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萬物複蘇,又是一年春來到。茫茫昆侖山,巍巍唐古拉,孕育了這片神奇而廣袤的青藏高原。因為高海拔的原因,這裏春、夏季節不是很分明,但春天就是春天,總是讓人渴望而又歡喜。
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人們喜歡春天,喜歡它的桃紅柳綠,喜歡它暖暖的陽光,還有那充滿花香的清香。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不僅代表著新的開始,還代表著無限希望。在每個人的記憶深處,都有一個美麗而難忘的春季,在那個春花爛漫的季節裏,大家開始追逐新的夢想與未來。也許對城裏人來講,春季是一個充滿鳥語花香,也是一個輕鬆和悠閑的季節。而對莊稼人來講,聞到的隻有泥土的芬芳,還有那汗水的味道……
這裏是青海省的h縣,是一個縱橫溝壑、十年九旱的國家級貧困縣。雖然,每家每戶都有賴以生存的土地,但由於地理和氣候原因,每年的收cd是有限的。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這裏的人們才剛剛解決了溫飽問題。那時候,基本上沒有什麼機械,無論是播種還是收割,除了靠一雙勤勞而粗糙的手外,也就是自家的青騾或犍牛了。莊稼人種地務農為生,但為了養家糊口也要搞一些副業。雖說沒有什麼文化,也沒有多少精湛的手藝,但他們靠著一雙勤勞的雙手,一年下來多多少少也能掙一些。
這不,種子剛剛播下去沒幾天,村民們就已經接二連三地出門了。這天是2002年4月28日,也就是農曆的三月十六。在h縣新華鎮的一個小山村裏,天還沒亮,村民們就開始忙碌起來了。嫋嫋青煙輕輕升起,家家戶戶狗叫不停,不時還傳來一兩聲老頭老太太大聲的吆喝聲,喊那些懶惰的兒子媳婦起來吃飯……
小山村叫雞窩村,因四圍環山,中間一片平坦的地方,酷似一個安靜的雞窩而得名。這裏雖然山清水秀,可人們一如既往地歎息著貧困的悲哀。山窩窩裏除了大大小小的農家小院有規律地撒布外,沒有什麼入眼的建築,更談不上高樓大廈了。雖說這些年全國上下萬象更新,已進入了一個嶄新的世紀,但這裏基本上沒有多大變化,村民們一如既往地過著弊衣簞食的窮日子,每家每戶的情況都差不多。
雞窩村並不是獨立的,沿著村邊那條小溪流向北延伸,山溝溝裏有還有好多村莊,但和雞窩村同一個鎮的有五個村。最裏麵的是阿巴村,是藏族人集中居住的地方,也有幾戶蒙古族和漢族,人口大概有八百左右,是一個重點貧困村。再往外走是三個漢族村,分別叫大莊村、東莊村和西莊村,根據村民也就基本知道其來曆了。三個村人口比較集中,也有部分回族、土族、藏族雜居,大概有四千五人左右。而雞窩村南邊的一條岔溝裏,則又是一個回族集中居住的村子,由於絕大部分都姓馬,故叫作馬家溝村,有近兩千口人。雞窩村是一個重點貧困村,和別的村沒太大的差別,那就是大家都一樣窮,年人均收入不到一千元,因此也就沒有誰笑話誰的資本。
這五個村麵積占新華鎮的三分之一,人口占五分之一。幾個村雖然相互接壤,但他們彼此並沒有過多的來往。由於文化的不同、宗教信仰的不同、還有風俗和民俗等的差異,在無形中讓他們彼此之間產生了距離,有時候還不時會發生一些糾紛和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