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狼的出身,更要與狼說再見(1 / 3)

狗與狼,不同的選擇

我們知道,灰狼被公認為是狗的祖先,它們的蹤跡能在八千年以前的洞穴繪畫和史前器具的裝飾上找到。經過多次品種改良,演變為狗,因此,狗繼承了許多狼的習性。

自一萬五千年前開始,狗就與人類結下不解之緣。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能替人看家守院,狩獵追蹤。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領導的“狗基因組計劃”指出,狗的始祖是一萬五千年前的東亞灰狼,從體型,外觀和行為來看,狗都是地球上品種最多樣化的動物,人類依據不同特性至今培育出約三百五十種品種的狗。

雖然與狼出身相同,但是,最近的輿論表明,狗與狼相比,在文化上,地位很低。一直以來,狗的地位都很矛盾。一方麵,狗被稱為人類最親密的朋友;另一方麵,狗又被看作低人一等,被罵作“狗腿子”、“走狗”。相對地,與狗外形相近、起源相似的狼,雖然一直被人痛恨,但到了現在,主流輿論上很多人都讚揚狼的獨立、孤傲,並因此認為狗不如狼,與狼相比,狗沒有骨氣與尊嚴。

有人寫過一篇《狗與狼》的文章,說的是:一隻狗遇到了一隻狼,狗對狼炫耀自己漂亮的項圈、舒適的窩和衣食無憂的生活。狼的回答是:“我們曾經是一樣的!”對著饑餓的狼灰暗的皮毛和滿身結痂的傷疤,狗輕蔑地笑了,說道:“難道我們不應該生活得更好些嗎?你無非也為了生存!看看我再看看你,我親愛的兄弟!”狼想到的是充滿死亡氣息的山林、因奔跑過度暈厥的地方草原、無數次被驚醒的夢魘、獵人的手中槍藥的刺鼻和落入陷阱的妻子。聽著狗的不斷炫耀,狼終於抬起了頭仰天長嗷,它憤怒了:“請允許我再稱你為兄弟!因為我們有著最野性的自由!因為我們不靠賣弄而生活!再見吧!我的兄弟,我為你的愚昧感覺可恥!”說著狼撲上去,咬住狗的喉嚨,鋒利的牙齒穿透漂亮的項圈,紮進狗的喉管。

故事寫得很好,也確實部分地表現出了狗與狼的不同之處。但是,故事的精彩並不能證明結論的正確。也許,狗不該因為自己的選擇而鄙視狼的生活。但是,這不表明狗的選擇就是錯誤的。

我們必須端正態度,不要以為為人服務的狗,就比獨立求生的狼要低一等。獨立生存的自由和與人為伴的保障,不過是為了生存而進行的兩種合理選擇而已。至少從結果來說,與人為伴的狗在生存上比狼成功。現在大家對狼與狗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並不完全是基於狼和狗本身而來的,人為強加的看法和意義的痕跡非常明顯。

這裏不想談太多的狼。我想,就像《狗與狼》的文章裏說的一樣,“為了生存”是根本目標,而在這一點上,狗是成功的。但狗也容易因此滿足,不僅在身體上,更在心理上,被套上“項圈”,完全喪失自我。狼有著“最野性的自由!不靠賣弄而生活”,這成全了它們的自尊,但帶來的是朝不保夕的生活和隨時死亡的危險。這是兩種選擇,如果做到極端,其實都不可取。雖然,狼的野性和自尊值得讚賞,但不能由此貶低狗的選擇。如果簡單從文章的語言評價,狗不可取,狼亦難為。但是,如果由此引申,首先文章的描述對狗就不公平,“手中一支筆,愛說什麼都可以”,主觀性太強。其次,由此用在人的身上,就很片麵,人類社會自主創業有自由、能自主,更有風險,但一般達不到麵臨生死抉擇的地步;受雇於人確實需要受人約束、聽人指揮,但更有保障,尊嚴並未出賣,自由並沒喪失,並且其成就未必低於自主創業的人。

所以,狗狼之道,並無高下之分,二者各秉其宗、各盡其責、各循其理、各守其規,這隻是一個社會現象,也是一個自然現象,我們可以觀察它、思索它,沒必要褒貶它。狗狼之道,研究的不是生存法則,而是行為法則。苛刻地劃分,可以說,獨立自主的行為,喻之為狼道;被支配的行為,喻之為狗道。但真正的狼道與狗道,並非如此。狼的獨立與團隊精神、紀律性是一體的,狗的忠誠服從與個體利益、自主判斷同樣是一體的。完全獨立自主的狼違背了真正的狼道,沒有自主判斷的狗也不符合狗道。

狗道裏的“狼形”

狼的團隊精神已經成為經典了,狗的特性裏其實同樣有著狼的影子。狗與狼一樣,本質上是群居動物,為此需選出帶領它生活的領袖,一旦受到承認,大家就會對領袖絕對服從。因此狗才會經過一段時間的與人相處後,認同主人為其生活的領袖。與狼一樣,吼叫是狗與同伴聯係的方式,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但是並非所有的狗都會吼叫,有的寵物狗,顯得特別惹人憐愛,因為它們隻會小聲地哼哼,即使它有什麼病痛的話,你也很難通過它的聲音來判斷情況。狗可能是最常見的對人類順從聽話的動物,但是狗也有它自己的生活,它的身上總是有些野性的,無論什麼時候,它的全身總是處於對突發情況的戒備狀態。

有自己生活的狗,並不是不忠誠,這反而更能夠發揮狗的能力為人服務。畢竟,有能力的總會要求有一個獨立自主的空間供自己發揮。不但狗如此,真正有能力的人表現得會更明顯。例如,一個能力強、有責任心的員工,會主動提出不同意見,或在自己覺得有問題的任務中找借口,其目的都是更好地完成任務、達到目標。

人的可貴和獨持之處在於有自己的見解。當今社會,毫無主見的人是沒有立足之地的。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都要有自己的見解。

作為下屬,如果不讚同老板的意見和見解,要勇於說“不”字。這個時候,一般說來,隻要你的不同意見是為了公司考慮,隻要你認為你的意見是完全正確的,是為了老板好,就要努力地說出來。如果事實證明你的提議是完全正確的,老板就會對你欣賞不已。

但是,敢於說“不”的員工並不就是“狼”,他與“狼”有著本質的不同。因為他是為人服務的,是為了做得更好。現在倡導的狼文化、自主創業,並不適合大多數人。狼與狗的選擇,應該因人而異,並且可以說,為人服務、受雇於人的“狗道”更適合大多數人。有的人喜歡冒險與挑戰,他覺得創業的過程能給他帶來一種滿足感,不過創業過程是充滿艱辛的,途中會遇到許多困難與挫折,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毅力,你可能會半途而廢。而且你還得有一定的資本。有的人認為受雇於人一樣能發揮自己的才能,而且不用創業那麼辛苦。需要提醒的是,不創業、受雇於人並不等於成就就低,人格就受損。即使我們受雇於人,也要爭取成為“高級雇員”,可以支配大量資源的雇員,讓老板都相信我們是可以“當家的雇員”,讓別人都得高看我們一眼的“英雄雇員”。

狼道的獨立自主、自主創業,是有風險和辛勞的。李開複說過:“創業是很艱辛的事情。創業的一千個人裏隻有一個成功地創辦了有價值的公司。創業不但需要很多的時間和資源的投入,而且需要有商業頭腦、管理經驗和良好的人際關係……對於剛畢業的人,我也不建議馬上去創業。你可以找一個願意培養員工的大公司,在那裏能讓你做很多不同的工作,換不同的部門(一至兩年換一次)。這樣你可以一方麵找到你的激情,另一方麵也可以培養自己做企業家的素質。”

無論是什麼時代、什麼製度,每個人都想擁有一個施展自身才華的平台和機會,進而最大限度地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同樣,每一個用人者都想求得良才猛將作為自己的左膀右臂,於是便有了“毛遂自薦”、“蕭何月下追韓信”、劉玄德“三顧茅廬”這樣的用人者與人才惺惺相惜、同舟共濟的佳話。毛遂、蕭何、韓信、諸葛亮都是極有才幹的人,但他們並不適合自己單幹,還需要一個領導。但是,他們為人所用不能讓人否定他們的才能和人品。韓信後來想自己造反當皇帝反而失敗了,可見,獨立自主、自主創業的“狼道”,其實對很多人是不適合的。

當然,社會的構成是很複雜的,不管是什麼時代、什麼體製或者用什麼辦法,要想達到百分之百地人盡其才是不可能的。正像一個泥瓦匠蓋一座大樓一樣,他本想把每一塊整潔光滑的好磚都放在耀眼的地方,但是,因為磚太多了,即使是精心挑選,也還會有不少的好磚偏偏放在了衛生間的便池上,這也是無奈的事情。所以說,一個人有自己的才華和能力固然是一種本事,但是能夠找到施展的平台和機會則是更重要的一種本事。

磚是死的,人是活的。一個人,尤其是自認為有才華和能力的人,就需要利用各種方式,為自己創造一個能夠施展才華的平台和機會,主動尋找自己的伯樂,這樣做才是真正的器重自己。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發現一些官員和老板們身邊的服務人員都能很快地取得老板的信任,進而“分疆封侯”、青雲直上,其原因就在於老板或領導需要下屬更有技巧地追隨自己,不但要有能力,更要善於處理同自己的關係。隨著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現在出現了一種服務型管理的說法,即是說公司內部上下不分級別,都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老板與員工之間的關係是互相服務的關係,市場部與生產部是互相服務的關係。這就是說,員工無論才能優劣,都應該與老板建立良好的互相服務的關係,互相服務不是溜須拍馬,而是現代管理的一種人際需要。那些自認為很有才華,有能力的人卻往往不屑於做互相服務的小事,認為自己是靠真本事、硬功夫做事的,覺得自己有了學曆或文憑,掌握了一些技能,就可以不理會領導“臉色”的,其實是陷入了一種理念誤區,認為這是應有的清高,這種情況在一些初入職場者或者是一些專家型的員工中尤其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