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清虛血上 第一章 凡子(1 / 2)

巨木蒼蒼,萬裏不見邊際,從這不知存在了多少年代的森林高空俯瞰而下,森林宛如碧海汪洋一般,在晨陽和風中搖曳,碧濤蕩漾。

斷嶺,這滄桑的山脈隻以一字斷為名,寓斷天斷地斷命斷盡一切可斷之物之意,傳言,這斷嶺之中,高高在上的仙也曾斷命於此,魂飛魄散,傳言,這斷嶺亙古以前是禿山野嶺,因沾染了無盡的仙魔之血,而草長鶯飛,瞬息成萬裏璧嶺,巨木遍地!

這斷嶺傳言太多,從亙古以來,不下百種,無一不是大能喋血之說,這傳說是真是假,卻是無人可知,無人可見,萬年以來,這斷嶺隻如虎豹蟄居,盤伏不動。

不管傳言如何,卻是有一點是不容置疑,這斷嶺之中,盤踞著俗世之中抬首仰望的仙,他們高高在上,在這斷嶺之中,出塵而立!

斷嶺邊緣的一座萬頃城池,

此刻擠滿了人,用人海來形容眼下場景絲毫不為過,在這城池中,哪怕是屋頂,也是爬滿了不少人,岩柱頂部,亦是站著人,放眼望去,凡是可立足的地方幾乎都是人立之處!

“仙道誘惑,如腥魚對貓,大米對老鼠,人望之而不可拒,明知不可得,卻仍如過江之鯽,大肆湧來。”城內瞭望塔頂端,一身青衣裹身的老者雙腳點在塔斜麵上,雙目渾濁,左手牽著一個十三四歲的男童,搖頭道,語氣中透出一股出塵的味道。

老者身旁的小童眼中閃著一種莫名的光芒,抬首望著斷嶺的方向。

“青空,你可知何為仙,何為凡?”

“上為仙,下為凡,得道者為仙,凡胎者為凡,修四十九道是為仙,餘者為凡。”男童答道,卻是疑惑地看向老者。

“上為仙,下為凡,但仙未必得道,仙未必修得到四十九道,如今你選擇了這條路,有些事不得不告訴你,書上所寫未必是現實所言,”老者一指指向城內一家酒樓,目光好似穿過外麵重重的守衛望到了裏麵,道,“這裏麵是的皇子王孫,高高在上,黎民百姓在其眼中是為螻蟻,在百姓眼中,他們就是仙,就是天,懂否?”

男童搖頭,不明其意。

老者又指向斷嶺方向,再道:“斷嶺裏的清虛宗淩駕俗世之上,在凡人眼中他們就是仙,哪怕世俗王侯將相亦為螻蟻,故而凡天下欲修道之人才雲集而來,王侯子弟亦不例外,現在可懂否?”

男童搖頭,在他的印象中,仙,可隻手遮天,焚山煮海,抬手間百萬生靈可瞬息塗炭,彈指間虛空當四分五裂。

“荒郊野嶺,盜賊為仙,百姓在他們眼中是為豬羊,可屠可宰,生死仿若在他們的手中,現在可懂?”老者看向男童,渾濁的目光中透出一絲淩厲,“若你還不懂,不若跟我回家,平凡一世,安安樂樂,比道途身死道消來得好。”

“爺爺,你是說,強者為仙,弱者為凡?”男童眼珠子靈動地轉了幾圈,回到。

國家專權,天下皆是皇土,皇子王孫可以說是掌百姓生死,他們比百姓來得強,故在凡人眼中是為仙,而斷嶺內的清虛宗與俗世不在同一個層次之上,凡,在他們看來便是可棄之物,縱然是凡人眼中的龐然大物皇權,若清虛宗有意,也可揮手間將之頃刻覆滅,故而,在世俗中,其為仙,而盜賊與民更是直白,赤裸裸地體現了這一點。

“隻是,爺爺,這不是跟俗世一樣了嗎?”

“仙由人而來,有人就有欲望,所謂修道,亦是俗世,其中同樣充滿爾虞我詐,有了力量,這種欲望表現得更直接,比之凡人俗世甚有過之,你以前書中所看,最好忘了,否者還是不要踏足這條路。”

男童沉吟了少許,旋即笑了笑,露出兩酒窩,“爺爺,我明白了,你是想告訴我,修道世界並非極樂淨土,強為仙,弱為凡,弱肉強食,充滿殘酷,道途荊棘重重,但是,我想修道。”

“我知道你天性誌高,不甘人下,但記住一點,他日若想做回凡人,我仍可讓你富貴一生,顯達一世。”

男童點頭,卻是目光炯炯,

男兒生當為人傑,讓天地為之震撼,哪怕是死,亦要讓這諸天驚動,平凡一世,非他所願!

老者深深地望了男童一眼,旋即將視線移向了斷嶺的方向,淡淡地看著遠方,不再言語。

城內喧囂不已,猶如鬧市,人群目光熾熱如火,灼灼望著斷嶺方向,兩處圍滿兵甲守衛的酒樓,此刻也是探出數個腦袋,一個個頭戴金冠,麵容潔白,帶著一股人上人的氣質。

“三年一度,每度午時來人,清虛宗曆來如此,如今近午時還差數個時辰,此度不知清虛宗是否會提前到來。”