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山裏村婦人的命,卻生就了一副小姐的模樣兒.姑奶奶不到三歲,她的父親就離天了人世間,使那本來困苦的農家更添不堪.信許是吃有營養的東西吃得太少了的緣故,直到現在她除了吃些豬油之外,雞,魚,肉等從來不吃.1956年,姑奶奶16歲就成了新娘兒.13歲時,是她陪她二哥哥到李家灣接回她二嫂嫂的.她嫂嫂出嫁時,是坐當時農村裏婚嫁辦喜事四輪轎子,四個男人抬著走的.當時,她跟在嫂嫂的轎子後麵,心裏好羨慕.她想:等我結婚時就是能坐一回這樣的轎子該多好,女人一生也就那麼一回啊!可惜,她結婚時家裏的人請不起轎夫,姑奶奶哭哭啼啼的跟著姑爺爺走上了那四十多裏的山間小路.
一路上那個舌頭短了點的姑爺爺為了讓姑奶奶開心不哭,搜腸割肚找了很多讓姑奶奶過去了幾年才弄懂的笑話:講了李家灣扁擔親,兄妹換親.講了吳家掌太奶奶是童養媳,講了山區人人畜共寢,人畜做愛,講了他們張家屋場如何是風水寶地,後代今後大有可為,講了算命的說他如何怎樣.很多話咕咚咕咚的,姑奶奶一時聽不明白,隻是一路想從今天起她就要跟這個男人永遠在一起過日子了.
從李家灣到張家屋場還有3華裏的路,壁陡得近乎垂直.姑奶奶的腿已經走累了,癡呆呆地看著李家灣村門口擺放著的那輪轎子.姑爺爺也似乎明白了些什麼,一把背起姑奶奶就往陸家嶺上爬,爬不到100米他就氣喘籲籲不行了,放下姑奶奶一個勁地紅著臉"咕咚""咕咚"說個沒完.那個夜晚,姑爺爺很是興奮,又說起:"革空革空,背起古公古公,奸了一奸務一奸,天黑才到李家灣."後來姑奶奶才知道,他是在說:"結婚結婚,他背上背了九十九斤,鄱了一山又一山,天黑才到李家灣."姑爺爺雖然說話舌頭短了些,很多字吐不清,過日子倒很實在.一點都不糊塗.
那時的李家灣才160多口人,住房也才李家屋場,張家屋場,吳家屋場那三大塊比較集中些.那裏山很多,很青,木材也很多,姑爺爺家裏就靠出售些木扁擔,鋤頭把,犁田用的犁扒木等雜木養家糊口,逢年過節還到爐觀集市,當時的區公所所在地買些甘蔗,紅糖之類.老奶奶聽到那小倆口日子過得安順,也就放心了.
以後幾年的李家灣上上下下都流傳"張來生古公古公背媳婦"結婚的笑話.姑奶奶也就從那時起成了李家灣張家屋場的新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