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十章:青陽城(1 / 1)

離開馬市街車馬行,夏銘便來到了城東坊市,城東坊市是青陽城中五大坊市之一,又稱東坊。號稱是青陽城第一大坊,這其實完全是聚集在這裏的散修自抬身價,往自己臉上貼金。但是若說無一些緣由,這些散修也不會這般說。

曆史上青陽城隻是屬於青陽門下的一個坊市小鎮。現在的青陽城是在一千年前,由原來青陽小鎮的基礎上建造來的。

當時青陽門有一個辟穀期修士成功結丹,從此青陽門成為了這蔥嶺以南幾千公裏內,十幾個修真門派中唯一的一個擁有三位金丹修士,一躍成為第一大派。

為了慶祝這位為修士的成功結丹與彰顯青陽門的實力,青陽門決定把青陽鎮改造成青陽城。

青陽鎮擴建後青陽城日漸繁華,吸引了大量外來散修在青陽城發展。

青陽門當時為了體現本門修士的特殊性,規定外來修士一律不得在青陽城內居住。

不得已,這些修士便自發的在青陽城東側修建住所,住了下來。

時間日久,這些修士慢慢的越聚越多。長年的混居在這裏,互相之間便做起了意,慢慢的形成了街區和城鎮,這便是東坊市的前身。

又經過幾百年的發展,青陽門見東側的居住區越來越大,規模上儼然有超越青陽城的趨勢。而青陽城內本門派的凡人也是越來越多,也已近承載不了這麼多人的居住了。

於是青陽門決定把城東側地區重新規劃,全部納入了青陽城管理範圍。又讓本門在城內居住的凡人也一律搬到了東城區居住。

就這樣青陽城便形成了東西兩城並立的局麵,也形成了東西兩大坊市。

到如今青陽城的東城已經把西城徹底包圍起來了,形成了內城和外城。但是習慣上人們還是叫東城和西城。

現在整個青陽城中人口有近十萬,常住散修也有一萬餘人,這已經是非常恐怖了。要知道,在這蔥嶺南部,第二大修真門派落葉宗才三千修士。

雖然青陽城在整個域西大陸的修真界不算什麼大的城市,但是在整個蔥嶺山脈南部幾千公裏內,確是唯一的一座能夠被稱得上城的修真城市了。

現在的青陽城也已經不單單是獨自屬於青陽門的私產,而是由青陽門和其他幾個大的修真門派共同管理,這也是各方勢力妥協的結果。

這東坊市若論規模確實可以稱得上是青陽城第一大坊市。但是若論實力,那和內城坊市相差甚遠。

內城坊市是各大修真門派合力打造的蔥嶺南域第一大坊市,隻得修士可以自由出入。在哪裏從練氣期到金丹期所用的各種從低級到高級的靈草,丹藥,法器,符祿,陣法等等都有出售,甚至偶爾還會出售一些先天至寶,或者上古法器。

而東坊市要說規模上確實不小足足占有兩條街道,但是一半以上都是凡人開設的商店,主要買些凡人用品。剩下的才是修真者商鋪,還大都是一些散修和一些實力較弱的修真家族開設的。出售的東西多是練氣期修士使用的低級貨物,像築基丹這種常見的高級丹藥在這裏都少有出售。

即使是這樣,這東坊市在這蔥嶺南部修真界,排名第二的地位,也不是其他修士坊市可以動搖的。也可見這青陽城這蔥嶺南部地區一支獨大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