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憂內患(1 / 2)

冷日國,德桓五年,皇帝的明德宮裏。

此時正值晚飯時間,桌子上擺放著十數道美味佳肴,碗麵上白煙嫋嫋,證明飯菜都還是熱騰著的。

一位老太監垂首而立,他苦口婆心地懇求著:“皇上,還是多少用一些晚膳吧。您都已經好幾天沒怎麼吃東西了,要是把身體給餓壞了我可怎麼向先皇交待。”

“朕不餓,也沒有胃口。”

應話的人正是冷日國的皇帝,姓冷,名德桓。

“不餓也得吃一點兒啊,現在國事那麼繁重,您若不保重龍體又怎麼能夠處理得了呢?”

“順公公,你從小就看著朕長大,也是看著朕登基當上一國之君的。現在朕即位已經有五年了,你想想看,除了登基的那天之外,這五年以來有哪天朕是真正開心過的?”

“唉,別說這五年,就連這最近的二十五年我們冷日國都不算太平,江湖上那些遺害千年的野派一日不除,老百姓便一日不得安寧。但是皇上,還是先用膳吧。天大地大,我們冷日國總會有蓋世英雄來替天行道的。”

皇帝暗歎了一聲,一是感慨英雄的遲遲未現,二是感動於順公公的忠心,最終,他還是鬱鬱寡歡地拿起了銀筷。

冷日國創立已有上百年之久,一直都是泱泱中原福地上赫赫有名的大國。隻是自從先皇爺爺這一代以來,冷日國日漸衰落,被塞外的騎行民族戈亞族覬覦,盡管他們暫時還不敢冒然進犯中原,但最近這幾年屢犯邊疆,擾得邊民叫苦不堪,人心惶惶。

朝中大臣曾經多次開會商討對策,亦有武將自動請纓打算剿滅戈亞族,雖說亦有較大的製勝把握,但是一想到要耗費舉國之資,倘若再有他國來犯,恐怕冷日國就會像是上了岸的魚兒一樣岌岌可危,朝不保夕。

因此,冷日國最經常的表現就是在對方的虎視眈眈當中強裝鎮定,從不主動進攻,若是遇到對方惡意侵犯,那也隻會是雷聲大,雨點小地虛張聲勢將對方趕走了事,極少傷他們一兵一卒。

外患固然危險,但內憂卻更是讓人頭疼。

聽說也是從先皇爺爺那時開始,江湖上出現了一個叫青月派的邪教組織,它的長老是一個長年累月以麵紗遮臉的女人,沒有人見過她真正的麵目。

她手下的殺手在冷日國內四處橫行,一旦得知哪戶人家家境富裕,她們便先是較為溫和地偷,若是遭到反抗則一定會大開殺戒,搶光所有的財產之後再放火燒掉一切作案痕跡。至於那些被搶的人,能有幸活下來的也是非傷即殘,當然,更多的人是在殺戮當中痛苦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