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是個作家,一次到某個地方,人家請他們單位幾個同事吃飯,他們這支隊伍領頭的要讓人明白這不是一般的隊伍,便在拿筷子前向主人介紹這些名人。介紹者先介紹張三:"這位是張三同誌,一級作家。"接下來介紹李四:"這位,李四同誌,一級記者。"然後輪到小張了:"這位是某某同誌,著名作家。""著名"的擺在了"一級"之後,等於宣布:這家夥不是一級。宴席開始了,主人們挨著敬酒,輪到小張名下,主人說了許多恭維話,"久聞大名"自然是隨便說的。小張也裝糊塗,承認人家久聞自己的大名,但他心知肚明,自己的大名人家恐怕今天才第一次"聞",還不知"聞"清楚沒有。

別人都稱"一級",自己才是個"著名",還被排在後頭,表麵也無所謂,但肚子裏多少還是有些不舒服。之後回家鄉,小張便對家鄉的朋友們談感受,言辭憤憤,頗為這個"著名"耿耿於懷。心想:我在本縣該是走一路風光一路的,本縣無人不知本作家何許人也。一種自得,一種安慰,在家鄉才能夠滿足。

不幸那安慰和自得才冒頭,便又挨了當頭一棒子。小張得了感冒,到一個鎮衛生院去看病,一個朋友陪著他。朋友為他開道,醫生聽說他是著名人物,就沒有按程序來,先開了藥,然後才讓他去門口繳費。醫生的那張處方上沒寫小張的名字,隻畫了一個"張"字。鎮衛生院,沒有大醫院正規,掛號收費取藥在一個窗口。小張的朋友跟裏麵那位小姐很熟,就跟她聊了起來。小姐先拿藥給小張,小張還要發票,她提起筆,看了一下處方,問:

"你叫什麼名字?"

小張的朋友很吃驚:"嗨,這麼著名的作家你都不知道?×××你看過嗎?還有××××,都得過獎的,還……"見那位小姐一臉茫然,小張的朋友忍不住了,幹脆說,"你真是,我們本地這麼知名的大作家,你都不知道?"

那姑娘臉一紅,顯然為自己的無知而慚愧:"哦,我都不敢相信是您呢。曉得曉得。您是……"

小張接著說:"某某。"

"就是嘛,怎麼會不曉得呢?久聞大名呢。"小姐說著,將小張的名字寫上了發票,嘴裏還在說"久聞大名"。

回到單位,那張發票卻報不了,因為不是小張的名字,當初因朋友熱心介紹弄得小張不好意思,接過發票不及細看就往衣袋裏一塞,這時才看清,那位久聞自己大名的小姐把自己的名字寫錯了。絕對不是因為疏忽,而是因為她不知道這位"著名"的作家是哪路神仙。

可見,這所謂的"著名"的名分隻是個幌子,既是著名,何須介紹?需介紹,何由著名?"著名"二字從介紹人嘴裏出來,那說明本身就是一個謊言。

現在"一級"滿天飛,隻不過,一級演員不知他的拿手好戲是什麼,一級作家不知寫過哪些作品,一級記者最顯眼的是他一把胡子,連舞台上插科打諢的都成了大師級……總之,一級人物比一級產品多。這種現象說穿了其實不值錢。一個單位就隻那麼幾個人,而評職稱是年年都要搞的,隻要你在那個位子上不犯錯誤,等那麼幾年,那個"一級"總會輪到你的名下。

因此,高級別很多時候隻能證明他在某個單位和領域有一些年頭,至於實際本事,你還得先冷眼看他怎麼整。不然,那些介紹出來的"著名"皆可以稱為騙人的道具。

可見,名分是虛假的,是沒有用的。如果一個人需要用名分介紹自己,就是用謊言為自己增加光彩。真正有才能的人,是不需要這些名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