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唐詩一(1 / 3)

旅夜書懷

〔唐〕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春天,杜甫失去了賞識自己的人,他不得不又一次離開成都草堂,乘船東下。

一天傍晚,杜甫看見傍晚的微風吹拂著岸邊的小草,高高的桅杆聳立在孤舟上,歎了口氣,說:“我就像這江岸邊的細草一樣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啊!”星星低垂,原野十分遼闊,大江滾滾地向東湧去。月光中的漁火,隨著波濤閃動。景色雖然美麗,但杜甫卻無心觀賞,他賭氣說:“我雖然有點兒名氣,哪裏是因為我的詩文寫得好?我不做官,是因為自己年老多病要休息。”其實,杜甫胸懷大誌,以詩文出名並不是他的心願,辭掉官職也主要是由於被人排擠。

這時,天空中一隻沙鷗飛過。杜甫想:我獨自漂泊真像這廣闊天地間的一隻沙鷗啊!杜甫隨即作了《旅夜抒懷》這首詩。

八陣圖

〔唐〕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三國時,劉備打了敗仗,倉皇向白帝城方向逃命,而吳國都督陸遜不依不饒地帶領數十萬精兵在後麵追趕。

吳軍越追越緊,劉備十分擔憂,謀臣馬良說:“丞相早有安排,陸遜不敢追來。”說完,馬良用手向江邊一指,劉備向江邊望去,隻見江邊亂石堆中,吳軍將士死傷無數……

那亂石堆就是丞相諸葛亮創設的“八陣圖”,有八個陣勢,每個陣勢之中又設八個小陣,內設機關暗道,變化無窮。陸遜大軍闖入石陣,觸動機關,隻好退兵。

時光流逝,到了唐朝,杜甫來到“八陣圖”的遺址,隻見雖然飽受大水衝擊,但八陣圖的石塊仍然不動。杜甫想到諸葛亮,感歎道:“當年劉備破壞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的計策,以致三國統一大業中途夭折,真是千古遺恨啊!”

杜甫隨即寫了《八陣圖》這首詩。

秋興八首(其一)

〔唐〕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係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一天早晨,五十五歲的杜甫站在秋風中,隻見霜降楓林,楓葉凋零敗落,巫山、巫峽一帶蕭瑟陰森。峽中的江水波浪滔天,好像連天也一起湧過來了似的,巫山風雲,似乎與地下陰氣相接。杜甫想:邊塞戰亂不斷,時局就像這起伏的波浪一樣動蕩不安。國家命運就像這烏雲一樣暗淡。杜甫又想到菊花已經兩度開放了,自己仍然漂泊在他鄉,不禁傷感落淚,歎道:“孤獨的小舟上係著我懷念故園的一顆心啊!”人們都在移動刀尺,在趕製過冬的寒衣,黃昏時,從白帝城的高處傳來急促的搗衣裳的聲音。杜甫想到自己身在異鄉,無家可歸,更感到淒涼了。

杜甫隨即作了一首《秋興》,“秋興”的意思是因感秋而寄興。詩中的“玉露”指秋霜。“巫山巫峽”指夔州一帶的長江和峽穀。“故園”這裏指長安。

詠懷古跡五首(其三)

〔唐〕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麵,環珮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漢元帝宮女很多,就讓畫工為宮女畫像,便於選擇。王昭君自恃貌美,不肯賄賂畫工,畫工就故意把她畫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