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下達任務(2 / 2)

楊明坊就這樣輾轉來到了南京,現在任職於南京的“中日友好促進協會”,實際就是特高課的一名雇員,伊藤宏介很看重楊明坊,委以電訊辦公室總工程師之職,主要承擔監聽、破譯方麵的工作。不過,楊明坊以專業不對口消極工作,伊藤有時也很惱火,楊明坊則表示,編製密碼才能發揮他的專長,顯然日特不可能、也不放心楊明坊來編製密碼。

沈硯白也曾經是一名報務員,不過她對密碼的編製與破譯並不太了解,她問道:“這個楊明坊破譯方麵是不是的確不行呢?”

紹處長說:“日本人又不是傻瓜,費那麼大功夫把楊明坊弄到手,才發現他什麼也不會?你覺得可能嗎?我們可以確定,楊明坊不是破譯不行,而是他不願成為日本人的棋子。盡管他是台灣人,但對祖國的感情一點也不少,這與他的家庭是有關係的,甲午戰爭失敗,馬關條約之後,台灣被割讓給了日本,那時楊明坊的祖父還是清朝的一個低層官員,可能也是對清廷腐敗無能的失望,他轉行做了漁民。”

說到這裏,紹處長非常感慨,他長歎一聲,“想想我們現在的艱苦抗戰,回過頭來再看看當年的台灣,我雖然不清楚殖民統治下的台灣民眾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但我知道抗爭意識始終都存在,楊明坊的父親顯然就是,他把楊家的生意做大了,有了這個條件,楊明坊十五歲就被他送到美國念書,這就是盡早讓楊明坊脫離日本人的統治。”

楊明坊現在屈身於南京的特高課,那是因為日本人以他父親的生死做要挾,隻要楊明坊違背了日本人的意誌,台灣總督府就會隨時抓人。

現在,每個月楊明坊可以通過電報與他父親聯係一次,同時以證明他父親在台灣的生活是否安好,

軍統判斷,楊明坊是可以爭取的,所以費盡周折將楊家老小從台灣秘密帶出,並已於近日安全抵達了重慶。軍統之所以能夠做成這件事情,這一定少不了楊家的積極配合,同時也和台灣日特的鬆懈有關係,日特認為楊家的產業不是小數目,盯住了這些,楊家的人自然是跑不了的,但他們沒有想到,楊家最終放棄所有產業,選擇了逃離台灣。

顯然,楊明坊不可能知道楊家老小已經脫離了日本人的掌控,至於每個月的電報聯係,想要作假也是很簡單的事,所以軍統急需有人與楊明坊取得聯係,告知他真實情況。軍統認為,屆時逃離南京,回歸重慶必然也是楊明坊自己的意願。

因為楊家的莫名失蹤,日特自然聯想到楊明坊,所以對楊明坊的所謂保護又提高了等級,外界想要接觸楊明坊,亦是難上加難。

紹處長說,軍統已經做了很多努力,嚐試了各種手段,但都無法接觸到楊明坊,所以需要沈硯白去完成這個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