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是位於西楚國南部邊陲的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村子--望村,雖然沒有大城鎮的繁華卻也算風景秀麗安寧祥和。當第一縷晨光穿過白雲,安靜的小村子也開始漸漸熱鬧起來。
“小淩啊,又幫你娘出來買菜啊!真孝順,喏,這是新鮮的茄子,剛摘的,來,帶回家給你爹娘嚐嚐。”說著,趙大娘便麻利把茄子往趙淩背後的竹簍一塞。眼前的小女孩不過八九歲,穿著一身麻布短衣,頭上梳著兩個小發包,皮膚瓷白,粉雕玉琢,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小巧的鼻,唇角翹起,巴掌大的臉上肉肉的,讓人忍不住想捏一下。
“謝謝趙大娘 ̄”趙淩甜甜一笑。
“客氣啥啊,除了你爹,哪個文化人願意留在俺們這樣的小地方教書啊?俺們全村人都感激你爹呢!”趙大媽爽朗說道,帶著村裏人特有的樸實。
“就是就是,俺家那小子以前可調皮呢,現在每天回來還會坐在門口拿樹枝寫寫字,俺和俺家那口子可高興壞了,這都靠趙先生教的好啊,來來來,這條魚可新鮮呢,帶回去給你爹娘嚐嚐!”李大叔憨厚的笑著就把魚往趙淩身後的竹簍裏塞。
李大叔是村裏有名的好父親,據說他妻子生孩子的時候難產而死,而李大叔也沒有再娶,一個人把孩子拉扯大。他是以賣魚為生的,渡口裏這裏不近,所以每天天沒亮就要起來,魚要新鮮的才好賣。
趙淩知道李大叔一個人養家糊口也不容易,而且現在天開始變冷了,要捕魚也很難。哪裏肯接受這白送的一條大魚,連忙擺手推脫,“李叔叔你太客氣了,爹爹留在這裏教書我們一家也都很開心的,這裏不但風光好,大家對我們一家人也很照顧。”
可是李大叔也鐵了心,無奈之下最後趙淩還是挑了一條小的收下了。
當趙淩回到家時,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畫麵,她娘坐在炕上翹著二郎腿磕著瓜子,旁邊是趴在地上使勁擦地的孩子他爹,她娘還時不時用腳尖指指這指指那,一遍嘮叨:“那還沒擦幹淨,還有那。”趙淩一家是在趙淩出生的時候就搬到望村的,她爹叫趙子軒,是個舉人,她娘叫胡翠花,看起來也就普通村婦一個。兩個人站一起,一個身材嬌小,氣質柔弱,眉清目秀;一個圓背厚腰,濃眉大眼,皮膚黝黑。
氣質柔弱?那是她爹!圓背厚腰?那是她娘!
她爹看到她趕緊把手中抹布一放,接過她背上的竹簍,一遍接還一遍絮叨:“哎呦,孩子她娘你怎麼又讓小淩去買菜啊,她還這麼小怎麼扛得了那麼重的東西?”
孩子她娘眼睛一瞪,把嘴裏的瓜子殼一吐,大聲嚷嚷道:“我怎麼了啊我?我在她這個年紀家裏什麼事不是我做的啊?當年要不是你死纏爛打著求我嫁給你……”說完臉色一變,舉著袖子做抹眼淚狀“哎呦誒,我的命怎麼這麼苦啊……”
趙子軒聽了心中一急,連忙解釋道“我不是那個意思,哎呀,翠花你別……”
“好你個趙子軒,你還敢解釋,我看你今天飯也別吃了,今晚不準進門!”說完胡翠花擼起袖子就把趙子軒往門外趕,瘦弱的趙子軒哪裏是胡翠花的對手,連忙求饒,可是胡翠花是鐵了心要趕他出去,眼見著就要被趕出門了,趙子軒連忙扭頭睜著水汪汪的大眼睛向趙淩求救,此刻的趙淩抬頭看看房頂,低頭看看腳尖,扭頭撓撓手臂就是不看向她爹的方向,開玩笑,經驗告訴我們,這種情況下求情隻會把自己搭進去。
吃完晚飯趙淩偷偷溜到廚房,左摸摸右看看,終於在灶台旁邊找到兩個饅頭,把兩個饅頭塞到懷裏,又輕手輕腳的來到門旁,伸出手在門上有節奏的敲了三下,搞得跟特務似的,院子裏立刻有了回應:“淩兒是你嗎?”
“噓,爹,你小聲點,你還沒吃飯吧,我拿了兩個饅頭給你。”說著便從旁邊的一個狗洞裏塞了出去,那邊立刻接住了。
“爹,你冷不冷啊?”南楚國本來就氣候惡劣,此時雖然剛入冬,晚上的風卻也是刺骨的。“淩兒乖,你爹身強體壯的,不會有事的,倒是你啊,快點回房,別被你娘發現了啊。”趙子軒壓低聲音急急說道。
“放心啦,娘這個時候一定在睡美容覺啦,不會特意出來看的!”說起這美容覺,趙淩頓時感到萬分自豪,這是為了方便自己晚上有時偷偷溜出去所以和娘大肆宣傳的,一聽說美容養顏有利於減肥,她娘兩眼放光,從此拋開晚上的那半斤炒瓜子和對孩子他爹的一番“教導”,早早休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