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媚兒家來到臨康城,一路上曉行夜宿,用了十天時間。對於一路上管中平和王俊跑前跑後的忙活,不論是外公外婆,還是媚兒青蓮,都有些過意不去。
到家後,外公先是讓舅舅葛禮給管中平和王俊收拾出一間幹淨房間,請二人好好休息,又特意準備了一頓豐盛的晚宴,以表示對管中平的謝意。不管怎麼說,管中平都是四品帶刀侍衛,不是普通的老百姓,更不是他們的家人。
媚兒和青蓮則是直接住進娘當年的房間。夜深人靜之後,媚兒把娘從玉佩中放出來。當娘和玲姨來到外麵時,娘久久地站在地下,注視著房間內的一切。心裏對於外公和外婆,以及舅舅對自己的愛唏噓不已。娘沒有想到,二十年來,家裏還一直保存著自己原來用過的點點滴滴。就是房間的布置,也是和二十年前自己在的時候一模一樣,似乎自己一直住在這裏,根本就沒有離開過。要不是鬼身沒有眼淚,想必娘早已淚流滿麵了。
媚兒和青蓮理解娘的心情,也不去打擾她,任她站在那裏看了好久。還是玲姨開口打破了沉默。
“姐姐就不要傷感了,天下沒有那個做父母的不疼愛自己的孩子。何況姐姐當年還是一個聰明伶俐的才女?”
“姐姐可算不上是聰明伶俐,更算不上是才女。要是真那樣的話,又怎麼會走到今天這步田地呢?”
“這不能怪姐姐,要怪隻能怪那個沒有良心,喜新厭舊的謝雨。”
“就是,就怪謝雨。”
青蓮畢竟和謝雨沒有血緣關係,說話也不用顧忌什麼。媚兒就不可能如青蓮這樣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媚兒站在一邊,看著陷入回憶中的娘,什麼都沒有說。良久之後,娘才問媚兒道:
“媚兒,蓮兒,想不想聽娘的故事?”
媚兒點了點頭,青蓮直接出聲回道:
“想。”
媚兒和青蓮請娘和玲音到床上坐下,姐倆做在床沿上,聽娘娓娓講述以前的事情。
“娘就出生在這裏小院,自懂事起,就跟著外公學認字,跟外婆學琴棋書畫。不論是外公外婆,還是舅舅,從娘小時候就非常疼愛娘。所以,娘一直很快樂。直到十五歲那年秋天,娘正在這個房間裏彈琴,不想琴聲被從外經過的謝雨聽到。隔天謝雨便上門拜訪,那時候的謝雨也隻有十七歲,文質彬彬,談吐不俗,深得外公和外婆的賞識。”
娘停頓了一下,似乎在回憶和謝雨初見時的情景。
“娘也被謝雨身上的書生氣息打動了。一來二往,漸漸熟悉起來。有時候謝雨來了,娘彈琴,謝雨賦詩吟對,娘覺得要是能嫁給謝雨,一生將再無所求。從外公和外婆看謝雨的眼神裏,娘知道,二老也讚成這門婚事。”
“那時候,娘知道謝雨的家世嗎?”
青蓮問娘。
“當然問過謝雨,可是他並沒有告訴娘實情。其實,那時候謝雨就是告訴娘他是謝家的人,娘也不會離開他的。至於他為什麼要瞞著娘,是娘後來才知道的。”
“為什麼,娘?”
“謝雨在十四歲上,家裏人就已經給他定了親事,對方就是謝雨現在的夫人,也是臨康城的名門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