗推廣到更多的人。他的《影響力的本質》一書中所闡述的許多原則和引用的一些事例引導人們克服了許多障礙,發揮了自身的潛能,最終獲得了較高的收入。有很多的例子可以證明。

伯利恒鋼廠的經理查理士·史瓦的年薪達百萬美元,這是由於他在卡耐基課程中學會了如何更好地與人相處。

一名煤礦推銷員在失敗數年之後開了一個資金雄厚的賬戶,這是因為他變得對買主的喜好和需求感興趣。

卡耐基用金錢作為成功的標準,這在現代社會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他並不像人們所批評的那樣,隻是看重金錢和唯利是圖,他也喜歡用友誼、和平、承擔憂慮以及其他一些東西作為生活的標準。

他對別人尋找或對待友誼的方法也抱有極大興趣。他自己一是個對朋友忠誠的人,因此,他也贏得了許多的朋友。

卡耐基特別提到在利用他人時需要微笑,他告訴我們一個故事。

一名證券商管理者通過向家人及同事微笑而改變了他的生活。他的微笑還給他帶來了金錢,帶來了財富,他感覺仿佛他的生活產生了變化;他因友誼及快樂而富有,而且這些事情對他一生都是重要的。

卡耐基從順境到困境,再從困境到順境,從一無所有到百萬富豪,達到事業的頂峰所走過的曆程,是異常艱辛的。當我們仰慕卡耐基的成功時,我們更要對人生作深刻的省悟。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奮鬥的舞台。事業的頂峰和成功的快樂的確令人神往,但灑在其中的汗水又是無法計數的。卡耐基是幸運的,因為他的奮鬥有了很好的收獲,他贏得了大多數人無法企及的成功。我們雖然不可能都取得與卡耐基相當的成就,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向成功奮進的步伐。卡耐基是我們的榜樣,我們從他的成功曆程中能學到許許多多的東西。卡耐基對我們人生的啟迪是極為豐富和有益的。

卡耐基的哲學思想、卡耐基成人教育的原則和方式,不僅普及到美國各地,而且跨越國界,飄洋過海,傳播到了全世界。全球五大洲五十多個國家的卡耐基成人教育機構,多達一千七百餘個。在加拿大,因為它和美國毗鄰,得地利之先,卡耐基成人教育和在美國的情形並無二致。

在日本,人們認為卡耐基的成人教育對發展他們的事業非常重要,許多大公司都派遣各階層的員工去接受訓練。在某些國家,生活貧困的人沒有能力繳納學費,卡耐基機構便想盡辦法,促使各公司為他們的學員負擔全部或部分學費。

隻要你保持價格合理,人們就會源源而來。

——唐仲庚英國的裏茲市政府為了鼓勵官員接受卡耐基訓練,特別成立資助委員會,學員能完成卡耐基訓練的,政府就補貼百分之五十的學費。這樣以來,從英國的會議大廳,到原始部落的茅屋,從酷熱的熱帶地域,到寒冷的斯堪的那維亞,接受卡耐基訓練的人已愈幾千萬。

他們之中,有工廠的工人、家庭的主婦、企業的經理、學校的教員,也有名星巨賈、各界領袖,以及許多國家的高級政府官員。在畢業學員中,有很多是內閣成員、國會議員,和高級外交官。洪都拉斯的兩任總統和總統夫人,冰島的現任總統和許多內閣成員,都是卡耐基課程的畢業學員。

據紐約時報報道,甚至連蘇聯的一些領導人也接受改進人際關係的訓練,並且他們的成人教育也采用了許多卡耐基的教材。於是,這遍布世界的國際成人教育,形成了現代成人教育的一種潮流,一種卡耐基運動。全世界幹千萬萬的人,在卡耐基課程豐富的、重要方式的影響下,提高了生活素質。他們從日益增長的自信和熱忱中,得到生活的力量,增進了溝通意見的能力,學會了做人處世的技巧。在業務上、在社交上、在私人生活中,都享受了更好的人際關係,獲得更大的成功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