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趙薇的《致青春》在全國各大影院熱映的時候,沈箐箐剛好幸運地正值青春。所以她還有力氣折騰。
沈箐箐在校有個渾名,狐朋狗友們都親切地稱呼她為“沈常在”。官方解釋是“有景有言在的地方,沈箐箐常在之!”
沈箐箐稀罕謝景言,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她自認為自己是一個小清新的文藝女流氓,所以會時常當著眾人的麵對景言感歎:“親愛的,你就是我的整個青春!”
雖然被回饋白眼無數,但沈箐箐這姑娘粗神經,厚臉皮,下一次仍是會不忘見縫插針地表達愛意。
但景言確實是沈箐箐的整個青春記憶。
或許在每個人的成長曆程中總會有那麼一兩個最特別的存在。而沈箐箐把這個位置留給了景言。
沈箐箐是在什麼時候看對眼了隔壁小院的謝家小子的,這一點其實連她自己都不太清楚。
隻是記憶中的某些個場景卻像刻錄在她腦中的膠片,時不時的,偶然間一個畫麵閃現,她就忍不住的感覺像喝了壺蜜水般勾唇淺笑。
她和景言兩家的小院從爺爺輩開始相鄰屹立,奠基了兩代人的革命交情。
長輩們和諧美好到一家親,可其實在上初中之前,兩個小的卻一直是有些相看兩厭。
景言嫌棄沈箐箐的嬌氣。而沈箐箐作為一個嬌氣的小姑娘,則是很理所當然地對她媽媽坦白道:“誰叫他不喜歡我,那我也不要喜歡他!”
這真的是一個十分理直氣壯的討厭一個人的理由。可惜沈箐箐沒能堅持下來。
初中一年級的時候沈箐箐還是一顆小巧鮮嫩的豆苗兒。個頭小小的,臉蛋圓圓的,眉毛彎彎的,酒窩淺淺的,皮膚白的像豆腐,不經碰。這個一頭黑亮波波的小朋友長得其實有些櫻桃有些迷你。
迷你的沈箐箐小朋友討厭籃球。她在學校的籃球場上蹦躂了半天,球框沒碰到,還差點砸到自己。這真是件最讓沈箐箐氣餒的運動!
她抱著籃球坐在地上,支著腦袋發呆。
夏日傍晚的夕陽紅火,她的身影投射在地上是小小的一團。
頭頂上空一個球體飛過,漂亮的三分球,籃球落進框裏砸在地上,咚咚咚的亂跳。
沈箐箐抬頭就看見藍褲白衣的少年一個漂亮的投手,微風掀起他略顯寬大的校服,夕陽下少年的眉目異常飛揚。
沈箐箐的心跳瞬間漏跳了兩拍。
橙紅色的球滾到她腳邊停下,一雙白色球鞋隨之過來踢了踢,球便又來回地在她和他的腳邊滾動。十一二歲的景言拽叭嘰的:“沈箐箐,你媽叫你回家吃飯!”
然後像是陷入一種心裏暗示,沈箐箐開始不自覺地收集著有關景言的一切信息。那小子上語文課又被老師抓包教訓了,那小子午飯竟然隻吃肉不吃菜,那小子下午放學又偷偷跑去打球不回家……沈箐箐覺得自己病得不輕。
這是一種令人上癮的慢性毒藥,還是青蔥嫰苗的沈箐箐還不能準確地為自己的行為定義,她隻是覺得謝家小子順眼了不少,而且有朝著越來越順眼的趨勢發展!
沈箐箐的啟蒙發生在初中二年紀下,那時她天天都要從班主任口中聽到一個詞“早戀”!
年過四十的班主任會反反複複站在教室的講台上強調早戀的萬惡性,同學間男生和女生的來往開始顯得有些神秘。
同桌方素對沈箐箐來說一直是一個奇葩一般的存在,當然在方素眼中沈箐箐的形象也沒好到哪裏去。她們一個奇葩一個芭樂,相處得倒也兩墨者皆黑。
上文提到過沈箐箐是個嬌氣的姑娘,但方素卻是個實打實硬氣豪邁的閨女。
班主任在台上語重心長:“早戀那就是一枚青澀的果子……”坐在沈同學右手邊,正拿紙巾擋四濺口水的方素突然就噌地一下站起來,表情純真迷惑:“可是老師,我爸爸有說的,年少難得幾回青,看你會親不會親!”
全班哄堂大笑,班主任臉色發青,方家閨女卻是一臉無辜。
當方素從辦公室呆滿半個小時刑滿釋放回到教室之後,沈箐箐看她已經是一臉崇拜的表情。
方素淡然受之。
“不就是喜歡一個人麼,說得我們對不起人類對不起社會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