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蒼茫秦山 第二十四章 祈醮法會(1 / 2)

幽深的礦洞,所有的照明設備如同廢棄了一般,隻剩下鋼鐵的冰冷沒有一絲光明,碧睛老祖猶如鬼魅一般飄忽在蛇群之後,向著礦洞深處而去。

在不知多深的洞內,一條水缸粗細的蟒蛇以一種極其怪異的姿勢匍匐在地上,雞蛋大小的蛇眼閃著妖異的綠光,蛇頭高昂,對著一團黑氣吞吐不已。

將近中午的時候,漫天的大雪停了下來,九葉真人身著八卦法袍,背背桃木劍走到供桌前,將手上的包裹恭恭敬敬的供在其上,老道點了三柱香,對著包裹拜了三拜,而後到了一句“請佛祖”,才小心翼翼的解開包裹,卻是一尊四麵彌勒,四麵八臂,麵朝四方,一麵喜,笑口常開,一麵憂,愁雲凝眸,一麵怒,怒目金剛,一麵悲,悲天憫人。八臂各持佛門八寶,寶傘、金魚、寶瓶、蓮花、法螺、法結、寶幢、法輪不一而是,正是白蓮教世代供奉的四麵彌勒佛像。流光溢彩,真個的真金製成,晃的圍觀的百姓眼光閃閃。

“徒兒,擊磬,誦《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華凱聞言敲擊起手中的玉磬,誦起度人經

“昔於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受元始度人,無量上品,元始天尊,當說是經。周回十過,以召十方,始當詣座。天真大神,上聖高尊,妙行真人,無鞅數眾,乘空而來……”

老道也是口中念念有詞,腳踏禹步,手揮桃木劍,做起法會來

“看看,看看還是老神仙,這姿勢,可比年節的時候唱大戲的好看多了”

“這腿腳多利索”

“好看,那後生也俊俏哩,他二嬸,你家姑娘可尋找女婿嘍”

“……”“……”

《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是道教靈寶派經典,主要思想是“仙道貴生,無量度人”九葉道人在白蓮教中供奉的彌勒佛但是其本身確實地地道道的三清弟子,度人經是更了靈寶派無上經典,自幼老道便逼著華凱頌持,每天早晚比頌三遍,華凱早已習以為常。

但是此時隨著華凱不斷的頌持卻能明顯的感覺到身邊的寒氣如同被蒸發了一般,竟然在緩緩的減弱,似乎有著一股無形的力量將寒冷的磁場不斷的擠壓,被壓散在空中,而自己內心更是一片空明,從未有著的安靜。

閔村,皖北大地上非常普通的一個村落,他的普通如同他的名字一般隨意,隻是因為村子裏姓閔的人比較多,所以就叫作閔村。但是閔村卻又不平凡,因為閔村有著閔祠,閔祠的來曆不可考,究竟什麼時候有的閔祠,又或者閔祠是不是埋葬著先賢閔子,無人可知。隻是村裏閔氏是村裏最大的姓氏,而且每代人都會有一個叫閔子的男人。

閔祠的來曆無可考證,隻能從隻言片語的傳說中窺得一斑,閔子名損,字子騫,春秋魯國人,孔子弟子,名列七十二賢之首,閔子以孝明天下,德修與顏淵齊名。孔子門下三千弟子,其中得其真傳者七十二人,並稱七十二賢,而閔子則為七十二賢之首,可以說閔子為孔子的衣缽弟子也不為過。

史載‘周閔損,字子騫,早喪母。父娶後母,生二子,衣以棉絮;

妒損,衣以蘆花。父令損禦車,體寒,失鎮。父查知故,欲出後母。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母聞,悔改。’

閔祠占地甚廣,偌大的宮殿樓台訴說著這座祠堂光輝的過去,曆代皇帝賜匾封公,文人墨客賦詩題記,宋朝皇帝褒閔子為“畿聖”。隻是經曆過十年浩劫的閔祠隻剩下傾坯的宮牆遮掩在大雪之中,高大挺拔的閔子鬆,青青蔥蔥,一如幾千年前閔子親手植下的時候一樣。

瑪莎拉蒂緩緩的駛進閔村,農村人很少見到汽車,更不用說瑪莎拉蒂這樣高檔的轎車,自然惹得村裏的孩子前前後後的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