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和員工是一個榮辱與共的利益的共同體,這就表明不僅員工要關心公司的利益,公司也要時時刻刻關心員工的利益。假如員工是優秀的,公司也是最關心員工的,員工的積極性也很高,那麼這個共同體就會不斷得到提高,日益強大。因為隻有公司依靠員工,員工依靠公司,才能相輔相成,共創佳績。首先,作為員工,他們自覺主動把自己的才智、能力,在各自的公司中毫無保留地開發運用出來,使公司獲得快速全麵發展;與此同時,公司細致體貼地關切員工工作、生活中的各種需求,以人為本,則能使員工積極主動地與公司同步協調發展。
公司和員工總體利益完全一致。員工一定要完整深入地了解公司的近期和遠期發展目標、規劃,積極配合公司,甘願努力來實現公司宏偉的目標;同樣,公司要切實維護好職工的有關權益,包括民主權益和他們應該得到的各種利益。如此,公司就會上下一心,眾誌成城,職工利益也必將得到堅強保障。這就是“雙愛與雙贏”,公司與員工彼此互愛,共同受益。
公司和員工都要把公司的興盛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作為思想和行動的第一準則,員工與公司心心相印,同擔重任、共享榮譽,關係密不可分。公司惟有興盛強大才可以盡量滿足員工的各種利益要求。反過來說,公司是員工的公司,員工是公司的主體,要盡力關照員工的利益訴求。實際上,這正是絕大多數公司長盛不衰的內在根本因素。
無數成功事實表明,公司和員工有著根本一致的共同利益,公司得到總體發展了,才能有力促進員工個人更快發展,所以通曉事理的員工都具有一種頗值得推崇的良好意識:公司是大我,個人是小我;公司和個人要雙贏,原則是公司先贏,個人後贏。
公司為社會和客戶提供稱心如意的產品或服務,就是創造了有效價值,從而就可以更好地為員工謀求福利。公司經營好了,從大的方麵說,有利於社會安定團結;從小的方麵說,為員工的幸福安康提供堅實保障。細細想一想:如果一個公司沒有創造出有效價值,則員工最低的日常生活需求都不能滿足,還奢談什麼幸福;如果所有公司員工懶散怠惰,心思不齊,也必定危及社會正常安穩的秩序。隻是,公司是物的因素,是一個虛化的空殼,它自身並不能創造價值,它需要由員工通過積極思考與行動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就像規模巨大的“航空母艦”,需要靠士兵的駕駛和操縱才能發揮其無窮的威懾力量。所以,惟有公司這個大我先贏,之後才會有員工個人小我的贏,從而實現雙贏,如果順序顛倒過來,那麼就隻有兩敗俱傷,沒有了“贏”字可言。
雙贏才是真正的贏、持久永續的贏;雙贏才是我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獲得穩固立足之地並保持強盛勢頭的真諦。雙贏,要公司先贏。作為員工,就要力求保證你的公司先贏,之後才求自己贏。假如公司先贏了,總體綜合效益提上去了,你也就跟著贏了。雙贏戰略存在一種遞進的關係。倘若缺少這種遞進的關係,雙贏戰略就難以實施。員工一定要站在公司總體利益的立場看問題,這是最為關鍵的。要維護發展好公司這個利益共同體,員工就需要具有中長期的眼光,內心深刻理解和掌握何為真正的雙贏戰略,如此才可以有效確保公司先贏,隨後就會贏得自己應有的合理可觀的利益。
不少員工也關心公司的整體利益,他們很明白惟有公司先發展了,自己的利益才可能得到保障,並有不斷上升的空間。然而這種關心常常建立在自己可以從公司的利益裏能獲得多少,是否合理上。老板以員工為公司創造效益的多少來衡量員工,而員工以能從公司獲得多少來衡量老板,因此,一旦各自評估有偏差,達不到吻合,雙贏也就不存在,老板與員工之間的和諧關係就會受到嚴重衝擊和損害。我們一定要認識到:任何雙贏的前提都是公司先贏,然後才是個人贏。
尚德設計公司有幾個才華出眾的設計人員,在開始進入設計公司時,他們都齊心合力,團結拚搏,以公司的發展為首要目標,所以,公司的業務一天天的快速增長。可隨著公司的繼續成長,他們對利潤的分配產生了分歧,幾個有才華的設計人員都認為自己為公司創造了高額利潤,可公司給自己的回報卻少之又少。因此就導致了極端的過分行為,有的設計人員由於在公司中沒有得到自己期望的利益,竟然在外麵私自攬活,以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平衡,接著,另一些人也競相效尤。這樣過了一段時間,設計公司的正式工作反而被淡忘忽略了。設計公司經理苦口婆心勸說這些設計師,懇請他們不要再攬私活,可設計師們並沒有領情,事情被經理揭穿後,這些設計師倒更加肆意妄為,極力追求一個高的利益回報,最後設計公司在經理的無可奈何中關門解散了。這時,這些設計師們才紛紛乞求自己的客戶,想要到以前的客戶公司那裏謀求職位,可以前的客戶公司對他們的這種隻顧個人利益的行為深深反感,沒有給他們提供任何工作機會。“你在那個公司隻顧著自己的利益,在我們的公司難道你就會替公司的利益著想?”這是以前的客戶公司拒絕他們的充分理由。非常遺憾,這些設計師盡管能力突出,很有本事,然而由於隻顧自己的眼前私利而丟失了長期的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