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快樂人生源於自信與成功(3)(1 / 3)

如果你有了強烈的願望,就要積極地邁出實現它的第一步,千萬不要等待或拖延,也不必等待具備所有的條件。記住:你可以創造一些條件!

不要總把自己看得太低

很多人身上都有一種隱藏的缺點,那便是自卑。這些人常發現自身缺少某種能力,卻認為他人都擁有那種能力,因此開始批判自己,與自己過不去,輕視自己,這是許多悲劇的根源所在。

日本某大公司招聘職員,有一應聘者麵試後等待錄用通知時一直惴惴不安。等了好久,該公司的信函終於寄到了他手裏,然而打開後卻是未被錄用的通知。這個消息簡直讓他無法承受,他對自己的能力失去了信心,無心再試其他公司,於是服藥自盡。

幸運的是,他並沒有死,剛剛搶救過來,又收到該公司的一封致歉信和錄用通知,原來電腦出了點差錯,他是榜上有名的。這讓他十分驚喜,急忙趕到公司報到。

公司主管見到他的第一句話是:

"你被辭退了。"

"為什麼?我明明拿著錄用通知。"

"是的,可是我們剛剛得知你自殺的事,我們公司不需要因小事而輕生的人。"

這位應聘者徹底失去了這份工作,原因何在呢?很顯然,是因為他對自己的能力沒有正確評價,偶然受了點打擊便輕視自己,對未來不抱有希望,這是心理極度脆弱和自卑的表現。他沒有想到自己失去工作,不是失在嚴格而苛刻的公司經理的考題上,也不是敗給實力不俗的競爭對手,恰恰是自卑成為了自己的克星,擋住了自己夢寐以求的發展道路。

把自己的能力看得過低,這在生活中並不罕見。有一個女孩子,覺得自己萬事不如人,覺得自己配不上幸福的愛情,為此感到很自卑。有很多優秀的男子向她求婚,她都置之不理。本來她有良好的品格,受人尊重,應該擁有美滿的婚姻,但結果卻把事情給弄得一塌糊塗,人們對她的看法也大有改變。

不要總把自己看得太低,要相信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去應付所遇到的問題,你比你自己想像的要更優秀、更成功、更有能力、更富有創造力……

惟有自己才能提高自己的自信,也惟有自己才能將自己貶低。有出身寒微者、有高考落榜者、有先天疾患者、有重度殘疾者……他們雖然心中藏著深深的自卑,但在生活中卻能夠不斷努力,不屈服於眼前的遭遇,向往更高層次的人生境界,向往更為舒適的生活。他們始終在困境中自敬自重,不失自我真本色,保有著一份真。

自卑是人生的絆腳石,踢開這塊絆腳石,努力進取、拚搏,明天才不再有今日的貧窮、無知和卑微。

從自卑中站起的人不會再畏懼挫折和失敗。從自卑中走過的人清楚自己的所得所失。超越自卑不是沉湎其中被自卑左右,超越自卑就是正視自身的缺陷和不足,補償缺憾,昂起頭努力去做,把心之所向當作階段性目標,為之付出,為之奮鬥,保有自尊,而且永不自滿。

給自己充分的自信,勇敢地戰勝自卑吧!要相信自己是一個優秀的人,別把自己看得太低。

充分肯定自我

這是一個著名的實驗。

新學年開始時,羅森塔爾博士讓校長找來三位教師,對他們說:"根據你們過去的教學表現,你們是本校最優秀的老師。因此,我們特意挑選了100名全校最聰明的學生組成三個班讓你們教。這些學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們能讓他們取得更好的成績。"三位老師都高興地表示一定盡力。

一年之後,這三個班的學生成績果然排在整個學區的前列。這時,校長告訴了老師真相:這些學生並不是被刻意選出的最優秀的學生,隻不過是隨機抽調的最普通的學生。而他們也不是被特意挑出的全校最優秀的教師,也不過是隨機抽調的普通教師罷了。

這個結果正是博士所料到的:這三位教師認為自己是最優秀的,並且學生又都是高智商的,因此對教學工作充滿了信心,工作自然非常賣力,結果肯定非常好了。

不覺想到了自己剛到美國讀書時看到的景況,那時,在大學裏經常有講座,每次都是請華爾街或跨國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來講演。每次開講前,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周圍的同學總是拿一張硬紙,中間對折一下,用極其醒目的顏色的筆大大地用粗體寫上自己的名字,然後放在座位上。於是當講演者需要聽者響應時,他就可以直接看名字叫人。

我不解,便問我的一個同學。他笑著告訴我,講演的人都是一流的人物,他們就意味著機會。當你的回答令他滿意或者吃驚時,很有可能就預示著他會給你提供更多的機會。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事實也如此,我確實看到我周圍的幾個同學因為出色的見解得以到一流的公司供職。

羅森塔爾博士的實驗與我看到的狀況從表麵上看似乎並無關係,可仔細想想它們卻有著內在的聯係。

有些時候,你必須敢於亮出你自己,而且能夠充分肯定自我,才能為你的成功鋪設一個好的前提,隻有這樣做了,你離成功才越來越近。抓住機會,相信自己,很名事情你一定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