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 / 3)

霍青雷默默點頭,眼神也敬畏慎重起來。怎麼可能沒聽過呢?雖然昆侖雪山在敦煌以西幾千裏,然而絲路上的商隊依然帶來了那些驚人的傳說——

傳說,在極西盡頭昆侖的某一座險峰上,有著一座世外桃源般的宮殿,稱為大光明宮。那是明教的總壇,曆任教王都在那裏接見下屬分壇的教民。同時,那裏也培養出了一批批令人聞風喪膽的殺手。西域那些小國家的國君對那位老人無不敬畏有加——因為他控製著龐大可怕的殺戮力量,若西域那些小國家裏哪個敢壓製明教、不敬明尊,便立刻派出刺客刺殺該國的國君。

二十多年前,前任回紇可汗原本抵製明教,結果壯年的他就在某個夜裏莫名其妙死去,他的弟弟繼承了王位。新可汗一上任就宣布立明教為國教,並派最鍾愛的長女梅霓雅前往大光明宮,做明教的三聖女之一。得到回紇支持的明教勢力大增、一時間在西域更為興旺,甚至通過絲綢之路、把勢力滲透到了中原。

那是明教勢力極盛之時,然而不知為何、近十年來明教在西域的活動忽然減少,威懾力也大不如前。既便像公子這樣在敦煌大肆滅教,大光明宮也一直未能采取真正有效淩厲的手段,隻是派了一兩位刺客前來行刺,而公子沒有費多少力氣就將其一一化解。

想到這裏,霍青雷不由搖頭喃喃:“大光明宮派出的殺手也不過如此……那些西域國家的武士,定然是個個武學不精,才會被刺客取去了國主人頭。”

“你以為那幾個來敦煌的殺手、便代表了大光明宮的刺殺水準?”公子舒夜忽地笑了,隱約有不屑和傲然的神采,轉過頭看著霍青雷,“要知道,大光明宮總壇裏訓練殺手的地方,叫做修羅場。修羅場裏,那些殺手按照能力高低,被分成‘三界’:六畜界、生死界和光明界——那幾個來敦煌的刺客,如果不是六畜界的廢物、最多也隻是生死界的新手罷了!真正達到‘光明界’程度的殺手、隻怕他們十年後還沒有培養出來吧?”

霍青雷一驚,卻不敢再問下去:公子對於魔教大光明宮內部、竟然如此熟悉?

仿佛看出了下屬的疑慮,公子舒夜微微笑了笑,不知為何、今夜說起這些隱秘往事來,卻絲毫沒有隱瞞的意思,負手歎息了一聲:“十五年前我剛到大光明宮時,便是個命如草芥的六畜界殺手——和墨香那小子一樣。”

“墨香?”十年來,已經斷斷續續在公子的自言自語中聽到了這個名字,霍青雷脫口。或許隻有心腹如他,才知道那個叫做“墨香”的人,是公子平生唯一的“朋友”。

而一邊的白衣公子憑欄而望,滿目金碧珠光中、眼神卻是如此寂寥,如同他的追憶。

那一場被重重冰雪覆蓋在皚皚昆侖的往事,他從未對人講述過——

――――――――――――

四、極樂天國

十五年前,被送到大光明宮的時候,他才隻有十三歲。

命運中第一個大劫猝及不妨地來臨,穿越黃沙瀚海、被帶往昆侖絕頂的途中,嬌生慣養的公子哥兒差點凍斃。那個時候,同行一個穿著破爛、麵帶菜色的孩子默不作聲地一路照顧著他,不僅在沙漠裏分出自己的食物飲水來給生病的他、到了雪山上,更是把唯一的一件破棉襖拆了,扯了一半棉絮出來塞在他衣襟裏。

便在那顛沛流離的雪山之行中,他結識了這個一生的刎頸之交。那個孩子沒有名字,據說是回紇可汗獻給教王的三百名少年奴隸之一。

一直到後來,那個孩子成為修羅場第一高手、被教王賜予了“墨魂”之後,才順帶著有了自己的名字:墨香。

他們這兩個新來的孩子,剛到大光明宮時、按例被投入了六畜界。六畜界,那是一些沒有任何武藝的孩子被訓練為殺手的起步之處,人命在此賤如牲畜。雖然裏麵一開始人數龐雜,可因為驚人的淘汰率、最後能活下來的卻寥寥可數。學藝的考驗是近乎殘酷的:每兩個月、便有一次正式對決,而每一次對決隻有一個人能活下來。因為六畜界裏鼓勵新殺手相互之間的暗殺行為,訓練之餘,每個人都無論在休息、飲食、沐浴的時候,都不敢有絲毫大意。因為隻要一個不防備、隨時都有被同伴殺死的危險!

誰都不敢信任旁人、誰都不敢放鬆警惕、誰都不會忘記抓緊一切機會殺死同伴。

每個人都是埋頭苦練,隻求盡快提高自己的武藝和暗殺技能,每個人都在孤軍奮鬥。然而,整個六畜界裏麵依然有一對殺手成了摯友:那就是他和墨香。——他們一起切磋技藝、輪流提防著外人,他們相互倚靠著、渡過了六畜界最初一年的嚴酷淘汰。

一年後,最初進入六畜界的近千名少年中、隻有寥寥二十多位活著進入了生死界。那其中便有他和墨香。

他們以全勝的戰績、一起並肩從修羅場的六畜界殺出。

十四歲時,他開始了在生死界的第一場對決,十招之內便斬下了對手的人頭,獲得了掌管生死界的“五明子”的讚賞,賜予了他護身的天蠶衣,並開始傳授對他聖火令上的武功。盡管一直掙紮在生死之間,在看到那樣精妙武功的時候,少年的他還是驚喜萬分。

在沐浴時,他忍不住向同伴透露了這個喜訊。然而同伴聽了,隻是不動聲色地告訴他:他也已經獲賜了天蠶衣,而且早在一個月之前已經開始修習聖火令上武功。

那一刻,第一次輸給別人的挫折感讓他深覺屈辱和憤怒,好勝之心油然而起。

那之後,仿佛就有無形的手在推動著兩個少年不停往前急奔:他們以連自己都驚訝的勤奮來修煉著聖火令上的武功,進境驚人的迅速。那種動力、不僅僅來自在殘酷的殺戮中生存下去的信念,更是為了心中那一點不服輸的少年意氣。那,似乎便是他們在那般惡劣艱苦環境下、掙紮求生的唯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