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血糖?
正常人的血液中含有一定濃度的葡萄糖,簡稱血糖。血糖的功能主要是供給人體各種器官(如大腦、心髒、肌肉等)活動時所需要的能量,葡萄糖進入人體的細胞後被代謝並釋放出能量供人體利用。血糖對於人體而言就相當於汽車所需要的汽油一樣。正常人血糖濃度相對穩定,飯後1小時血糖可以暫時升高,但不超過11.1mmol/L(200mg/dl),空腹血糖較恒定,正常為3.9~6.1mmol/L(70~110mg/dl)。兩種單位的換算方法為:1mg/dl=0.0555mmol/L。
血糖的來源和去路有哪些?
血糖的主要來源當人們進食後,食物中的成分在胃腸道中經消化並分解成為葡萄糖,葡萄糖又被胃腸道吸收進入血液以滿足人體的需要。在不進食時,血糖主要來源於肝糖原分解或糖異生。血糖的主要來源包括:①食物[米、麵、玉米、薯類、砂糖(蔗糖)、水果(果糖)、乳類(乳糖)等]經胃腸道的消化作用轉變成葡萄糖,經腸道吸收入血液成為血糖;②儲存於肝髒中的肝糖原和儲存於肌肉的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入血;③非糖物質,即飲食中蛋白質、脂肪分解成氨基酸、乳酸、甘油等,通過糖異生作用而轉化成葡萄糖。
正常人血糖的5條去路①大部分血糖是在全身各組織細胞中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分解過程中釋放出大量能量,供人體利用。②進入肝髒,轉變成肝糖原被儲存起來。③進入肌肉細胞,變成肌糖原被儲存起來。④轉變為脂肪。⑤轉化為細胞的組成部分。
血糖為什麼會升高?
人體在對食物進行了一係列的消化吸收後,碳水化物等被分解成葡萄糖進入血液,形成並升高了血糖。正常情況下,血糖維持在一個穩定的範圍內,而對血糖起主要調節作用的就是胰島素。人體的胰腺中有一部分被叫做胰島,有分泌胰島素的功能,血糖升高後就會刺激胰島分泌胰島素,促使我們進食後升高的血糖能夠被代謝利用,從而使血糖降低到正常範圍內。但由於種種原因,使得胰島的分泌功能不足或胰島素的作用減弱,血糖就不能正常代謝而長時間超過正常範圍,人體自身如果無法改變這種異常狀況,就會發生糖尿病。
正常血糖的範圍是多少?
血糖為血中葡萄糖的含量,血糖的測定是確診糖尿病和指導治療糖尿病的主要依據。通常測定血糖要在空腹和餐後2小時進行。
空腹血糖一般指夜間空腹8個小時以上,次日早晨6~8時的血糖濃度。正常人空腹血糖為3.9~6.1mmol/L。空腹血糖反映了無糖負荷時體內的基礎血糖水平,其測定結果可受前一天晚餐進食量及成分、情緒的變化狀況、夜間睡眠的質量等因素影響。
餐後2小時血糖指進餐後2小時測得的血糖值,其反映了定量糖負荷後機體的耐受情況。正常人餐後2小時血糖應低於7.8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