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能幹不?能幹了再拚一把走!”拉四毛說話很幹脆,戴著白頂帽一天跑了八九家。
“你這個老回回,好好不哄孫子者折騰啥者?”王殿臣他們都是老熟人了,聽拉四毛說完來由就笑了。
“你們老漢兒(漢民),不球成啊,這麼多人,連個修池子的人都沒有,丟人不?”拉四毛衝著王殿臣一笑,嘲諷著。
“放你的狗屁,一兩個老回回反不了,你說咋弄?”王殿臣的激情被拉四毛激起來了。
“走,把以前那些老家夥們組織上,把各村裏修水池、修井的全包了!”拉四毛說的很幹脆。
“好是好,就怕老家夥們抬不動石頭啊!”王殿臣自有他的擔心。
“看把你說的,抬不動了挪,挪不動了砸碎,活人還能讓尿給憋死啊!”拉四毛說的很硬朗。
“那就整,反正也六十多的人了,死了也值!”王殿臣又回到了年輕時代的崢嶸歲月中,滿臉煥發著紅光。
說歸說,做歸做,拉四毛和王殿臣動員了半天,最後隻有七個人到位。也怪不得,當年修過水庫的匠人,大多已經六十多歲了,最小的也五十多了,要麼一身病,要麼已經不在人世了。而且這些人也不是什麼正規的泥水匠,有些以前是現學現賣的半拉子匠人。
但雞窩村裏卻來了一支正規部隊,讓其他村的刮目相看。這支部隊五個人,都三四十歲,有的是專業泥瓦工、有的是專業水暖工。他們不是鎮上雇的,也不是縣上派的,而是羅永健找來的。裝潢是個綜合性業務,木工、油漆工、泥瓦工、水暖工,各專業都得有人,這兩年羅永健為了辦好公司,已經有了一支固定的專業人才。當魏小軍打電話告訴他鎮上今年搞人畜工程,現在就是沒有技術人員時,羅永健不假思索就來了一句“這個好辦,我有人!”
有人歸有人,匠人們也得靠手藝吃飯啊。羅永健把能召集的工人都召集到一塊,簡單講完事由後,說了一句話:“我想給家鄉做點事,不知道大家肯幫忙不?這次一半友情讚助,一半我給錢!”
沉默,難堪的沉默!足足有兩分鍾後,一個叫張連有的水暖工開口了:“羅老板也就別客氣了,你對大家也不錯,做點好事也是大家份內之事,也別提錢的事了,就是時間上集中一下,我們去了能幹的活幹集中下,別把時間拖得太長了。”
“對,五六天時間沒問題,別拖上一兩個月那就劃不來了!”另外幾個工人也說。
“感謝、感謝大家!我晚上請大家喝酒!”羅永健深深給大家鞠了一躬。
眾人拾柴火焰高,這話一點都不假。馬家溝村書記的苦惱隨著拉四毛的出頭解決了,大家聽到資金不足的問題後很快就拿出了辦法:村裏集資購買輔管道材料,分戶的統計後各自掏錢。人工上,主管道、副管道的溝村裏統一安排勞力,分戶溝開挖自己負責。
這個辦法沒人置疑,就是害苦了五六家住在山頂上的,離村裏其他人將近一公裏呢,這工程量也太大了。村裏集體幫忙沒人願意,而且住得太高還不知水能不能壓上去。沒辦法,隻好放棄,誰讓自己把房子蓋這麼遠呢?
還是雞窩村的村民們有福氣。正當馬家溝村籌資購買副管道、分管道時,魏小軍帶著一台皮卡車來了,上麵拉了滿滿一車貨,正是水龍頭、活接、皮管等水暖器材。
“你可有生意頭腦啊,準備發一筆啊!”車一進村就被村民們發現了。幾個正在做針線活的媳婦們馬上圍上了來,七嘴八舌地說。
“去,光知道錢錢錢,你們男人不給你們錢花啊!我這是捐贈給大家的!”魏小軍從車上下來,站穩了身子說。
“捐贈,這麼多?你發財了啊?”一個女的不相信地問。
“你管不著,反正不會讓大家掏錢的!”魏小軍威嚴地看了一眼說話的女人,女人立馬不吭聲了。
魏小軍臉上嚴肅,心中卻一個勁地樂。他真是點子正,當他定下花卉大計後,跑到縣城上花店裏去了解行情,結果遇到了一個叫陳華炳的老朋友。
陳華炳和魏小軍聊了幾句,說是有事先要去一趟,一會電話再聯係。魏小軍笑著說你這老板就是生意忙啊,連弟兄們多聊幾句都不願意。
陳華炳說做啥生意,鋪子都轉讓了,隔陣子去外地看看別的生意有沒有,約好收廢品的這會在鋪子門前等著,趕緊過去看看,價格合適了就清倉。
魏小軍反正閑著沒事,也很好奇,就跟著陳華炳一塊去鋪子看看。沒想到一看不要緊,讓他撿了一堆寶貝。
陳華炳開的鋪子是做水電暖管材和雜貨生意的,基本上已經清理的差不多了。還有一些架子和箱子、管子亂七八糟在角落裏扔著。他一瘸一拐地打開了一個箱子,發現裏麵全是水龍頭,而且都是新的。
“這麼多嶄新的水龍頭你當廢品處理啊?”魏小軍驚叫了一聲。
“都是十年前進的貨了,賣不出去壓箱底的,現在估計配件都沒了!”陳華炳苦笑著說。
“你別收廢品了,我發現你這寶貝還多著呢?”魏小軍又看了一些東西,眼睛有些亮了。
“你啥意思?你也不會是收廢品的吧?”一個收廢品的聽魏小軍這麼說,很是不高興。剛剛陳華炳嫌他二千塊錢全拿走庫房的貨價格太低,他正說這裏全是沒用的東西,偏偏魏小軍說這裏全是寶,不讓收,這分明是搶生意的節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