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隻能虐菜的艾米婭(1 / 2)

一直以來,艾米婭表現得都比同齡人聰明許多,但她一直都認為這是由於她有上一世記憶的緣故。就算有著“重度幻想症”這個金手指,她也沒有覺得自己有多厲害。

但剛剛打完麻將後,她大概明白自己到底有多變態了。

在第一個回合結束,她就差多不多能記下牌場上七成牌的位置——即使她並沒有刻意去記憶,但她依舊知道這些牌的位置。

而到了第三回合,她能學著控製自己手上的牌去影響別人的牌,這是她以前不能做到的……

原本她的牌技大概也就中等水平,平時也就隻是在電腦上玩玩,排名也不是很高,僅僅隻是作為一種消遣。但這次做在牌桌上,她卻有了明顯不同的感覺。

在摸到牌的時候她就知道自己該怎麼打牌,怎麼引誘凱特她們吃和碰來讓別人摸不到自己想要的牌,通過操控來讓自己成為第一個和牌的人,桌子上的其他三人都是被她牽著鼻子走。

而到了第二輪後,她感覺成了這個桌子上的神——能夠通過自己打的牌去控製別人打什麼牌。

聽上去很玄幻,以為她有什麼超能力?

其實這並不玄幻。

前世的職業選手大都能做到,甚至在其他博弈性更強的遊戲中(比如德州撲克、紮金花),一些大眾玩家都能做到一二。

這種能力其實涉及到了前世一門學科——博弈學。

這門學術簡單概括來就是,你的選擇會影響對手的選擇,而對手的選擇和行為又會反過來影響你。

舉個栗子。

假如你是一名劍客,你要和別人決鬥。這時候你先出了一招刺了過去,而你對手的選擇一般是格擋或者閃避。

那麼對手究竟是選擇直刺還是選擇閃避呢?

這時候,你的動作幅度,進攻強度,有無防守能力……等這一些因素就是促成對手做出選擇的條件了。

而對手的大腦會分析這些因素,得出該選擇哪種方式最優,再決定是格擋還是閃避。

所以經驗高深的劍客,可以通過自己出的招式來影響對手的行為和心理,讓對手一步步落入自己的陷進。

再比如——預判!

玩遊戲的時候,你預判對手移動的位置進行攻擊,而對手又會反過來預判你攻擊的位置來進行反向走位。

這就是博弈。

而艾米婭也是如此,隻是她的“預判”更變態罷了。

她的金手指和運算能力可以在摸到牌後就為她運算出上百種結果,而這花費的時間還不到三秒。意味著她們把牌摸完,艾米婭就已經在腦海中完成數百次“和牌”了!

而接下來,她隻需要按照其中某一種套路進行就行了。

到了第二輪結束,艾米婭已經可以做到通過自己出的牌和一些行為動作來影響凱特她們的牌麵和心理,從而引誘她們做出她想要的選擇,進而掌控牌局。

事實上,如果不是她擲骰子的技術不好,她真的可以為所欲為。隻是擲骰子有很大的隨機性,艾米婭沒有辦法掌控這一點。

在對局中就出現了一次凱特摸第一張牌就和了的情況,恰巧艾米婭當時又沒有辦法阻止……

所以說,凱特讓她下場也就不難理解了。

和艾米婭玩遊戲簡直就是在屠宰場上煎熬,等待艾米婭“點名:”屠殺。即使艾米婭放水,她們打起來感覺也真的是賊差,怎麼也胡不了牌。

這不是最糟糕的。

玩麻將的朋友都知道,胡不了牌大多可以歸咎於自己運氣不好,手氣不行……

但如果連牌都做不好,這就難受了啊。

而作為牌場上呼風喚雨的艾米婭,其實感覺同樣也很差,跟打人機一樣,一點兒刺激感都沒有……而且還要給她們放水。

這都不算什麼,關鍵是放水她們也打不贏啊。

艾米婭很無奈:我能怎麼辦?

沒辦法,下場吧,讓艾爾莎來陪她們玩。

看到凱特她們因為艾爾莎上場後露出的蜜汁笑容,艾米婭感覺有點蛋疼……

明明自己想要弄一個可以消遣時間的玩意兒,結果給別人做了嫁衣。

換上了艾爾莎之後,這四個女人玩得開心了很多。

“吃!”

“碰!”

“吃!”

“和了!”

“這把我的莊!”

“該我了,艾爾莎,把那個牌給我一下,我要吃!”

“杠!看我……哈,嶺上開花,耶!”

……

在前世,麻將擁有十數億玩家,其趣味性肯定是毋庸置疑的。凱特她們第一次接觸這個,便深深喜歡上了這種遊戲。

她們玩得歡樂,艾米婭站在旁邊,看得尷尬無比。

在她看來,凱特她們完全就是菜雞互啄。許多本來該進攻的地方不進攻,該防守的地方不防守,各種低級錯誤不斷,而對手卻對這些錯誤視而不見……不忍直視,不忍直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