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投石問路
在當上了軍師之後,伊尹首先建議商湯遷都,把總部和大本營從黃河中下遊地區的商丘搬遷到離中原更近,離夏朝國都更近的山東,以更好的備戰這場艱苦的戰爭。而商湯也很快采納了伊尹的意見,因為自己辛辛苦苦請回來的人才,當然要給予信任和支持,而且這一招也確實有他的作用,把根據地遷移到戰鬥的第一線,能夠在信息上,在資源上更好的占據優勢,從而在戰略上處於更有利的位置,因此,商湯沒有理由加以反對。
來到了新的國都,新的家之後,伊尹開始操練軍隊,準備糧草,為大戰做起了各種準備,這是一段漫長而又艱苦的過程,因為準備的歲月總是難熬的,那是無數次的操練,和事無巨細的一一落實。但所有商國的軍隊和將士們都沒有一聲的怨言,因為從集合的第一天開始,他們就知道了曆史賦予自己的使命,就把打敗夏王朝,使商國稱霸東方做為了自己奮鬥的目標,而現在自己所做的每一步,所堅持的每一件事,都是離這個夢想更近了一些。這是多麼強大的精神動力啊。
就這樣,一隻強大的部隊逐漸孕育而生,開始逐漸成型。從這時開始,伊尹開始進入了他夢想成功計劃的第二步-投石問路了。
什麼叫投石問路,簡單點來說,就是之前左相仲虺曾建議商湯所采取的先對付夏朝外圍那些親信諸侯國,再把他們都消滅幹淨之後,再全力圍剿夏都的計劃。在這一點上,兩位偉大的政治家形成了驚人的一致,都覺得這確實是一招很絕妙的好棋,如果能很好的把握住,把他下好,一定會對自己的成功帶來舉足輕重的影響。而在伊尹的眼中,這打響的第一槍,就選定了自己的鄰國-葛國之上。
為什麼是它?很簡單,一是因為這是離商地最近的一個諸侯國,把他給端掉,那就等於打開了通往夏朝,長驅直入的一扇大門。而是因為,相比於其他幾個忠於夏朝廷的國家,這是一個相對容易打敗的對手,對於準備打響第一槍的商軍來說,這是最好的試金石。
一切都準備好了,就等商湯動手了,正在這時,伊尹卻告訴國君,對付這麼樣的一個國家,其實根本就不用那麼費力,乘著晚上夜色的掩護,來個悄悄的潛入城池進行偷襲,直接闖進他們國君的營地,解決了他,所有的一切就不攻自破了。
聽了老伊的話,商湯有一些懷疑,他不相信解決一個諸侯可以這麼容易,但是他還是相信自己的眼光,也覺得老依不太可能忽悠自己,於是就派給了他500精兵,來完成這樣一個夜襲任務。於是,晚上好戲如期上演,真的不出伊尹的估計,這葛國夜間的防備能力真的接近於零,偶爾的幾個守衛也都禁不住夜色的誘惑,呈現出酣睡的狀態,看到這麼不濟的敵人,伊尹可就不會與他們客氣了。他順利的闖進了葛國的大本營,來到了國君的營地,很輕鬆的手起刀落就拿下了他的人頭,然後又非常愉悅的回到了商朝地界,輕鬆的甚至可以吃點夜宵,抽幾根煙了。
第二天,整個葛國都知道國君死了,知道他們的國王被人謀殺了,但幾乎沒有一個人因此而流淚,或者表達出悲傷的情懷,反而更多的呈現出一派祥和的氣氛,好象是中了巨獎那般高興,為什麼?因為這位國君實在是太遭人討厭了,他簡直和夏王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壞,從來不把老百姓放在眼裏,一心隻知道貪圖享樂,真是壞到了跟,所以對待這樣的君主,你讓百姓則麼會沒有怨言,而他死了之後,則麼會不歡欣鼓舞呢?
這正是伊尹所盼望出現的局麵,於是,他派人投信給葛地的百姓們,告訴他們:“你們的國君是我商國所殺,目的不是為了要製造矛盾和災難,而是要為了你們百姓謀幸福,我們的國君知道你們受了不少哭,被這殘暴的君王折磨的不成人樣,這心裏也十分不是滋味。因為讓我們商朝的軍隊來幫助你們消滅這無道的壞人,給你們帶來安定祥和的生活。”
看到了對麵傳遞的信息,知道了商湯已兵臨城下,整個葛地的老百姓們都沸騰了,對於他們來說,早就知道這商湯厲害,是給百姓們造福的大使,他到哪哪裏就充滿著陽光和溫暖,而現在這樣的光明使者就來到了自己的麵前,沒有比這更完美的事情了,那還有什麼好等的,趕快歸順吧。於是,包括當地的居民,將士和官吏都紛紛起義,把國王的家眷和勢力圈全部消除幹淨,隨後大開城門,歡迎商軍的到來。可以說,一切都與伊尹預測的別無二致,其實他之前早就料想到會發生這樣的結局,他已經從密探那裏了解到了葛國國王不作為的事實,知道擒賊先擒王,隻要把這國君的人頭給砍了,那一切都將不攻而自破。就這樣,一切都如想象般順利,商湯成功的取得了第一場戰役的勝利,而他也對這個充滿智慧,有著敏銳判斷力的軍師更加刮目相看了,也更為確信自己當初這五顧茅廬來求得人才出的坎坷看來還是做對了。
就這樣,在如此強大的資源配置之下,商軍用一往無前的氣質不斷往前邁進。而這樣的氣勢也感染了沿途攻伐中的不少諸侯國,他們也被這迷人的氣質所陶醉,更感慨夏朝統治者的暴虐成性,暗無天日,覺得應該順從天意,跟著商湯來混,因此在這一路的功伐之中,發生了很有趣的現象,許多諸侯國聽說商湯打進來了,根本就沒有想過去部署兵力去加以應對,去進行有效的抵禦和抗擊,而是紛紛選擇了打開城門,熱烈歡迎商湯的軍隊進城,對於他們很多人來說,也知道這是天命所向,這夏朝大概是堅持不住了,自己沒必要為他去賣命,所有投降也在諸侯之中成為了一種流行和時尚,得到了紛紛的響應和追隨,就這樣,夏朝的危機越來越深。
帶著這樣的氣勢和民心,商朝軍隊簡直是勢如破竹,很輕鬆的就攻破了一座又一座城池,一個月之內竟然連下十一座城池,離夏朝的國都越來越近了。
但就在這時,卻發生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意外出現了。你別看這夏國已經被這昏君弄的一天世界,但即使在混亂的國家也都會有效忠他的力量和軍隊,而這夏朝也有如此的親信和朋友,這是三個緊密團結在夏國周圍的三個夥伴,一個叫韋,一個叫顧,還有一個叫做昆吾,這三個國家之中,最後一個昆吾我想大家應該都有一些印象,這個國家之前就和夏朝保持的非常不錯的關係,因此在夏朝麵臨危機的時候,它們還是堅定不移的站在了他們的這一邊,當他們知道商湯竟然這麼厲害,一口氣就攻下了11座城池,知道是時候提醒一下夏王履癸了,於是就把商湯的最新動態和走勢都悉數告之給了履癸。
當一直忙於享樂,過著神仙般生活的履癸聽說商湯這小子竟然起了如此這般的念頭,而且討伐諸侯如此歡暢之時,也意識到好象不太妙,不能太低估了這小子的企圖。於是,他命人立刻傳喚商湯進宮,準備把他囚禁在自己的掌控範圍之內,讓他無法做出更近一步的行動來。
麵對履癸的召喚,商湯知道,這絕不是什麼好事,這次去京城,肯定是會遭遇不少風險和不測的,因此他並不是很願意過去,對於他來說,這等於是在做一場賭博,是拿命去當賭注。在目前形勢如此之好,拿下夏朝正一點點變成現實的基礎上,突然去做這樣的冒險,其危險性實在太大了。
麵對商湯的疑惑,伊尹卻表現的很鎮定,他告訴自己的主公,這次必須要去,因為如果你抗旨不尊,等於是公開和朝廷為敵,公開要反抗夏朝,那這樣的話,就會落人以口識,等於承認自己要反叛的意思,雖然現在商朝軍隊勢如破竹,已經連續拿下了10幾座城池,但夏朝畢竟是天子,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如果現在就和它全麵對抗,那取勝的希望十分渺茫,因此不到萬不得以絕對不能直接翻臉,所以伊尹希望商湯能學會忍耐,學會經曆這些坎坷,才會有更美好的未來。而他自己也一定會想辦法救他出來,會保證他平安無虞。
就這樣,帶著一些委屈,一些不甘,商湯來到了夏都,麵見履癸。夏朝天子連見都不想見到他,直接命令把這個腦上生有反骨的小子給囚禁起來,安置在了鹿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