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飄搖的十四國時代曾持續了三百年,而這一切早已被上天意誌選擇的巫女見喜所預言。那麼這風雨飄搖的三百年裏,九州大地上又傳頌過怎樣的悲歡?有沒有人為戰爭所苦?有沒有人為饑荒災難所累?又有沒有人為緣分羈絆所傷悲?
那遙遠的三百年前,楚國巫女見喜預言天下將十四分據,破軍的光輝三百年內都不會熄滅。戰爭將主宰九州,鮮血會洗刷大地,亡靈不得安息。令人恐懼的預言讓各諸侯國震驚了,楚王恐懼至連夜頒下十一道旨意,驅逐巫族,讓他們永遠都不許踏進楚國。
就這樣,巫族一夜之間失去了自己的故鄉,成為各國唯恐不及的流浪之族。
被一把火燒掉的巫族故地,被楚王改建成一片美麗的宮闕。據說是害怕巫族的亡靈作祟,並且修建高台一座。
四周蘭芝環繞,白玉為階,木蘭為棟,桂木為梁,建成一座三丈高台。楚王之公子即,名之曰,禦台。
時光流轉兩百年,楚國貴族平氏謀反弑君,一朝稱王。而他為了心愛的巫族女子,決心修改了楚國兩百年的禁令,希望巫族能重回楚國。他曾對巫族許諾,隻要他在位一天,楚國人就絕不為難巫族。
之後,巫女原鈞攜百巫入住禦台,手植桃花三千,平氏君為之奏築而歌,一時美談。自此,巫族不再流浪於外。
可惜,平氏君雖然成功稱王,卻遭到了秦晉圍剿,兩國聯手之下,將平氏君擊敗。晉王強迫平氏君迎娶秦晉兩國的公主,否則就剿滅楚國。為了楚國,為了王位,平氏君隻有迎娶秦晉兩國公主。大婚當日,原鈞帶巫族全族離開楚國,她發下毒誓,生不入楚。卻不想,才離開楚國不久,原鈞就因傷心欲絕,患病身亡,後葬於齊。一代佳人,不複。
多年後,平氏君重回禦台舊地,憶及當時恩愛,潸然淚下。一把重鎖封閉禦台所有恩怨,再不開啟。
隻是歎息之聲再也沒有離開年邁的帝王,於是他說死後要一個人安葬在禦台,希望原鈞靈魂重回這裏時可以看到她。活著的時候不能陪伴她,那麼死後也想得到她的原諒。
平楚三十七年,平氏君薨,其子將其葬入禦台。奇也怪也,平氏君死後,禦台三千桃花,再也不會綻放那雲霞般美麗的景色。時人歎息,是巫女原鈞的魂魄已經得以安息,她已經原諒了身不由己的君王。自此禦台再也沒有人踏入,沒有人再去打擾相愛的靈魂。
而這個故事還在繼續,它發生在百年後的平楚。繼承祖先容貌和強大靈力的少女,雖然不複先祖悲傷淡漠的身姿,卻依然豐神俊朗的男子。這一次,悲劇還會重現嗎?在命運的急流裏,他們能抓住這份來之不易的緣分嗎?在漫長的追尋裏,他們能明白祖先留下的印記到底是什麼意思嗎?
禦台東風,曾經桃花三千亂眼,如今隻剩下枯黑的枝幹。等重回禦台,那些桃花還能再度綻放嗎?歡喜和悲傷,都是生命枝頭盛開的花朵,如果不曾經曆過,那麼人生是不完美的。
“恨這個字太重了,愛又太輕。我願意是你唯一的冤家,讓你既愛又恨,既恨又愛。”癡情之人雖有可恨之處,但是一切不是已經重新來過嗎?隨著輪回滌洗的靈魂,早已遺忘前世的悲傷憤恨,重新輕盈明澈起來,不是嗎?既然有機會重新來過,一定會再次獲得幸福,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