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致這個時代越來越艱難的年輕人(1 / 2)

理查德·卡爾森

曾經,我喜歡做個年輕人,但是,有時我又很恨自己是個年輕人。通常我很積極進取,有時卻又漠不關心。偶爾我會有些憧憬與目標,但是其他時候我又完全搞不清楚方向。有時我很友善,但其他時候我可能很自私,甚至真的很討人厭。我第一次談戀愛時還處於青春期,那時也是我在學校第一次考試不及格。我是個很有天分的運動員,卻不是個好學生。有時我很有自信,但出糗的狀況也很多。念高中時,我很怕上台演講,我曾為此昏倒過兩次。對於未來我莫名興奮,但同時又有點害怕。我大概就是一個典型的年輕人吧!

但是不論我麵對的是什麼問題,在內心深處,我永遠是個快樂的人,一個天生的"和事佬"。我關心別人的感受,即使會被殘酷的言語傷害。我喜愛也感恩我的生活、家庭與朋友。最重要的是,我不給自己找麻煩,我記得要做對的事情。我猜想你的狀況大概也是如此。

在青春期即將結束時,我了解自己以後想從事有關幸福快樂的研究工作,同時幫助別人做這樣的事。在大學時,我為美國大兄弟協會在校園中做"大哥哥"--替同學服務,那是我青春時代最精彩的歲月。再加上我參與的一些其他事,它們都教會了我:想要變得快樂又滿足,最理想也最可靠的做法,無疑就是為別人著想,為別人提供幫助。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又學到另外一些創造快樂與成功的因素。大部分都是挺簡單的事,卻都要有洞察力、智慧,以及最重要的能力--不要被每天不斷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煩人事所幹擾。簡單來說,就是別再為小事抓狂!

就某方麵而言,我很清楚(我相信你也是如此),所謂的"大事"總會發生在我們所有人的身上。在麵對這樣的事時,或許除了祈禱與盡力而為之外,我們真的無能為力。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曆失落、困境、阻礙與悲劇,細節雖然各不相同,卻一樣都是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學習"別再為小事抓狂"是如此重要的原因。當我們不得不處理真正重大的事情時,生活已經很艱難了。但是如果我們連小事都處理不好,麵對大事時隻會更雪上加霜而已。事實上,如果我們不能學會"別再為小事抓狂"的道理,我們會慢慢感到壓力大、憂鬱、沮喪,總是快樂不起來,因為我們不是在麵對一些真正的大問題,就是在為一些小事抓狂。畢竟,所有的事不是大事就是小事。

大多數人都同意青春期是很不平靜的。綜觀所有的形勢,我也越來越清楚年輕人的生活隻會更艱難,不會更容易。這可以從許多很明顯的事情上看出來--毒品、暴力、雙職工家庭、性問題、父母離婚、同輩壓力、侵犯行為與科技的影響。但是其中也有些事是不太明顯的,比如沒有被需要、被重視的感覺,父母與社會傳遞的混淆信息,到處可見的壞榜樣,力求表現的巨大壓力,建立在個人成就上的自我價值,對未來沒有安全感,等等,這些還隻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學習別再為小事抓狂並不會讓這些事消失,也不能立刻幫你解決所有的問題,卻能讓你在麵對這些問題時,覺得更輕鬆一些。原因是當你學會了接納生命,小事也不再讓你抓狂時,你就會懂得用更健康、更容易的方法來處理事情,而不會在困境中掙紮。你會變得更快樂、更滿足、更有自信,更能與自己和平共處。時間久了,就算是大事似乎也沒那麼糟,或者沒那麼難以克服了。

當我們屈服於一些小事時,當我們困擾著自己與別人時,我們反應過度的行為不隻讓自己壓力徒增,陷入愁雲慘霧,還真的會讓這些小事擋在我們麵前,使我們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我們失去了方向,視線模糊,錯誤百出,自己把自己打敗。我們也會惹惱那些原本可能會幫助或指引我們的人。總而言之,當你想要安然度過青春歲月,為小事抓狂隻會讓你更焦躁不安而已,這有點像是在又濕又滑的溜冰場中打籃球!換句話說,你自身的挫敗與反應會擋在你麵前,讓你看不清楚解決問題的方法。

可以理解為什麼大多數人都會為小事抓狂。首先,我們很清楚地看到許多人都在這麼做。比如我們坐在車裏,會看到司機一邊詛咒著交通阻塞,一邊緊握著雙拳。這樣的畫麵很微妙地傳遞出一個信息:"如果生活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樣,你就應該心煩意亂。"當我們還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直見到成千上萬這種"趕快為小事抓狂"的例子。回頭想一想,當你碰到這種情況時,有多少次會有人對你說:"別擔心!交通阻塞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嘛!我們總會到達目的地的,或許還能準時到呢。"這樣的事恐怕不會太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