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和三年,宋朝都城汴梁繁華似錦,大街上商鋪林立,旌旗招搖,街道上遊人如織,商品琳琅滿目,小販的叫賣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常。再往清幽處尋去,青樓藝苑裏,衣著暴露妓子合著絲竹之聲唱著靡靡之音,紅燭燈火徹夜不息…
如此良辰美景,卻是宋庭向金國俯首稱臣,年年納貢換來的。宋人對年年上漲的歲幣早已漠不關心,他們麻木於連年的割地賠款,苟且於金兵不斷南下的馬蹄之下。
時年,金國王爺完顏洪烈統軍20萬南侵。宋庭邊軍雖殊死抵抗,依舊難掩金兵鋒芒。金兵一路攻城陷地、摧城拔寨,半月即下數十城,兵鋒直指汴梁。
一時間,朝野震動。這些年金兵在邊境雖有擄掠,但都是小打小鬧,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舉動。往往也都是宋庭表示抗議、譴責便草草了事。似如今這般大舉南侵那都是十餘年前的往事了。
汴梁城內,人心惶惶。
一間茶舍內,三三兩兩的茶客討論著四麵八方得來的小道消息。”聽說了嗎?朝廷又準備和金國議和啦!“一位茶客壓低著聲音說道。
”議和?此番金兵如此大動幹戈,恐怕所謀不小啊!“旁邊的茶客嘬了一口茶搖頭歎聲道。
又有茶客說道:“前日在下聽聞邊將周興在雁蕩山伏擊金兵,大挫金兵鋒芒,連金國王爺都負了傷,諸位可知曉此事?”
“這位兄台莫要說笑,邊將周興通敵叛國,如今朝廷已下令滿門抄斬啦!“隔桌的茶客撥弄著碟子裏的吃食,自顧說道。
“竟有此事?”眾人皆驚,向那人望去,再問。“何時之事?”
“就在今日”
頓然,茶舍陷入嘈雜。
...
汴梁城外,清幽的千葉山是汴梁人春遊踏青,秋興做賦的好去處。
並不寬敞的山道上,一輛馬車正在疾馳,帶起一路灰塵。緊隨馬車之後,又有數匹健馬追趕,鞍上騎士手中兵刃寒光閃閃爍,弩箭帶著破空聲不停地射向前方奔逃的馬車。
逃亡的馬車上,趕車人衣衫破爛,渾身是血,竭力控製著奔馬。車內,一名貴婦人懷中抱著嬰兒,蜷縮在車廂的一角,嬰孩止不住的嚎哭。這輛顛簸的馬車仿佛隨時都能解體。
咻咻…弩箭的聲音似催命般…
山路漸崎嶇,突然馬車一震,伴隨著一聲馬的悲鳴嘶吼,疾馳的馬車往山崖下翻去。電光火石間,一個包裹從翻滾的馬車中拋出,伴隨著嬰孩的哭聲落入斷崖下的河水中…
見前方馬車翻覆,緊隨其後的騎士緊勒韁繩,追馬前蹄騰空而立,發出一頓嘶鳴。
追來的人中,有騎士翻身下馬,往山崖下查探。來人見山崖陡峭,馬車損毀,連馬也死了,連向領頭模樣的騎士複命。
“頭,那女子與俱車夫死了,唯獨不見嬰孩屍體。”
領頭騎士若有所思,沉聲道:“如此山勢,料想也活不成了,不必顧慮,搜尋一番,即刻回去複命”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