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初出 10(2 / 2)

孫堅急了起來,神色凝重,心裏罵道:趙遷你小子怎麼拆我台。

趙遷似乎是想故意戲弄一下老友,隨後辯駁道:“但是,此刻大漢的朝廷上有誰仍舊克己奉公?洛陽早已帝不帝,臣不臣。”

賈熙目瞪口呆,意識到事實的確如此。

“熙兒,你喜歡看書,並且願意按照書中的道理親自實踐,的確是好事,但是有時候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們身處的年代和那個禮崩樂壞的周末如出一轍,就像你崇拜的孔老夫子,如果他安分守己,他一個教書匠為什麼還會去周遊列國呢?”

賈熙感到自己所學所思的東西原來那麼不堪一擊,脆弱的像薄紙。

“孫叔叔所做的其實就是在反抗那些本該安分守己的人,他所做的事情值得我們所有人尊重。”

雖然溪君聽不太懂趙遷滿嘴書生語氣十足的話,但是他好像有點似懂非懂。

孫堅倍感欣慰,自責自己嘴舌的拙劣,又慶幸還好有老友救場。

“好了,今天就下課吧。你們回去跟你們的父母說一下這件事吧。記得對待父母要和顏悅色。”趙遷最後特意加了一句《論語》中關於孝道的告誡。

傍晚時分,飯桌前,溪君的三口之家吃著飯。

“我該不該跟他們說呢?爹肯定不會答應我的。”溪君猶豫著,機械地擺動著筷子。

母親察覺到了他神態的異樣。

“怎麼了?”

“嗯?沒什麼?沒什麼?”

溪君咬牙切齒,痛恨自己的軟弱。

“你是不是有什麼事?”

“沒有,沒有,沒有。”

溪君說的很利索幹脆,但是違心地說完,他又後悔了。

此刻,他最需要的就是那份說出來的勇氣。

不過勇氣之後,所謂的成熟便是那沉默是金的不說,當然那是後話了。

“我要去洛陽,我要和孫堅一起去討伐董卓!”少年倏忽站了起來,因為實在憋不住才說了出來。

父母被溪君猛然起身的舉動嚇了一跳,再加上這膽大妄為不可思異的話語,目瞪口呆。

“你怎麼會有這種念頭,好好讀點書,以後幫老爹幹農活,太太平平地活一輩子不好嗎?”

不好,一點都不好!你們知道埋藏在我心底的那股衝勁有多久了嗎?我好憋的,我真的好憋屈!你們知道嗎!?

溪君不知道該怎麼回擊父親的話,呆呆地望著屋外那棵結著青澀果實的桃樹,桃樹靜靜地立著,無言。他清楚地記得那顆桃樹是小時候埋在土裏的桃核變成的,現在卻這麼大了。

我一定要去洛陽,我一定要變得像堅叔一樣強,我要讓你們知道你們的兒子是很厲害的,我要保護所有我愛的和愛我的人。我要變成世界之王!至少應該在我自己的心目中。

倔強的溪君跟自己較著真。

“我要去,我不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