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而感到自卑?但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即使你像一隻小鬆鼠或隻是一根微不足道的螺絲釘,隻要你願意獻上自己的力量,都會為別人造福。
在一次討論會上,一位著名的演說家沒講一句開場白,手裏卻高舉著一張二十美元的鈔票。麵對會議室裏的二百多人,他問:"誰要這二十美元?"一隻隻手舉了起來。他接著說:"我打算把二十美元送給你們中的一位,但在這之前,請準許我做一件事。"他說著將鈔票揉成一團,然後問:"誰還要。"仍有人舉起手來。
他又說:"那麼,假如我這樣做又會怎麼樣呢?"他把鈔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隻腳,並且用腳碾它。爾後他拾起鈔票,鈔票已變得又髒又皺。"現在誰還要?"還是有人舉起手來。
"朋友們,你們已經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課。無論我如何對待那張鈔票,你們還是想要它,因為它並沒有貶值。它依舊會值二十美元。"
人生路上,我們會無數次被自己的決定或碰到的逆境擊倒、欺淩甚至碾得粉身碎骨。但無論發生什麼,或將要發生什麼,我們永遠不會喪失價值,我們依然是無價之寶。我們是獨特的--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
懷疑自我是人性的一大弱點,懷疑自我的人始終無法集中起自己的精力做事,更休想能做好一件事。這樣的人很難擺脫失望情緒的糾纏,當然終生不得快樂。
最美麗的風景不一定在遠方
我的一位朋友活得十分如意十分灑脫,讓人很是羨慕。
一日,與她同行,我向她打聽"秘訣"。
她沉吟片刻說:"瞧瞧這些來來往往的人吧,我和他們的不同在於: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到達某地,而我,誌在行走,不在到達。"
好一個誌在行走!我似乎一下子找到了身旁的許多人覺得生活無味的原因。
走路,自然有走對的時候也有走錯的時候,有走得遠也有走得近的時候,誌在行走,這對與錯,遠或近便不顯得重要了--重要的隻是走,是兩旁風景。
我們總是認為,最美的風景在遠方。
於是,我們的雙眼隻顧看著遠方的長路風雨兼程,直奔走得疲憊不堪仍在做著那個遙遠的夢,然而,沿途原本很美好的風光卻被我們完全忽略了。
其實,我們一路所經曆之處,不失美麗的風景,這些風景甚至可能比你想像中的遠方的風景更迷人,它們本是不應該錯過的。可是人在路上的境界卻不一樣,有些人是"心在路上",他們為心靈的自由而生活,在追求心靈自由的過程中,享受著歡樂。而有些人卻是"身在路上",他們為自己設定的物質性目標極高極大,最後卻難逃愷撒之悲。
我們或許能到達心中的遠方,遠方也可能有美麗的風景,可惜啊,我們最能體會美麗風景的青春歲月已經逝去了,我們最能品味美麗風景的年輕心境也被一種叫勞苦的東西消磨得無蹤無影了。
更遺憾的是,當我們曆盡艱辛,卻發現遠方並沒有我們要的美麗風景,而此時,我們已然老態龍鍾,無力回到來時的地方,更無力開始新的追求。
所以,我們還是珍惜途中的風景吧,要記住,人生的風景遍布於奮鬥的整個過程中,而不隻是在最後的結果。
兩麵觀心
大多數的時候,麵對一件事情或某個問題,你是平靜、快樂,還是煩惱、悲傷,就看你的心之所向了。而這心所向就在於你是從哪個角度去看待事物和想問題的。
有這樣兩個人,他們看見一位神父走進一間酒吧。
甲頓時鄙視地說:"看神父平日做出一副自命清高的模樣,原來都是裝出來的偽善而已!終於,在此時露出他的狐狸尾巴了吧!"而乙馬上感動地說:"我們的神父多偉大啊!為了幫人禱告,連酒吧這種地方,他都願意委身進入,真是太了不起了!"
另有這樣一群觀光客,他們到公園觀光。公園裏有一小撮白人和一小撮黑人,分別坐在不同的角落裏。
當他們看見了那群白人時,不禁羨慕地說:"他們還真是有錢有閑啊!這種時候居然還能在這兒悠閑地曬太陽。"
過一會兒,這群觀光客轉過身去,看見那群黑人,就不禁感歎地說:"唉!這裏失業的人口,怎麼這麼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