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幸福生活從掌控情緒開始(1 / 2)

生氣和抑鬱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容易產生的一種情緒體驗,通常群眾中說的生“悶氣”、發“悶燥”就是此類情緒的表現。抑鬱和胡亂發牌氣就是動不動因一些瑣碎的小事而大發雷霆,進而引起不良的情緒對人的心理及身體造成很大的危害。

當一個人感到心煩意亂時,他會覺得周圍的一切都與自己的想法或做法是相反的,更奇怪的是有時通常還會給自己生一些氣,看什麼都不順。往往自己的一時之氣,就會害自己的一生,下麵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隻生氣的駱駝因為與一個玻璃片而生氣,使自己生命喪失的那一刻,才明白生氣給自己帶來了許多的不幸,然而當明白過來這一切時都為時已晚。

從前,有一隻駱駝在沙漠中無力地向前走著。中午的太陽簡直就是一個大火球,像是要把整個大沙漠吞沒一樣,把駱駝曬得又餓又渴,焦急萬分。駱駝肚子裏又有一肚子的火,它不知這火該往哪兒發。

有一塊兒小小的玻璃瓶的碎片把它的腳掌硌了一下,這隻氣呼呼的駱駝,再加上他的疲憊,頓時火冒三丈,抬起腳狠狠地將碎片踢了出去。卻不小心將腳掌劃開了一道深深的口子,此時鮮紅的血液一下把沙粒給染紅了,升騰起一股煙塵。

生氣的駱駝因為痛疼一瘸一拐地向前走著,它後麵留下了一串血跡,血跡又引來了空中的禿鷲。它們叫著在駱駝上方的天空中盤旋著。駱駝心裏一驚,不顧傷勢狂奔起來,在沙漠上留下了一條長長的血痕。跑到沙漠的邊緣時,濃重的血腥味兒引來了附近的狼,因疲憊加之流血過多,無力的駱駝隻得像一隻“無頭蒼蠅”一樣東奔西突,倉皇中跑到一處食人蟻的巢穴附近,鮮血的腥味兒惹得食人蟻傾巢而出,黑壓壓地向駱駝撲過去。一刹那間就像一塊黑毛毯一樣把駱駝裹了個嚴嚴實實。不到一會兒的工夫,那隻可憐的駱駝就滿身是血地倒在了地上。

臨死前,這個龐然大物追悔莫及地歎道:“我為什麼跟一塊小小的碎玻璃生氣呢?”臨死前,才明白不應該動不動就生氣,這隻駱駝雖然明白了但已太晚了。

作為人類的我們更應該早些時日認識到這個問題所造成的嚴重後果。其實人和駱駝是一樣的,人在生氣的時候也會亂發脾氣,有時候會做一些對自己有害的事,到你真正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因為一時之氣,而造成了可能是你一生的悔過。

畢達哥拉斯說過:“做自己情緒的奴隸比做暴君的奴隸更為不幸。”一個人如果無法掌控自己的情緒,一輩子都難以擁有寧靜、美滿的幸福人生。

生氣和抑鬱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容易產生的一種情緒體驗,通常群眾中說的生“悶氣”、發“悶燥”就是此類情緒的表現。抑鬱和胡亂發牌氣就是動不動因一些瑣碎的小事而大發雷霆,進而引起不良的情緒對人的心理及身體造成很大的危害。

就拿《紅樓夢》中的林黛玉來說吧,她不僅有一身的才華,而且純潔又真誠。但自幼羸弱多病,多愁善感。在“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風霜刀劍嚴相逼”的賈府,她不會像薛寶釵那樣曲意逢迎,八麵玲瓏,而是經常鬱鬱寡歡,茶飯不思,夜不能寢,淚水漣漣。當她聽說心上人賈寶玉與薛寶釵結婚時,一氣而厥,悲憤而逝。從情緒心理的角度看,正是因為她內心的抑鬱情緒無法自控,從而造成了林黛玉的一場悲劇。

有一個人經常發脾氣的人,生活工作中稍有不如意,自己就動起怒來。

他仔細地檢討了一下是什麼樣的原因,認為每次發怒都是別人引起的。他為了能好好改變自己的修養,所以一個人跑到深山隱居起來,並且在那裏修身養性。

有一天他拿著一個陶罐去河邊打水,一個不小心,把裝滿水的罐子弄倒了,水全部都翻了出來,他隻好再去汲水,但走到一半,又把水罐裏麵的水灑了一地,連續三次都是這樣的,他非常生氣,把整個罐子都摔碎在了地上。

看著滿地的碎片,他自責不已地這樣說道:“我從前發怒以為都是別人惹起的,現在隻有我一個人,也可以發這麼大的脾氣,看來它是從自己的心中生出來的。”

我們往往都會把錯誤歸究於別人,但是最後會發現自己才是問題的根源。返回內心世界並且重新地自我關照,當你能掌控自己的情緒時,才可能擁有幸福的人生。

當某人向你挑釁的時候,你肯定會有激動或者血往上湧的感覺,在這個時候就要控製自己不要發火,這時你要對自己說:“現在我有點激動,好像有點兒驚慌失措,但我知道怎樣控製自己。這一點沒有什麼可爭議的。不要把事情看得那麼嚴重,這雖然讓人氣憤,但我有自信。我要努力做到冷靜、放鬆才可以,可以經過舒適地放鬆,讓自己的內心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