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優秀的品格造就輝煌的人生(1)(1 / 3)

隻有超越了自我,人才能自立起來,否則,人將是多麼的可憐啊!

——丹尼爾骨氣是基源於品格所表現出來的道德準則,有骨氣的人,代表了他們所屬的那個社會的良知。

——愛默生一個國家的繁榮,不取決於國庫之殷實,不取決於城堡之堅固,也不取決於公共設施之華麗,而取決於公民的文明素養,即人們所受的教育、遠見的卓識和品格的高下。這些才是真正的厲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馬丁·路德毋庸置疑,品格是推動世界發展最為強大的動力之一。一個人擁有高尚的品格,是人性最高形式的體現,因為,高尚的品德能最大限度地體現出人的自我價值。

每一種真正美好的品德,如勤勞、正直、自律、誠實,都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人類的崇敬。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具備這些美德的人弘揚了人間正氣,使得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日趨一日、年複一年地變得令人憧憬和向往,所以,擁有這些美德的人為我們營造了一個美好而可愛的家園,他們高尚的品格值得我們信賴、信任和效仿。

眾所周知,天才總是受人崇拜,但沒有天才的能力,倘若擁有良好的品格,更能贏得人們的尊重。天才是超群智力所結的碩果,而良好的品格是高尚靈魂所聚的結晶。然而,天才們憑借自己的智力贏得社會的肯定,擁有高尚品格的人靠自己的良知卻能獲得社會讚譽。從長遠來看,大千世界、萬事萬物都由高尚的德行主宰著。智力受人崇拜,而高尚的品格卻被視為楷模,加以效仿。

在常人眼中,偉人往往是一些特殊人物,殊不知偉大隻不過是相比碌碌無為言來的。事實上,大多數人生活的圈子都非常狹小,他們當中很少有人能抓住機會出人頭地,成為偉人。但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正直善良、光明磊落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淋漓盡致地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倘若不濫用、誤用自己的才華,即使在平凡的崗位上,隻要做到真誠、公正、正直和忠厚,也能充分體現自我的人生價值。總而言之,隻要我們將安排給自己的工作盡心盡職,我們就可以無愧於天地良心,踏踏實實地睡上安穩覺。

愛爾蘭的政治家、演說家、哲學家埃德蒙·伯克曾說:“以英雄的品德為基礎的人類製度,必定會有一個脆弱的或墮落的上層建築。”這就提醒人們,哪怕從事的工作崗位再平凡,隻要我們盡心盡職、宵衣旰食,就能展現出自身生命的崇高信念和個性。有人會說,人的平凡生活本身並無崇高可言,但是,人的高尚情操中所涵蓋的責任感,也必須體現在他的日常生活和日常事務當中。一個人良好的操行,“集中在平凡的職責範圍內”。因此,一切美德的最大魅力,就在於它是否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要求,這樣的美德才崇高、永恒和持久。

當阿波特博士,也就是後來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在總結他死去的朋友托馬斯·沙克維爾沙克維爾,即伯克哈斯特爵士,曾擔任過伊麗莎白和詹姆士一世時期的財政大臣。的品格時,他沒有強調其作為一位政治家的優點,也沒有強調其作為一位詩人的天才,而是著力渲染了沙克維爾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盡心盡責。“他身上有如此多可貴的東西,”阿波特博士說,“有誰像他那樣如此深愛著自己的妻子?有誰像他那樣對自己的子女如此慈愛?有誰像他那樣對朋友如此忠誠?有誰像他那樣對自己的仇敵如此溫和有禮?有誰像他那樣對自己的承諾如此守信?”實際上,通過一個人對他最親近的人的行為方式,通過一個人在平凡的生活中所具有的細節和責任心,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賞他的真正品格。這種深入了解,比通過他作為一位政治家、一位作家或一位雄辯家向公眾所展現出來的品格,要入木三分,也更為人們所信服。

對大多數人來說,當一個人作為一名普通人,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盡心盡責的時候,他最高尚的品格也就在這種持久的盡心盡責中表現出來了。他們或許沒有金錢、沒有財產、沒有學問、沒有權勢,但是,他們同樣可以擁有高尚的靈魂、擁有人類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誠實、正直、盡職盡責。因此,無論是誰,隻要他忠於職守,就是在履行被創造出來的義務,也就是在凝聚高尚的靈魂,更是在鍛造自己果敢的品格。在這個世界上,他們當中的許多人盡管一無所有,但是,他們所擁有的榮耀品格同加冕的國王相比,可以說毫不遜色,同樣值得人們尊敬並效仿。

文化知識與品格的純潔或高尚並沒有必然的聯係。在《新約全書》中,我們總是不斷地呼喚人的心靈和“我們的靈魂”。但是,我們卻極少提到一個人首先要學會理性思考。喬治·赫伯特說:“少量的好品行抵得上一大堆學問。”赫伯特的這番言論,並不是說要我們輕視知識和學問,而是說知識與學問應該同善行結合,方能對人類有益。有時候,我們發現知識、才能往往同最卑鄙的品行結合在一起,譬如趨炎附勢,對地位高者卑躬屈膝;橫行霸道,對地位低者傲慢無禮。這樣的人或許在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中成就顯赫、名噪一時,然而,在誠實、正直、忠誠和責任感方麵,他們卻遠遠比不上一些窮困潦倒、目不識丁,卻有良好品行的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