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會經曆這樣的考驗,成長的最大幸福在於理想中的我們可以獨立,由著自己的能力遊刃有餘的處理事情,不再過分的依賴他人的幫助。
生長的最大不幸在於獨立之後,才忽然發現事與願違。原來想象中的自己並沒有那麼強大,那個幾乎無所不能的自己,在現實麵前竟會如此不堪一擊。於是彷徨著,掙紮著,也在學習著,妥協著,我們不斷在獨立以後的生活裏,適應改變著的自己。
在小麗心裏,對計算機的喜愛更偏重一些。比如網絡信息管理,程序應用等相類似的專業,屬於她比較中意的。
不過,現實既然已經這樣了,就接受了吧!接受歸接受,但小麗總有一些不甘。她總是在想,人活在世上真是累人,我們偏偏不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是為什麼呢?從小的我們就走在一條既成的大路上,和周圍的小夥伴們一起擠過獨木橋。嗬嗬,一想到老師們在課堂上用認真無比的態度煞有介事的在強調,“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啊,你不認真的話就會被擠下來的。”小麗就想笑。咱們應試教育下的高考製度就是這樣,大家裝備著平時學習來的知識進入考場,以分數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進行戰鬥。而小麗自己呢,她算是勝利還是失敗者呢?答案因回答者而異。她屬於別人眼中的佼佼者,卻偏偏敗給自己的那種情況吧。
我們走在既成的道路上,逐漸走的心安理得,很少再去想找一條自己的路來走。曾經是因為沒有選擇而不能選擇,再從不能選擇到不會選擇。等真的放開了手腳,必須讓你走自己的道路的時候,就又會膽怯,患得患失起來,不會選擇了。
這時,多年學習換來的寶貴分數失去了它的應用價值,隻得再去轉戰另一個社會戰場,自己找工作或者在家庭的幫助下找一個飯碗。一個人的悲哀是個人的悲哀,很多很多個人的悲哀應該就是集體的悲哀了。
小麗幼稚的,不切實際的想法中有了很多的內容。有時她也會忍不住,把這些想法跟許晴交流。許晴更多的時候會顯得很驚訝,小麗這些荒唐的想法是自己從沒有考慮過的。當然,在有的時候,許晴也會有感同身受的觸動。有些自己能感覺到卻說不出來的想法。一經小麗的嘴裏說出來,她就像遇到了很久以前的彷徨和無助。那麼的有親和感,好像小麗就是以前的自己一樣。許晴膜拜的眼神會盯著小麗看很久,像是在致敬從前的自己。崇拜過後,她就會勸小麗想這些沒用的幹什麼,把自己的學業學好就行了。小麗就有一種被人捧上了天,又一盆冷水潑下來的感覺。果然,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骨感的很。其實許晴說的也沒錯,何必想這麼多沒用的徒增憂傷。人生裏無知勝懵懂,快快樂樂的過活,少年不知愁滋味,沒有閑事掛心頭,這樣的日子多好啊。
慶幸的是,英語專業的學習中也有計算機一類的課程。雖然不是全修課,也不算完全同自己的理想脫節吧!小麗這樣安慰自己道。
相對小麗複雜情緒的色彩,許晴就單純多了。她沒有什麼多餘的想法,空閑的時候總喜歡手把一本閑書,安靜的在某個地方翻動。一副與世無爭,凡事莫擾的清閑自在形象。小麗在她身上受益良多,漸漸少了很多輕浮的毛病,心裏那份不安定的情緒也逐漸在減少。
而許晴,因為小麗的陪伴,在性格上也開朗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