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光大師與葉小嫻進了裏屋之後,四爺和胤祥兩人麵麵相覷,理不出個所以然來,四爺更是疑惑,他望向胤祥,希望他能講出實情。胤祥自然是不敢欺瞞自己這個四哥的,遂將葉小嫻的離奇穿越講給四爺聽,四爺知道真相以後的驚訝並不亞於當初自己的驚訝。當兩人還來不及從震驚中回過神來時,忽聽從裏屋傳出來一聲尖叫,似乎是葉小嫻的聲音,兩人聞訊趕緊快步跑進裏屋。
兩人衝進屋中,見葉小嫻一臉驚慌失措的樣子,她木然的呆立在原地,胤祥趕緊上前扶住她問“怎麼了?可是出了什麼事?”
葉小嫻見胤祥在自己身邊,這才從驚嚇中回過神來,指著普光大師說:“他、他…”可是由於驚嚇過度,竟一時張口結舌的說不出話來。
四爺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向普光大師,隻見他麵色柔和,雙眼緊閉。上前一探鼻息,卻是一絲皆無,“普光大師,圓寂了。”四爺說著雙手合十,施了一禮。然後便招人去通知寺院師傅,轉身示意胤祥帶著葉小嫻先行離開。
胤祥將葉小嫻帶出東廟宮,小安子遠遠看見,提著的心終於是落了下來,總算是沒有出什麼事!他擦了擦依然滲在額角上的汗珠,三步並作兩步的迎了上去,走到跟前,忙下跪請罪“奴才該死,未能照看好姑娘,請爺責罰!”“罷了,先回去吧”說著便向自家轎子走去。
葉小嫻坐在轎中,依然一臉驚慌、疑惑,原本就嬌美的麵容此刻更添幾分憂愁,讓人不忍多說一句,仿佛說了就會融化在自己掌中一樣!
胤祥的心沒來由的為之一動,“普光師傅是得道高僧,此刻必然是升天成佛,你我也應為他高興才是,莫要再徒添傷悲了。”
葉小嫻隻是笑了笑,並未說話,心裏已是翻雲覆雨。她來到古代才不過短短兩日,就遇到這些奇怪的事情,怎能不叫她疑惑、擔心呢?佛教聖物為什麼會在她的手裏,普光大師臨終前又為何在她手心寫個“卍”字?伸出手來發現手中的字已然不見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思慮間,小安子已經備好了飯菜呈了上來,胤祥因為照顧葉小嫻的情緒,沒有進廟裏與皇阿瑪他們一同用膳,隻是吩咐了小安子單獨備了些拿到了轎子裏。葉小嫻也是食不知味,隨便的吃了一口。響午剛過,他們的馬車便又重新上路了,這一路上葉小嫻也是無話。
為了保證皇帝和後妃們的通行,從京城到木蘭圍場的終點處,所經之地,哪怕是最為偏僻的地方,也全都修築了嶄新的道路。道路寬約10英尺,跋山涉穀,逢河架橋,長達1000多裏,盡量修築得筆直平坦。投到道路兩旁的土,被堆成1英尺高的規整的土牆,上麵立有標示裏程的路標。
皇帝帶領一眾人馬,浩浩蕩蕩的走在官道上,沿途風景秀麗,性格大條的葉小嫻也漸漸將擔憂撇到了腦後,和胤祥依舊打打鬧鬧越發不把他當主子看了,每當到這時,胤祥總會假意板起臉來教訓她不懂規矩,可這些卻都被葉小嫻當作了耳旁風,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更多的時候是進都沒進就給pass了!氣得胤祥作勢要掐斷她的脖子,誰料到,剛一接近,那丫頭竟撓起他的癢來,想他七尺男兒,最怕的就是這個,每次都癢到他告饒,百試不爽。
休息時四爺偶爾也會過來閑聊,興許是知道他以後是帝王,而且平日裏也是不苟言笑,一副冷冰冰的樣子,讓人心生畏懼,所以葉小嫻在他麵前還是比較收斂的,也不與胤祥沒大沒小了,規規矩矩的樣子惹的胤祥總是笑她說:“剛才和我的勁頭哪去了?怎麼現在倒是這般乖巧了?”每每這時葉小嫻總是趁他不備,偷偷的掐他,而且還拿眼神威脅他不許出聲被四爺發現。四爺也是明眼人,休息時便不再多來了。
根據行程,預計今天傍晚就可以到達木蘭圍場了,聽到這個消息,葉小嫻更加雀躍了。不禁在轎子中輕聲唱起來歌來:
誰輕輕呼喚/
在天上在雲端/
讓我日夜想像/
在夢裏回蕩/
你身旁/
彩雲之南/
我心的方向/
孔雀飛去回憶悠長/
玉龍雪山/
閃耀著銀光/
秀色麗江/
人在路上/
彩雲之南/
歸去的地方/
往事芬芳/
隨風飄揚/
蝴蝶泉邊/
歌聲在流淌/
瀘沽湖畔/
心仍蕩漾/
誰輕輕呼喚/
在天上在雲端/
讓我日夜想像/
在夢裏回蕩你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