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護是農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確保農業高產、穩產、豐產豐收的重要措施之一。植保機械就是以科學而有效的手段防治病、蟲、草對農作物的危害。
植保機械的種類很多,由於農藥的劑型和作物種類多種多樣,以及噴灑方式方法不同,決定了植保機具也是多種多樣的。植保機具按噴灑農藥劑型的不同分為噴霧機、噴粉機、彌霧機、噴煙機等;若按操作、攜帶、運載方式的不同又可分為手提式、背負式、踏板式、擔架式、機引式、懸掛式等;按動力來源不同也可分為人力式、畜力式和機動式等。
第一節背負式噴霧器
一、背負式噴霧器的構造和工作原理
㈠構造背負式噴霧器主要由藥液箱(桶)、液壓泵、空氣室和噴射部件等組成。
㈡工作原理工作時操作人員用手上下搖動搖杆,使活塞杆在泵筒內作往複運動,藥液即通過出水閥進入空氣室,空氣室裏的空氣被壓縮,對藥液產生壓力,打開開關後,藥液即經過噴頭噴灑出去。
二、背負式噴霧器的特點和常用型號
㈠特點背負式噴霧器的結構簡單,使用操作方便,適應性廣、價格低,維修容易,它是目前我國農村最常用的植保機械。
㈡常用型號3WB—16型、3WBS—14型、工農—16型、3WBS—12和長江—10型等。
三、背負式噴霧器的使用維護與故障排除
㈠使用
1.按說明書的要求正確安裝噴霧器部件,使用前先用清水試噴,檢查各連接處是否有漏水現象,霧點是否均勻。
2.配製藥液時,應嚴格按照藥劑使用說明操作,應在其他容器內配製,藥液液麵不能超過安全水位線。
3.噴灑農藥前,應穿上長袖衣、長褲和鞋帽,並紮緊袖口,帶上口罩和手套,以確保安全;先扳動搖杆5~7次,使空氣室壓力上升到工作壓力後再打開開關,邊走邊搖邊噴,搖動搖杆時不能用力過猛,以免引起氣室爆炸。
4.噴灑農藥時,應順風操作,操作時嚴禁吸煙和飲食,以防中毒。不可過分彎腰,以防藥液從桶蓋處溢出流淌到身上。
5.初次噴灑藥液時,由於氣室及噴杆內可能殘留清水,在噴霧開始的2~3分鍾內所噴出的藥液濃度較低,應注意補噴,以免影響藥液效果。
6.操作完畢,洗臉洗手。用剩的藥液應存放在特定地方,妥善保管。然後,把少量清水倒入桶內,繼續噴射幾分鍾,對噴射部件達到完全清洗幹淨後,檢查氣室內有無積水,如有則應拆下水接頭放出積水,處理完畢後將噴霧器及部件存放在幹燥通風處保存。若長期不用,應將各金屬部件清洗後塗上防鏽油,以免生鏽。
7.若發生藥液燒傷、灼傷或腐蝕人體等意外事故,應立即用清水清洗或請專業醫務人員處置。
㈡背負式噴霧器的維護保養
1.噴霧器每天使用結束後,應倒出桶內的殘餘藥液,並加少許清水噴灑,然後用清水清洗各部分。洗刷幹淨後放在室內通風幹燥處存放。若長期存放,應先用熱堿水洗,再用清水洗刷。噴灑除草劑後,必須將噴霧器(包括藥液桶、噴杆、膠管和噴頭)徹底清洗幹淨,以免在下次噴灑其他農藥時對作物產生藥害。
2.所有的皮質墊圈或皮碗,儲存時應浸足機油(最好是動物油,切勿用植物油)、以免幹縮硬化。擦幹筒內積水,鐵製的桶身更應如此。長期存放時,應打開筒蓋,拆下噴射部件,打開直通開關,流盡積水,倒掛在幹燥陰涼處。
3.凡活動部件及非塑料的接頭連接處,應塗黃油防鏽,橡膠件切勿塗油。所有塑料件不能用火烤,以免變形、老化或損壞。所有零部件、備用品及工具等應存放在同一地點,妥善保管,以免散失。
㈢背負式噴霧器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背些經驗。
噴1.噴頭噴不出霧且滴水原因:噴頭片孔、噴頭內斜孔堵塞;套筒內濾網堵塞;進水閥內玻璃球被髒物纏結,堵塞進水道。排除方法:卸下噴頭清除堵塞物;清除濾網上的堵塞物;將進水閥從唧筒上擰下,清除髒物。
2.噴霧時水和霧同時射出原因:桶內的輸液管焊縫脫焊或輸液管被藥液腐蝕。排除方法:進行補焊或換新管。
3.藥霧不是園錐狀原因:噴頭片及噴頭被髒物局部堵塞;噴頭孔形狀不正或噴頭片下墊圈破損。排除方法:除去噴頭片上髒物;換墊圈。
4.氣筒打不進氣原因:皮碗幹縮硬化或磨損破裂;皮碗底部螺釘脫落,皮碗脫離塞杆,連皮碗一並掉在唧筒裏。排除方法:將幹縮的皮碗卸下放在機油或動物油中輕軟後再安裝,破裂的皮碗要更換新品;擰緊螺釘。
5.開關漏水原因:開關損壞;開關帽下墊圈磨損老化。排除方法:更換新開關;換新墊片。
6.藥液壓不進氣室原因:唧筒損壞;進水閥內玻璃球被髒物纏結,不能與閥體密切配合;氣室組件內外銷釘脫落;進水閥座濾網被髒物堵塞。排除方法:拆下唧筒,找出漏水部位,進行塑焊,漏水嚴重,換新唧筒;清除閥內髒物;找出廢小釘,換新銷釘;取下閥座,將髒物清除,並在清水中將網片洗淨。
7.唧筒蓋冒水原因:加水過量,桶內液麵高出水位線太多;唧筒蓋內墊圈磨損;皮碗幹縮或損壞;排除方法:將桶內多餘液體倒出至水位線;換新件;將幹縮的皮碗卸下放在機油或動物油中輕軟後再安裝。
第二節壓縮式噴霧器
一、壓縮式噴霧器的構造和工作原理
㈠構造以552丙型為例加以介紹。552丙型壓縮式噴霧器主要由藥液桶、活塞式壓力泵(泵筒、活塞、活塞杆、球閥)和噴射部件等組成。
㈡工作原理壓縮式噴霧器與液泵式噴霧器不同之處是不直接對藥液加壓,工作時用泵將空氣壓入封閉的藥液桶的上部,壓縮空氣使藥液產生一定的壓力,打開開關,藥液並經管道噴射部件排出。
二、壓縮式噴霧器的特點和常用型號
㈠特點壓縮式噴霧器桶身一般為薄鋼板,容量大,但不耐農藥腐蝕。因儲氣較少,工作壓力低,,所以一般藥液需打氣2~3次,才能噴完。結構簡單,價格較低。適用於矮杆作物噴灑藥液。
㈡常用型號552丙型、三圈—6型、黑蛙—6型、黑蛙—8型、長江—0.8型、金苗—0.8型和三圈—1.2型。
三、壓縮式噴霧器的使用維護與故障排除
㈠壓縮式噴霧器的使用
1.新購的噴霧器使用前應拆開壓蓋,向氣筒內滴入少許機油潤滑皮碗,然後依次裝好部件,緊固各接頭處的螺栓,並裝入墊圈後再使用。
2.使用前應先加入清水,並擰緊機具的放氣螺絲,用手握住鐵柄,上下抽動30-50次,進行打氣。打氣要足,抽動壓塞杆應平穩。然後打開開關,檢查各管路接頭處是否有漏水和漏氣現象,觀察噴霧器是否正常。
3.灌入清水或藥水時,都不得超過機具外部所標示的藥水高度線,以保證儲藏壓縮空氣產生壓力。加藥時,藥液應過濾,防止雜物進入阻塞噴嘴孔。
4.加水後如果加水蓋略有漏氣,可將桶身搖晃幾下,使水與桶蓋接觸,以增強桶蓋的密封度。然後再繼續打氣,使桶內壓力增加。壓力越大,加水蓋就蓋得越緊密。
5.作業中機具發生故障,應即時修理。修理前先把放氣螺帽鬆開,放出壓縮氣體,以免藥液衝出,傷害人和牲畜。
6.每次噴霧作業結束後,必須倒出剩餘藥液。倒藥時應先鬆開拉緊螺母,按下吊緊螺釘,將桶內壓縮空氣放盡之後再擰開加水蓋,將藥液倒出用清水洗淨。
7.機具在用過腐蝕性強的藥液後,或要長期存放之前,都應用堿水清洗噴霧器內外表麵,再用溫熱的清水衝洗。衝洗時打氣噴霧,以洗淨膠管及噴杆內部的藥液。洗完後倒出剩水,揩幹桶身,以防鏽蝕。
8.長期存放的噴霧器,在清洗幹淨後,要把頸圈螺絲擦幹,塗油保存;皮管要掛起來,兩頭朝下;噴杆要直立存放,噴頭向上,使裏邊的積水流盡;各接頭的皮圈和皮碗應塗些機油,防止幹燥收縮。
9.噴霧器應存放在陰涼幹燥處,切勿與農藥、化肥等腐蝕性物品堆放在一起,以防鏽蝕。
㈡壓縮式噴霧器的維護保養
1.使用完畢後,打開加水蓋,倒出殘存藥液,並用清水繼續噴射幾分鍾。噴灑油劑或乳劑後,要先用堿水洗滌機具,再用清水洗淨。
2.拆下噴射部件,掛起噴杆,打開直通開關,流盡積水。卸下氣筒,倒出積水,擦幹裝好後,放在陰涼幹燥的地方。取出皮碗,放在動物油內浸透、重新裝好,若較長時間不用,應用紙包好皮碗,到使用時再裝。
3.如存放不用的時間較長,應把藥液箱內外擦幹,並在各接頭部分塗上黃油,以防生鏽。
㈢壓縮式噴霧器常見故障與排除方法
1.開關漏水原因:開關芯上墊圈磨損或開關石棉線磨損;開關芯表麵油漆脫落。排除方法:應更換新墊圈或石棉線;補塗1層油漆。
2.開關轉動不靈活原因:噴霧器久置未用,開關芯因藥液鏽蝕膩牢。排除方法:可將開關拆下放進煤油中清洗,擦除鏽跡,塗上適量潤滑油裝好,擰緊開關帽即可。
3.氣室打不進氣,搖杆下壓不著力原因:是因為皮碗幹縮硬化或破裂;皮碗底部的螺帽鬆脫。排除方法:應將皮碗稍壓開浸於動物油中,潤滑膨脹後裝上,塗少許機油;換用新皮碗,浸於動物油中,潤滑膨脹後裝上,塗少許機油;旋緊底部螺帽。
4.出霧不良,霧不成錐狀原因:是因為噴頭體的斜孔或噴孔堵塞;套管內濾網堵塞進出水球閥被汙物堵住。排除方法:應疏通斜孔,放正旋水片,清除雜物;拆開套管清洗濾網,檢查球閥,清除汙物。
5.氣室活塞自動上升,壓蓋頂端冒水原因:氣室壁或氣室底有裂縫脫焊;閥殼內玻璃球被雜物堵塞,不能與閥體密合;皮碗破損。排除方法:用錫焊補住;清除閥體雜物;調換皮碗。
6.氣室壓蓋漏氣或加水蓋漏氣原因:皮墊圈損壞與氣室脫焊。排除方法:應更換墊圈或錫焊脫焊處。
第三節背負式機動噴霧噴粉機
一、背負式機動噴霧噴粉機的構造和工作原理
㈠構造以WFB—18AC型背負式噴霧噴粉機為例加以介紹。WFB—18AC型背負式噴霧噴粉機主要由機架總成、離心風機、汽油機、油箱、藥箱和噴灑裝置等組成。
㈡工作原理背負式噴霧噴粉機采用氣流輸粉和氣壓輸液的原理工作。
1.噴霧工作原理:離心風機葉輪與汽油機輸出軸直接連接,汽油機帶動風機葉輪轉動產生高速氣流,其中大部分氣流流經噴管,少量氣流經出風筒、進氣塞、進氣管、過濾網,到達藥箱內藥液麵上部,在藥液麵上施加一定的壓力,藥液在風壓的作用下,經藥箱出液口、輸液管、開關、噴頭,從噴嘴小孔流出,流出的藥液在噴管內高速氣流的衝擊下彌散成細小霧粒,並隨氣流吹到很遠的地方。
2.噴粉工作原理:風機葉輪轉動產生高速氣流,其中大部分氣流流經噴管,少量氣流經進風門進入吹粉管,從小孔吹出,使藥箱內的藥粉鬆散,並吹向粉門體。由於彎頭中氣流的流動,在輸粉管下粉口處形成負壓,而產生吸粉作用,將輸粉管中的粉劑吸向彎頭內,並被由風機產生的高速氣流吹送,通過噴管噴散道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