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所述說明一個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放棄自己的權利,讓別人的意誌來決定自己生活的人實在不少。失去了自我,也就失去了自我追求和信仰,也就失去了自由,那自卑就會隨時來壓迫你,迫使你歸人生活的陰暗裏麵去,最後變成一個毫無價值的人。要知道,人生最大的損失莫過於失掉自信。
另外有個故事,講的是一位畫家把自己的一幅佳作送到畫廊裏展出,他別出心裁地放了一支筆,並附言:"觀賞者如果認為這畫有欠佳之處,請在畫上作記號。"結果畫麵上標滿了記號,幾乎沒有一處不被指責。過了幾日,這位畫家又畫了一張同樣的畫拿去展出,不過這次附言與上次不同,他請每位觀賞者將他們最為欣賞的妙筆都標上記號。當他再取回畫時,看到畫麵又被塗滿了記號,原先被指責的地方,卻都換上了讚美的標記。
這位畫家不受他人的操縱,充滿了自信。正像林潤翰先生所言,他"自信而不自滿,善聽意見卻不被其所左右,執著卻不偏執。"
上麵兩個故事裏的主人公,前者過高地估計他人而過低地估計自己,遇事認識不到自己擁有無限的能力和可能性。越是這樣,越覺得自己不行;覺得自己不行,就必然要依賴他人,受他人的操縱。這樣,每失敗一次,自信心就會磨滅一次,久而久之,一切就會按照別人的意見行事,一切就會操縱在別人手裏,可悲的事就會接踵而來。後者因為用正確的觀點評價別人和看待自己,所以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迷失自己,都會有完全的自信,永不會受他人操縱。所以遇事要用正確的思維方式,不要完全相信你聽到的、看到的一切,也不要因為他人的批評、鄙視而輕視自己。摒除自卑感產生的壓力,找回堅定的自信。
愛迪生曾經試用過1200種不同的材料作白熾燈炮的燈絲,都沒有成功,有人批評他:"你已經失敗了1200次了。"可是愛迪生不這麼認為,他卻充滿自信地說:"我的成功就在於發現了1200種材料不適合做燈絲。"如果我們遇事都能這樣想,采用這種積極的思維方式,就不會有煩惱和自卑感。人的自卑感的存在和產生,並不是由於自己的能力或知識上不如人,而是由於自己有不如人的心態和感覺。原本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是不能比較的,越比較,就越會產生自卑。這些簡單、明顯的道理,隻要你相信它,接受它,遇事你才能掌握正確的思維方式,才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這樣,想要幹一番事業才能成功,如若不然,事業就無從談起了。
摒棄自卑,找回自信,我們才能在追求中完善自己。
向困難說聲"我能行"
遭遇困難,要敢說一聲"我能行"。
小王害羞、膽小、不自信,每逢老師或同學讓他做什麼事時,他總是不好意思地說:"不行不行,我不行。"
後來小王下定決心:明天一定要以一副新的麵貌出現在大家麵前。但到了第二天,卻總是又恢複了老模樣。小王明白了一個道理:在一個熟悉的環境中要改變自己是不容易的,它需要很大的勇氣。但在當時小王恰恰缺乏這一勇氣,所以小王那種不自信的樣子一直持續到高中畢業。
上大學後,小王來到了一個全新的環境中,於是小王要建立自信的勇氣與日俱增。小王每天都麵帶微笑,精神飽滿,幹勁衝天。小王在心裏暗暗為自己加油,暗示自己"我能行"!後來,小王班裏成立了籃球隊,因為小王個頭高,盡管不會打,也人選了,從此小王就向同學學習關於籃球的知識和技術,每天都抱著籃球到操場練一會兒。幾個月下來,小王由籃球的"門外漢"成了一名籃球隊的主力。
美國有個NBA聯賽,經常在NBA聯賽中出場的有個夏洛特黃蜂隊,黃蜂隊有一位身高僅1.60米的運動員,他就是博格斯--NBA最矮的球星。博格斯這麼矮,怎麼能在巨人如林的籃球場上競技,並且躋身大名鼎鼎的NBA球星之列呢?這是因為博格斯的自信。
博格斯從小就喜愛籃球,可因長得矮小,夥伴們瞧不起他。有一天,他很傷心地問媽媽:"媽媽,我還能長高嗎?"媽媽鼓勵他:"孩子,你能長高,長得很高很高,會成為人人都知道的大球星。"從此,長高的夢像天上的雲在他心裏飄動著,每時每刻都在閃爍希望的火花。
"業餘球星"的生活即將結束了,博格斯麵臨著更嚴峻的考驗--1.60米的身高能打好職業賽嗎?
蒂尼·博格斯橫下一條心,要靠1.60米的身高闖天下。"別人說我矮,反而成了我的動力,我偏要證明矮個子也能做大事情。"在威克·福萊斯特大學和華盛頓子彈隊的賽場上,人們看到蒂尼·博格斯簡直就是個"地滾虎",從下方來的球百分之九十都被他收走,他越是個兒矮越是飛速地低運球過人……
後來,蒂尼·博格斯進入了夏洛特黃蜂隊(當時名列NBA第三),在他的一份技術分析表上寫著:投籃命中率50%,罰球命中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