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煙雨曼妙(1 / 3)

江南的三月,煙雨朦朧朧。路人撐著小傘匆匆而過。河岸邊,楊柳隨著風雨飄蕩。湖麵上幾隻遊船飄出或歡快,或憂傷的琴聲…他,一平凡書生,十年苦讀,如今赴京考試,路過此地。她,隻是一平凡藝人,以彈琴謀生。

早年父母雙亡,剩其一人獨留世上,因而琴聲充滿憂傷…他與她相識很微妙。他喜靜,喜歡獨自一人漫步河岸邊。那天,清晨他獨走岸邊。

湖麵上幾隻遊船零零散散,偶爾有琴音飄來。斷斷續續充滿憂傷,勾出他一番思鄉之情。船隻從遠處漂來,她看到了他,煙雨朦朧中,一書生靜靜站於岸邊,聽從船裏飄蕩而來的琴聲。當他注視她時,一種感覺彌漫了彼此心間。她喜歡上了他,他戀上了她。仿若前世未了緣,今生再相續。

距離赴京趕考隻剩短短幾個月。在船舶裏,她彈琴來,他吟詩;她煮酒來,他舞劍。煙雨朦朧中留下了他們的點點真情。

他與她注定要分離,他說,他隻能為伊停留片刻。她說,良人終有離去日。他說,夢裏花開夢裏落,如若這隻是一場夢,我願夢不醒。

她說,尋尋覓覓,覓覓尋尋,蝶舞舞蝶翩翩飛,隻為君。他說,我輪回百世隻為將你尋找。她說,若有來生,我願永伴君。。

江南三月,悠悠琴聲伴著柔情細雨漸漸流失。

人們常說,三月江南,三月情,細膩卻又不失憂柔。他最終還是離去。

她選擇了等待,等待他的金榜提名,等待他的歸來。他說,金榜提名時我將歸來,等我。她說,願君一路平安。

花開花謝,一季換一季。轉眼以是深冬,如今的江南以不是煙雨朦朧朧,片片雪花飄撒而下.

他懷著一腔抱負,滿腹詩書赴考,怎奈官場黑暗,名落孫山。她為他日日等待,夜夜期盼,怎奈一季換一季,卻始終無法等到夢中之人。

他買醉,日日鬱鬱寡歡。她望穿秋水,一場等待終成空。三年後,他再次參加了科舉。恰好帝王親自監考,看中他文才,最終金榜提名成狀元。他以最快的速度趕往江南。

如今的江南依然煙雨朦朧,如同當初。隻不過少了一曲憂傷曲。微風夾細雨,迎接他的有地方官員,還有數千百姓。可千張百張卻無法尋到昨日熟悉的銘心刻骨的那張臉。她等他,日日夜夜,朝朝暮暮,春去秋來最終化為一方泥土。

他跪於她墳前,痛哭了三天三夜卻不見伊人回。

她曾說她喜歡曼陀羅花,花開雖隻有短短一季,但它殉爛過。花開雖隻有短短一季,但它不忘世,不忘情,不入輪回,永生銘記今生情。

那墳頭一朵曼陀羅開得豔麗。。他最終化為一隻彩蝶環繞著那美麗的蔓陀羅。

蝶舞舞蝶翩翩飛,江南的三月依舊煙雨朦朧朧…

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風住塵香花已盡。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那人卻不在、燈火闌珊處。

如今,依舊能見一隻彩蝶迎著朦朧煙雨尋尋覓覓那朵美麗的曼陀羅。

披一路風塵,數千載風流,看青山依舊,唱大江東去。

一個民族能夠昂首屹立於人類文明之林,它腳下必定有奔流不息,萬事不竭的民族文化修養。這條文化長河,從遠古本想未來。從洪荒奔向文明。帶著一路呐喊,也帶著一路歡歌,留下了諸多碩果的豐碑,也記下了諸多辛酸與遺恨。

疏理這條河道,披沙揀金,我們拾到了光照千古的千古名篇,更拾到了一個唯美世界。

粼粼魏晉風骨,巍巍盛唐氣象,咚咚動地擎鼓,獵獵旗卷樓蘭,黃鶯兒,金樓曲;桃花扇,楊柳風。篇篇是對時代的沉思,字字是對曆史的凝視。

然而,我對這個唯美的世界在不同時段也有不同的感悟和認識。

記得第一次邂逅古典詩詞是在我七歲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那天是周末,我做完作業後閑來無事,屋外又下著小雨,我便隻能呆在家中。在不經意間,我隨手拿起書桌上那不知塵封了多久的《唐詩宋詞三百首》。翻開那已泛黃的紙麵,第一個映入我眼簾的是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當我看到“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我心中為之一震,一種莫名的唯美映入我的心中。那種感覺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

隨著我閱讀量的不斷增加,對古典詩詞的感悟也逐漸加深。因此,我會嚐試著去鑒賞一些古典詩詞。

靜謐的夜晚,銀色的月光,半開的花蕾,柔情的春水。大自然賦予人類這些良辰美景,其中哪一道都足以讓人浮想聯翩,流連忘返。然而,在盛唐之初,一代才子張若虛卻神奇地把這些良辰美景融入到一首詩作之中。成為響徹古今的千古名篇,詩中之詩。一曲《春江花月夜》,幾許纏綿回環時。那夜月下的江花,江花下的春水,春水邊的遊子,遊子心中的怨婦,人生信仰、曆史滄桑與兒女情長水**融,渾然天成。以哀而不傷的淺吟底唱,讚美自然,歌唱愛情,感歎人生。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隻相似。願人世間有情人的人生路上都有這樣一片皎潔的月光。

是誰,在那一勾殘月下,獨自臨風撫琴?

是誰,在那蕭索落花間,獨坐一壺清酒?

是誰,獨對一抹斜陽、萬點寒鴉,悵惘落莫?

是誰,三更聽雨,梧桐葉上,聲聲離別?

是誰,愁眉對月,深院徘徊,細數寂寞清秋?

是他,也是她。

在那個唯美的世界裏,簫聲如煙,月華似水,千年琵琶,亙古柔情。然兒,縱有千般情素,怕是,隻堪追憶,卻已惘然。

上了高中,我對古典詩詞有了進一步認識,我並不滿足僅僅對其鑒賞,自己也開始嚐試著寫些詩詞。

讀了嶽飛的《滿江紅》,我心中感慨萬千,他那英雄氣概愛國情懷可謂驚天地泣鬼神,於是我便寫了《滿江紅·天地英魂》:雲濤聚散,烽煙起,千古滄海。看英雄,江湖多情,生死來去。千杯美酒酬知己,滿腔熱血向天祭。有道是,刻骨柔情意,不言棄。守承諾,重情義:薄功名,輕祿利。紅塵淚,相看茫茫人間。忠肝義膽皆冰雪,俠骨丹心感天地。再回首,看萬代江山,英魂淚。

讀了白居易的《長恨歌》,楊玉環那“六宮粉黛無顏色,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容顏讓人浮人想聯翩,那“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美麗愛情讓流連忘返。於是我便寫下了《長相思》:易水情緣易水流,幾杯新釀幾度秋。司馬相君《長門賦》,長門怨婦為君愁。瀟灑仙姬秦弄玉,跨鳳登台逍遙遊。若是有緣自相守,無緣便作漢宮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