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外祖父家裏那一堆男男女女的親戚長輩,舒綠就一個頭兩個大。有一批在信安王一係被扔到西北後,陸陸續續去世了,不然她要麵對的親戚還要更多。
舒綠再次在腦中梳理了一下信安王府的成員構成。
大梁的王爵有的被留居京城,有的在各地就藩,不過信安王和舒綠所熟知的臨川王,還有其他的幾位王爵,卻是在京城居住。臨川王是王爵中的特例,他家是唯一的一家異姓王,本身不屬於宗室皇子,而是由軍功累至高位的。據說當年那位第一代的臨川王牧野,和大梁開國國君是結拜兄弟,好得就隻差沒穿一條褲子了。
信安王梁裕今年五十六歲,是當今皇上的堂叔,當然不是親堂叔,隔了好幾房的。這位老王爺原來比較能生,共有嫡庶子女一共十三四個。但這麼多年下來,現在就隻剩大兒子——也就是信安王世子梁璋、庶出的四子梁瑜兩個兒子在身邊,二兒子三兒子都英年早逝。
而信安王的女兒們呢,唯一的嫡女梁素瑤下嫁淩家,未滿二十就死在江南了。另外的幾個女兒都是庶出,要麼已經在西北當地出嫁,要麼就過早夭折,沒一個能跟著信安王回京的。
老王妃也先王爺而去了,據說現在府裏當家的,是那位出身名門的世子妃張氏,也是舒綠要叫大舅母的人。另外舒綠的女性長輩還有當了寡婦的二舅母,四舅舅梁瑜的妻子、她的四舅母穆氏——三舅母廖氏去世也早。
然後就是一大批和她同輩的表哥表姐表弟表妹,這些人名她也都記在心裏,隻等到時再慢慢相見了。
“怎麼有種林黛玉進賈府的感覺呢,唉。”
舒綠自嘲地笑了笑,合上了手中的書本。
要認真論起來,她即將進入的信安王府,比林黛玉的外祖家賈府還要顯赫得多。
信安王可是王爺,賈府的祖上不過是個國公,而且傳到了賈寶玉的時候是連爵位都沒有了的,也不知道賈府怎麼就那麼自信,老有種“老子天下第一”的良好感覺,不沒落也太沒天理了。
而要進賈府的林黛玉,當時也是高官之女,還帶著一大筆撫養費過去的,竟也不得不謹小慎微。可見這等王爵人家絕不是那麼好住的,各種麻煩事……等著吧!
不過舒綠才不會像那位嬌滴滴的林妹妹似的,多愁善感,為一句下人無心的混話都能難過上好久。那是柔弱的絳珠仙草才會有的行為,舒綠嘛……她的人生準則就是某太祖的十六字真言。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這一夜,舒綠和平常一樣休息得很好。若是頂著兩個黑眼圈,風塵仆仆地進了府,第一眼豈不就讓人看輕了去。
“小姐,您今兒要插戴什麼?”
巧英替舒綠梳好了頭,將她的首飾匣子打開,請她挑選飾物。平時舒綠都是隨便拿枝簪子,再加一朵珠花就算了,但今兒她挑選得特別仔細。
她從歐陽夫人認自己為義女時,贈送的那一套價值不菲的翡翠頭麵裏撿出幾樣,讓巧英替她插上。平時很少上妝的她,今天也刻意上了淡淡的粉,抹了點胭脂。
但身上的衣裳,她又沒有選擇行囊中最貴重鮮亮的那幾套,而是讓巧珍拿了一身用料名貴、花樣卻較為普通的衣裳穿上。
“小姐,這一身是不是太素了?”巧英問。
“不,這樣正好。”
舒綠打量了一下鏡中的自己。
梳妝齊整,首飾華貴,是為了不讓王府裏的人覺得自己寒酸。可是既然戴了好首飾,衣裳卻不必太好了,隻要端莊大方就行。如果全身都打扮得太刻意,那又落了下乘,怕人家看在眼裏,認為她拚命打扮是底氣不足的表現。
更重要的是,她在信安王的心目中,可是一個喪母不久的小孤女。總不能穿戴得歡天喜地的,讓信安王怎麼想她呢?
“好,我們出發吧。”舒綠對著鏡子裏的自己,綻開了一朵自信的微笑。
------------
(舒綠終於要進王府了,新的舞台已經為她架設完畢,各色人物即將粉墨登場!)
-------------
(昨晚一直刷新投票頁麵,到半夜12點還是29票……哭……親們你們讓我想加更都沒法實現啊……)(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