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晉升真的有技巧(1 / 3)

知道你的競爭對手是誰

職場如戰場,作為一名想晉升的員工,你時時刻刻都會麵對方方麵麵的競爭。知道你的競爭對手是誰,你才能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向對手學習,戰勝對手。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兩人在樹林中急急地趕路,突然從樹林裏跑出一頭大黑熊來,其中一個人忙著把鞋帶係好,另一人對他說:“你把球鞋穿上有什麼用?反正我們跑不過熊啊。”忙著係鞋帶的人說:“我不是要跑得快過熊,我是要跑得快過你。”

看完這個故事,我們肯定會被忙著係鞋帶的人說的話所吸引。忙著係鞋帶的人在危難來臨之際,並沒有把大黑熊看成最大的威脅,而是把與自己同行的人當做威脅最大的競爭對手。因為他知道,如果自己輸給了對方,自己便會第一個亡命。這則寓言啟發我們:關鍵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競爭對手是誰,這樣,我們才不至於輸給對方。

身在職場,競爭激烈,每個人都希望超越競爭對手一步,率先坐上晉升的寶座。然而,或許你的天資聰穎,但別人的天資也不見得比你差,超越競爭對手並不是容易的事。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競爭對手是誰,你就不能很好地向競爭對手學習,那麼,到最後你必然會落後於競爭對手,你晉升也就成了一個瑤瑤無期的夢想。隻有清楚自己的競爭對手是誰,你才能很好地向競爭對手學習,才能在工作中取長補短,完善自我,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優勢和長處,最終超越並擊敗競爭對手,為自己謀取最大的提升空間。

職場中,那些渴望晉升的窮忙族常常分不清自己的競爭對手是誰,他們總是盲目地把身邊的很多人作為自己的競爭對手來對待,結果,往往會搞錯真正的競爭對手,使自己在相反的方向上用錯了勁,到頭來,隻能是功虧一簣。

彭程自從進入某網絡公司後,自己一直勤勤懇懇地工作,可是他的努力非但沒有換來同事和老板的認可,還讓他成為眾矢之的,別人對他都是“敬而遠之”。究其原因,是因為彭程在工作中常常以周圍的同事為參照物,隻要誰做出了點成績,或者博得了上司的欣賞,就容易引起他的緊張和妒忌,進而與之磕磕碰碰,關係變僵。彭程的這種做法使自己四麵樹敵,並且讓自己的“小心眼”在公司裏出了名,使自己的名聲大大折損。

有一天,公司裏召開人事會議,公司老板準備提拔一批“能臣幹將”。在征得公司員工意見的時候,彭程對提拔候選人提出了各種反對理由:左右逢源、阿諛奉承、能言巧語等等,都是彭程反對的理由。最後,老板和其他員工都對他身懷不滿。

這次會議以後,彭程的很多工作都開展不了了,因為他得罪了太多的人,別人都不肯配合他工作。而且上司也不欣賞這種員工,有升職機會寧願給別人也不願意給他,彭程頓時感到在這家公司前景無望,黯然地向老板提出了辭呈。

彭程的遭遇告訴我們:在工作中,如果我們沒能認清自己的競爭對手是誰,將自己身邊的所有同事都視為自己的競爭對手,那麼,我們最終會陷入困境。其實,要想順利高升,你不需要比所有人都強,隻要你強過自己的競爭對手就行了。這樣就足以使你顯得出類拔萃。

所以在工作中,我們要找到真正的競爭對手。如果老把精力放在一些無關緊要的人身上,那麼,我們就會給自己無故樹敵,最後在自己與別人鬥得頭破血流時,給真正的競爭對手撿了便宜。可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自己的一番拚鬥,卻給別人做了嫁衣裳。

那麼,我們該如何鎖定自己的競爭對手呢?你不妨參考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從自身能力和知識結構上鎖定競爭對手。我們要把同自己有著對等工作能力和相同知識結構的人視為競爭對手,因為這些人在工作中可能會替代我們。

第二,從發展前景和設立目標上鎖定競爭對手。若你身邊的同事和你有著相同的發展願景和奮鬥目標,並且采取相似的方法開展工作,那麼,他就是你的競爭對手。

第三,從工作部門和工作資源上鎖定競爭對手。競爭對手往往出現在你所在的部門,在同一部門中,競爭對手和你掌握著相同的資源,你稍不留意就會被他占了上風。

總之,我們要記住一點:在晉升這片戰場上,我們的競爭對手其實隻有一個,如果四麵樹敵,隻會讓我們陷入困境;隻要盯著對我們威脅最大的人就行了,其他人不要過於在意。與自己目標實現無關的人,不管他們混得怎麼樣,都與我們沒有任何關係。

把注意力集中在核心問題上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每天都麵臨著千絲萬縷的繁瑣事務,無論和自己有關的還是無關的,都會圍繞在我們身邊。如果我們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全部事務上,自己終將一事無成。因此,我們隻有把注意力集中在核心問題上,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出色。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你如果給自己設定太多的目標,就相當於你沒有目標。因為太多的目標會把你的注意力都分散開來,讓你不能集中力量辦好每一件事,最後你反而每個目標都不能達到。在工作中也是如此,我們應找準自己的核心目標,把注意力集中在核心問題上。

可是,眾多的窮忙族在工作中不能洞悉事務的輕重緩急,做起事來毫無頭緒,胡子眉毛一把抓,完全被繁瑣的事務牽著鼻子走,最後不僅最應該做的工作(最重要的事)沒有做好,工作表上另外的工作也做得毫無成效。而這會間接地影響你的晉升。

如果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核心問題上,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讓自己的實力逐步壯大,那麼,我們離晉升的時間就會越來越近。所謂核心競爭力,是指一個人或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並戰勝競爭對手的能力,是他人難以模仿和複製的能力。它來自於特有資源、先進技術或獨特的技術組合。關注核心問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關注核心競爭力,而提升核心競爭力對於處在激烈競爭時代的人們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事實上,我們經常犯那樣的錯誤,往往被事物的表麵所蒙蔽,而忽略了那些對我們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論是誰,總有一兩項能力是自己生存發展的關鍵,這種能力就是核心競爭力。

薛瑛是一個非常勤奮的設計師,她在日常工作中總是緊抓每分每秒,但她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做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這不但影響到她業務能力的提高,還把她搞得非常疲憊。

有一天,公司的總經理問薛瑛:“你每天都這麼辛苦地工作,我的確很欣賞,但是這麼長時間了,我怎麼看不見你進步的成績呢?”薛瑛非常無奈地說:“事太多了,忙都忙不過來,影響了學習和研究。”總經理語重心長地對她說:“你隻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核心問題上,大可不必那樣忙。”總經理的這番話給了薛瑛很大的啟發,從此,她明白了原來自己整天都在忙,注意力被嚴重分散,故而所做的真正有價值的事情並不多!這樣下去,不但對實現自己的目標沒有幫助,反而會限製自己的發展。

薛瑛果斷地對自己的工作做了調整,把許多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先放在一邊,把精力都集中在核心工作——設計上。不久,他就設計出了幾件高水平的作品。

半年後,薛瑛被提升為設計部主管。

以上這個事例中,薛瑛開始時把自己的精力分散得七零八碎,自己不但沒有得到專業上的長足發展,還使自己被繁瑣的事務弄得身心俱疲。薛瑛在得到啟發後調整了自己的工作思路,不久,她便設計出了高水平的作品,其發展前景也自然別有洞天。這個事例告訴我們:隻有把注意力集中在核心問題上,你才能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把工作做出色。而隻有你把工作做出色,你晉升的希望才會逐漸增大,你晉升的願望才能變成現實。

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但要處理的事情卻很多。因此,我們必須把精力放在核心問題上。關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每天圍繞著核心問題努力,放棄與核心競爭力無關的事情。這樣,就能促使我們高效地利用時間,早日實現人生目標。

這就要求我們在工作中把握核心問題時,注意以下三個方麵的問題:

第一,牢記既定的職業目標。無論做什麼工作,我們都要圍繞著自己設定的目標來開展,脫離了目標,什麼工作都是勞而無功的。因此,核心問題就是實現目標,實現目標就是工作中的核心問題。兩者相輔相成,不可一分為二。

第二,分清工作的輕重緩急。為了使自己的精力和時間都花費在有效的地方,我們必須把自己手頭工作的輕重緩急分得清清楚楚,製定一個工作日誌表,按既重要又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但緊急、既不重要又不緊急四類將工作分開,然後步步完成。

第三,發揮個人專業特長,提升個人核心競爭力。你工作上的核心問題往往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來解決,而核心競爭力又離不開自己的專業、特長。因此,你在工作中應該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特長,形成自己獨特的核心競爭力。

學會拒絕,做自己該做的

不懂委婉地拒絕同事的要求,你就會額外地給自己增加負擔,使自己有忙不完的工作,進而影響工作效率,成為難以晉升的人。因此,我們要學會拒絕,做自己該做的。

日常工作中,許多窮忙族常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一位同事突然走過來,開口讓他幫忙做一份難度很高的工作。答應下來吧,可能要連續加幾個小時的班才能完成,而且這也不符合公司的規定;拒絕吧,麵子上實在抹不開,畢竟是自己的同事嘛。這時,隻得找一個既不會得罪同事、又能把這項工作順利推出去的理由了。

其實,同事之間相互幫助是一種需要。然而,每個人的能力、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無所不能。當我們無法滿足同事的要求時,往往會令對方失望,甚至會傷害、得罪到對方,進而會破壞自己在對方心中的形象,影響自己的前程。

剛進公司的時候,楊樺想給同事或上司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別人請求幫忙的事情她不假思索就全部接受了。久而久之,她把自己弄得疲憊不堪,別人也沒見得領她的情,反而換來了工作上的窮忙。想想真是得不償失啊!楊樺覺得再也不能這樣了。

可是,楊樺一向是個直心腸的人,說話從不會拐彎抹角的。在她那裏,“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能”就是“能”,“不能”就是“不能”。正是因為這個性格,使她得罪了不少求她幫忙的同事。同事甲走過來說:“楊樺,周六替我值班好嗎?”回答:“不行啊!我正好要去接我母親呢!”同事乙走過來:“楊樺,可以幫我看看這個項目還有哪些不足好嗎?”回答:“不行啊!沒時間了,我要回去了!”同事丙打電話來:“楊樺,能不能替我向經理請個假?我今天有事不能去了!”回答:“不行啊,還是你自己請吧!”同事丁又說:“楊樺,這次項目缺少一個小組長,你來當吧?”回答:“我能力不夠,你找錯人了。”……就這樣,一段時間過後,大家再也不請求楊樺幫忙了,雖然她說的都是事實,但卻傷害了大家的感情,薄了大家的麵子。同事們一個個都覺得她變了,變得十分高傲、冷漠、不可親近,就對她敬而遠之了。

年底,公司要投票選舉一名辦公室主任。結果可想而知,工作出色的楊樺卻落選了。

以上事例中,楊華因為不懂得委婉地拒絕同事的要求,所以人際關係越來越差,晉升機會來臨時,就沒有得到最高的選票。可見,懂得委婉地拒絕同事的要求就顯得尤為重要。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因為害怕傷害同事,寧願硬著頭皮答應,雖然一直在傷害自己。一般成功的人都是那些敢於說真話的人,關鍵在於你拒絕的方式。巧妙合理地拒絕他人,能使我們擺脫窮忙的生活,步入自己預定的職業軌道。

因此,掌握拒絕的技巧,做自己該做的,是我們走出瑣事誤區、確保有效時間和精力來工作的重要法寶,也是我們在不影響人際關係的前提下走向晉升的秘訣。

那麼,如何恰當地拒絕呢?以下建議可以幫你委婉地拒絕同事的要求:

第一,拒絕的態度要誠懇。拒絕同事時,態度一定要誠懇。對相熟的朋友,可直率表明拒絕的原因;對一般同事、上下級,應認真了解要求的詳情,再表示自己經過認真考慮後還是無法辦到,不要給人以敷衍的感覺。

第二,拒絕的態度要明確。在確定自己要拒絕對方時,我們的態度一定要明確,使對方明白無誤地了解你的意思。一般來說,拒絕總要有“沉思”的過程,不能像回答問題那樣立刻反應,否則對方覺得你不假思索地拒絕有點兒傷人。拒絕時應打消對方的幻想,不要用含糊的托詞如“我再想想看”、“到時候再說”等,應有明晰的信息:“很抱歉,我不能滿足您的要求。”態度堅決,別人就不會再來糾纏了。

第三,提出建議代替拒絕。這是比較理想的解決方式,既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又使拒絕具有建設性。當我們不能滿足別人的要求時,提出建議性的意見來代替拒絕不失為一種良策。當然,在向別人提出建議時,我們最好從對方的角度出發,說明對方如果完成所要委托的事情,他將會在某方麵得到長足的發展、得到老板的另眼相待等等。

第四,講明處境請求諒解。當對方提出要求而自己確實無法辦到時,應講明原因,說明自己的處境,請對方給予諒解。這時也可以把“皮球”讓給對方——你看怎麼辦才好呢?這種情況下,對方會降低或放棄自己的要求,甚至可能會做出否定結論,這就替你解圍了。

第五,拒絕的措辭要委婉。在拒絕對方時,自己的措辭要注意委婉,切不可惡語相向,更不能諷刺挖苦。否則,就會傷害同事的心,影響“階級感情”。

第六,說“不”要溫和堅定。拒絕同事時,說“不”的態度必須是溫和而堅定的。好比同樣是藥丸,外麵裹上糖衣的藥,就比較讓人容易入口。

第七,先傾聽,再說“不”。同事向你提出要求時,心中通常也會有某些困擾或擔憂,擔心你會不會馬上拒絕,擔心你會不會給他臉色看。因此,在你要拒絕之前,首先要注意傾聽他的訴說。這樣你雖然拒絕他,卻可以針對他的情況,建議如何取得適當的支援。

不要忽視了關鍵性的細節

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從細微之處入手。如果你不忽視關鍵性的細節,那麼,三百六十行,無論你從事哪一行,你都能把它做好,做出非凡的成績來。

在工作中,不少窮忙族常常忽視一些關鍵性的細節,認為它們隻是一些雞毛蒜皮,微不足道,不值得去做。因此,他們總會以小錯釀成大錯,以失敗而告終。

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商務部經理汪中求說過:“細節決定成敗”。可是,有多少窮忙族能夠深悟其中的道理呢?他們對小事、細節似乎熟視無睹、不屑一顧,想問題、辦事情總是熱衷於大手筆,喜歡轟轟烈烈,殊不知如此作為恐怕是難以達成境界的。

古人雲:“千裏之堤,毀於蟻穴”、“不積跬步,無以致千裏;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許多窮忙族都渴望成就偉大,卻又不屑於細節。其實,展示完善的自己很難,需要每一個細節都完美;毀壞自己很容易,隻要一些細節沒注意到,就會給自己帶來難以挽回的影響。

下麵我們看看威爾是如何由一名普通的送水工而晉升為總裁的:

美國加州卡特爾斯建築公司是名震全美的一家建築公司,作為公司執行總裁的威爾更是建築行業中的佼佼者。八年前,威爾是作為一名送水工被卡特爾斯建築隊招聘進來的。他就是從一名普通員工,逐步做好一些細節上的小事,一步步登上事業巔峰的。

初進公司時,威爾並不像其他的送水工那樣把水桶搬到工地之後就躲在陰涼的牆角,一邊閑聊,一邊無聊地吸煙,而是走到工人中間,給每一個忙碌在崗位上的工人的水壺中倒滿水,並在他們休息時一邊給他們加水,一邊聽他們講解關於建築的各項工作。很快,這個勤奮好學的小夥子便引起建築工長的注意。幾個月後,威爾當上了計時員。為了做好這個工作,他更是加倍努力,而且還經常與建築工人待在一起,義務地提供幫助的同時也向他們請教。不久,他就熟悉了各種建築工作的操作方式與技能,對於各種細節更是了如指掌。當建築隊的負責人不在時,工人們遇到麻煩事,他總能有辦法解決。一次,威爾把舊的紅色法蘭絨撕開包在日光燈上,以解決工地上沒有足夠的紅燈來照明的困難,這一舉措得到在場所有人的讚賞,負責人也因此決定讓這個細心而又能幹的年輕人做自己的助理。

在威爾的幫助下,這支建築隊的規模很快擴大了幾倍,而且工作效率比別的建築隊都高。後來,經過負責人的推薦,威爾調到總公司,不到一年便成了副總。威爾不斷進步,他在副總的位子上更加專注於工作細節。在他的帶動下,客戶的滿意度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

兩年後,董事會決定任命威爾為集團公司執行總裁。

威爾成功的事例告訴我們:工作是由一個個毫不起眼的細節組成的,平時多注意細節,多在小事上下功夫,才能提高辦事效率,才能做成大事,最終叩開晉升的大門。

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簡單、平凡而瑣碎的工作往往涉及到許許多多的細節,有時候,正是對細節的一個簡單的關注,你才能高效地完成任務。人生中沒有多少大事發生,其實,正是那些小的細節影響著我們的人生。

細節是成功中必不可少的。飛船有一個零件疏漏就會機毀人亡;大軍無意迷路就可能全軍覆沒;意大利的比薩斜塔每增加一厘米的傾斜,就會導致古塔傾覆。這就警告我們:1%的疏忽,可能會導致100%的失敗。然而,很多窮忙族認為,隻要把大事做好,小事情就微不足道了,就算馬虎一點也不可能造成多大損失。但是,他們忘記了,積少成多,積小成大,往往就是這些不值一提的小事影響他們在上司心目中的形象,影響他們的晉升、加薪。

工作無小事,把工作中的每件事都當成大事,認認真真、細細心心去做,你就能做出最好的貢獻。因為每一件事的每一個過程都成就了另一個過程,而隻有把小事做好的人,才能鑄造完美的細節,成就人生的大事,進而坐上更高的位子。

學會控製時間

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時間,讓分分秒秒都花在重要的事情上,你才能卓有成效地做好每一件事。這是你成就大事的前提,也是你晉升的一大技巧。

時間,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公平的。可為什麼有的人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夠取得事業的輝煌,而那些窮忙族卻隻能在普通的工作中瞎忙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前者懂得有效利用時間,合理控製時間,而後者卻不能。

現代社會的工作節奏越來越快,能不能高效地控製時間不僅成了企業能否成功的關鍵,也是員工個人能否做出突出成績、得到晉升的重要因素。

可是,我們總會發現一些手忙腳亂的窮忙族,他們看上去十分忙碌,總是步履匆匆,桌上的文件卻堆積如山,總有忙不完的工作。他們就像被時間牽著鼻子走一樣,顯得十分被動。這種情況的本質是,不會控製時間,不會很好地規劃時間,以致造成了工作效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