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每天都保持好心情(4)(2 / 3)

有人為了調查而去拜訪了居住在洛杉磯有名的"壞區"瓦茲(洛杉磯黑人暴動中心之一)的居民。他們共25位。全是黑人,貧窮,社會地位低下。談話中,調查人故意煽火,引他們談社會階級問題。他問:"似乎你們對自己的經濟狀況相當滿意。你們對附近比佛利山莊裏麵那些要什麼有什麼的有錢人,不覺得氣憤嗎?"

22個瓦茲居民大多表現得沒什麼怒火。他們滿意自身狀況。幾乎從來沒有去想過那些擁有高社會地位的鄰市居民,那是另一個世界,而他們隻關心自己所屬的世界。說到有沒有錢的時候,提到的是鄰家的"弟兄們和姊妹們"。統計他們的金錢風格,七成滿意,分散在知足常樂型、量力而為型和冷靜掙錢型。

雖然貧富不均,但生活在屬於自己的圈子裏,貧窮人還是愉快地接受了,因為他們不攀比,才有可能讓快樂自然湧動。

學學孩子

孩子是最天真無邪的,他們會因一個微不足道的臉色而痛哭流涕,也會因一句漫不經心的誇獎而興奮萬分,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們那種很容易滿足的品性,這使得他們總能在人們的舉手投足中尋找到快樂。

一次去朋友家做客,出來開門的是朋友三歲半的寶貝兒子小毛頭,他一見麵就問我:"叔叔,你知道毛毛發生什麼事了嗎?(毛毛是他們家新近抱養的一隻小狗)""怎麼啦?是不是毛毛病了,還是死了?""不要難過小毛頭,明兒叔叔再給你買一隻來。""不是的--難道您不知道,我的小毛毛長了呀!"說完他一蹦一跳地拉著我到了他的狗房子前麵,讓我看他的毛毛。

聽到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歎。是啊,為什麼我們成年人遇事總是會往灰暗的方麵想呢?

老王的小孩從學校回來,他興奮地告訴老王:"爸爸,我被評為好學生啦!看,還有一朵小紅花呢!"

"好兒子,真爭氣!"老王高興地拍了拍兒子的腦袋,誇獎著自己的孩子。然後又習慣性地問道:"兒子,你們班上評上好學生的人不多吧?"

"大家都評上了好學生!"孩子得意地答道。老王聽了兒子的回答,滿臉的笑容立馬不見了。

又有一次,老王的兒子參加了學校的田徑賽跑,在200米比賽中,兒子得了第二名,回到家後,孩子一邊拿出獎狀向父親邀功,一邊上氣不接下氣地向父親描繪著那場"激動人心"的比賽。父親看了看一臉興奮的兒子,驚訝地問:"小超,每次賽跑,你不都是第一名的嗎?這次跑了第二你怎麼會如此高興?"

"老爸,您不知道,那個最後跑第一的讓我追得有多慘,跑完比賽都快趴下啦!"

小孩子固然懂得的事不如我們大人多,但是他們卻知道怎樣想才是最快樂的,難道這一點還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再做一次孩子吧,盡管可笑,但它卻能讓我們的那顆在凡世中已汙濁暗淡的心靈找到一些新鮮的感動,在今天這個奇妙的時代,有很多奇妙的事,就是有不少人以自己的幼稚、單純、天真、"長不大"為自豪。因此,有人諷刺說,目前這個時代是個"裝嫩"的時代。但有一點需要弄明白,向小孩子學習與"裝嫩"是兩個全然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心靈上的東西,而後者則是表麵上的粉飾。

有人說:"隻要你讓自己再做一次孩子,你就能發掘出自身的無窮的年輕之泉。"我十分認同這個觀點。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回歸小孩的那種快樂感覺呢?我想無非有以下幾條通向"年輕之泉"的途徑。

其一,歡笑。

兒童愛笑,會無緣無故地笑起來。如果你平時笑得少,就該試著改變一下自己。不要總是那麼嚴肅,多笑一笑,你會感覺到心靈的輕鬆。

其二,幻想。

幻想不僅僅是一種樂趣,也是你生活中最積極的一麵。你在夢幻裏遨遊的時間越長,得到的啟示就會越多,你也就會越具有創造力。如果你喜歡曆史,特別是科技史,你會發現有許多偉大的發明都是由一些近似荒誕不經的幼稚幻想而來。

其三,主動。

健康兒童好動而富有冒險精神,然而成人最容易壓製自己的和自己孩子的主動性,給他們造成了一種對未知事物的恐懼感,也打擊了他們對生活的那份好奇心。所以,下一次,當聽到朋友憑一時衝動建議去做某事而你又感覺"我辦不到"時,就去問問自己是否為總是說"不可能"而惋惜,去顧及一下你那顆久已失落的童心的建議吧!

其四,接受。

當一個嬰兒來到世界上,他不會想到世界與他的認識會有什麼不同。孩子們認為暴風雪是一種自然現象並以其為樂,但許多大人卻因為自己的計劃被擾亂而焦慮不安。這些大人忘了這一點,不管他們多麼生氣,暴風雪也仍然如常。那些認為"事情本該如何如何"的年輕人往往因為世界與他們的想象和要求不符而苦惱純粹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