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計其數的人,還沒有弄明白自己到底喜不喜歡這一行,就急於培養自己在這方麵成功的技能和特質。許多人常常會說:"哪些機會搶手就做哪一行!"作為一個聰明的人要問的應該是:"對我來講,做哪一行最好?"每個人得到的答案都大相徑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倒不是因為某一行你不能做。其實你可以做任何事情。
根據你個人的個性特點及想達到的目標,再決定你應不應該做某一行。事實上,有些關於工作的金玉良言,都是建議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再朝哪個方向發展。因為你的努力會促使你達到既定目標。正如俗話所說:"立大誌,才能成大器。"人生最忌諱的,就是將自己扔在十字路口徘徊。一個人成功的重要素質便是對自己的定位要清楚,因為最了解你的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最知道你想幹什麼的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不要低估自己
世界由兩種人組成。一種是領導者,一種是被領導者。隻要你生活在這個世界,你就必須做出選擇。如果你想成就一番大事業,你就必須樹立你就是領導者的信念。否則,你就隻配做一個追隨者。
能否成為領導者,就看你有沒有成為領導者的想法和信念。
記住,要成功就要樹立起你就是領導的堅強信念,隻有你樹立起了你就是領導的堅強信念,追隨者才會心甘情願地追隨你。
世界著名的鋼鐵巨人卡內基就是一位出色領導者的典範。
卡內基原來是一個毫不出名,且對鋼鐵生產和經營知之甚少的一個小工。但當曆史將他推向鋼鐵事業之時,他毫不猶豫地接受了命運的挑戰。他雖然沒有鋼鐵知識,但他卻相信隻要他把世界上那些專門知識比自己豐富得多的人物集中到自己的麾下,充分利用他們的鋼鐵生產和經營知識,他就一定能夠成為鋼鐵王國的巨無霸。正是有了領導者的信念後,卡內基開始網羅天下人才,組成了一個近50名專家的智囊團,並充分調動了每一個人的積極性,充分施展了自己的領導才能。這樣,在他的創業過程中,正是經由無數專家的出謀劃策,才解決了生產經營中許多疑難問題;正是團隊凝聚成的巨大力量,才產生了美國曆史上的第一個"財團";正是眾人的力量才創造出了卡內基這個鋼鐵王國裏的巨無霸。
卡內基的成功範例告訴我們,一個人能否成功,一個人成就的大小並不完全取決於一個人擁有的力量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取決於一個人是否擁有成功的信念。
英國著名評論家海斯利特曾說:"低估自己者,必為別人所低估。"
一個敢於站在曆史和時代潮流頭上的人,他那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秘訣無非就是從不低估自己能力的自信。如果你認為此事辦不成,那麼工作起來時本來能辦得到的事,結果也就辦不成。相反,本來沒有指望的事,如果你認為一定能辦成,那麼事情就有可能辦成。
充分利用才智
假如你想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出一些成績,就應學會盡快發現和利用自己的潛力,因為它將會促使你取得更大的成績。
一個人最大的悲劇莫過於在臨死之前發現他的宅地上有一座油井或金礦。或許現在你才知道,一個人如果沒有發現蘊藏在他體內的無窮無盡的財富,那才是最大的不幸。美國科學家弗林說過:"1分錢和20塊錢如果都被扔在海底,它們的價值就毫無區別。"隻有當你把它們撈起來按慣有的方式花掉的時候,才會有區別。隻有當你發掘自我,利用你的巨大潛能時,你的價值才會成為真實的和可見的。
要了解自己的特長和天賦,培育它並進而發展別的長處。如果你知道自己究竟善於做什麼事,那麼就能在某個方麵取得卓越成就。先弄清自己的察賦究竟屬於什麼種類,然後竭盡全力地來發揚光大。有的人明察善斷,有的人勇氣過人。而大多數的人則盲目地強用自己的才智,結果在什麼事情上都一事無成。他們被自己的熱情所蒙蔽、阿諛,等到日後真相大白,卻已悔之晚矣。
隻有更充分地利用你的潛能,才能發現和開采藏在你體內的"金礦"和"油田"。你的"自然資源"不同於地球的自然資源,隻有當你漠然置之、原封不用時,它們才被浪費和"耗盡"。你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你要懂得利用它,如果再捧著金碗討飯的話,豈不是最大的悲哀。
《聖經》裏有一個關於才能的故事。《馬太福音》中說道:一個人要往外國去,就叫了仆人來,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按照各人的才幹分配給他們銀子:一個給了五千,一個給了兩千,一個給了一千。之後,就往外國去了。那個領了五千銀子的人隨即拿錢去做買賣,另外賺了五千。那領兩千的也照樣另賺了兩千。但那領一千的卻掘開地,把主人的銀子埋了起來。
過了許久,主人回來了,和他們結算。那領五千銀子的又帶著另外的五千來,說:主啊,你交給我五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五千。主人說:好,你這又善良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交給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那領兩千的也來,說:主啊,你交給我兩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兩千。主人說:好,你這又善良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的事交給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那領一千的也來,說:主啊,我知道你是要強的人,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銀子埋藏在地裏。請看,你原來的銀子在這裏。主人回答說:你這又惡又懶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就當把我的銀子放在兌換銀錢的人,到我回來的時候,也可以連本帶利收回。於是主人奪過他這一千來,交給那兩千和五千的。他們有生產的就會更多,那沒生產的話就會拿走。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把這無用的仆人丟在外麵的黑暗裏,在那裏哀哭切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